郁可唯的《飞鸟与鱼》唱的是“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最近接受访谈,也谈了鸟与鱼相爱。
从纯物理和生物的角度,鸟在天上飞,鱼在水中游,要说相爱的话,大概是飞鸟爱吃鱼吧,就像这样
当然要是鱼能飞上天,也是可以相亲相爱的!
历史上确实有这种飞鱼,
现在世界还真存在这种鱼,叫飞鱼(flying fish)。
飞鱼翅膀其实是胸鳍,特别发达,胸鳍特别长,最长可达体长的3/4,呈翼状;能像鸟那样飞起来。整个身体像织布的“梭子”,符合流线型原理。它能在海中以每秒10米的速度高速运动,然后突然跃出水面,高达十几米,空中停留的长达40多秒,飞行航程有400多米。
飞鱼在水下加速,游向水面时,鳍紧贴着流线型身体。一冲破水面就把大鳍张开,而在水中的尾部快速拍击,从而获得额外推力。等力量足够时,于是腾空出水。飞鱼可做连续滑翔,每次落回水中时,尾部又把身体推起来。
其实,飞鱼的“飞行”只是一种滑翔而已,并非像鸟那样振翅飞行。
科学家们用摄影机揭示了飞鱼“飞行”的秘密,飞鱼实际上是利用它的尾巴猛拨海水起飞的,而不是像人们所想象的那样,是靠振动胸鳍来飞行。
飞鱼在出水之前,先在海面下调整角度快速游动,快接近海面时,将胸鳍和腹鳍紧贴在身体的两侧,然后用强有力的尾鳍左右急剧摆动,划出一条曲折水痕,使其产生一股强大的冲力,促使鱼体像箭一样突然破水而出。
出水面后,飞鱼立即张开又长又宽的胸鳍,迎着海风以大约15米/秒的速度作滑翔飞行。当风力适当的时候,飞鱼能在离水面4~5米的空中飞行200~400米。当飞鱼返回水中时,如果需要重新起飞,它就会在全身尚未入水之时,再用尾部拍打海浪,以增加滑翔力量,使其重新跃出水面,继续短暂的滑翔飞行。显而易见,飞鱼的“翅膀”其实并没有扇动,而只是靠尾部的推动力在空中作短暂的“飞行”。
有人曾做过试验,将飞鱼的尾鳍剪去,再放回海里,由于它没有鸟类那样发达的胸肌,不能扇动“翅膀”,所以被剪断尾鳍的飞鱼就再也不能腾空而起了。
飞鱼飞跃的高度足以使它跳上水面的船只甲板,船员常在黎明时发现掉落在甲板上的飞鱼。飞鱼生活在海水的上层区域,是各种凶猛鱼类争相捕食的对象,飞鱼的飞行主要是为了逃离捕食者。
飞鱼并不轻易跃出水面,只有在遭到攻击或受到轮船引擎声音刺激(误认为受到捕食)的时候,才施展飞行的本领。
飞鱼广布于全世界的温暖水域,共有8 属50种。为热带及暖温带水域集群性上层鱼类,以太平洋种类为最多,印度洋及大西洋次之。中国及临近海域记录有6属38种,多生活于南海。
举报/反馈

找逻辑学英语

1.2万获赞 1.4万粉丝
专业英语,985大学教授,北京市优秀教师
教育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