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级非遗
北京琴书
“吐北京的字儿,唱北京的事儿,演北京的人儿”
北京琴书形成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流行于北京、天津及位于京津之间的河北省三角地区。其前身是流行于清代河北安次县及北京郊区农村的五音大鼓,又名单琴大鼓、扬琴大鼓,以三弦、四胡、扬琴等乐器伴奏。
这种曲艺形式早期仅为农人自娱,无专业艺人,十九世纪末逐渐有了专业艺人到北京和天津演唱。其曲调近似平谷调,只是板式皆用一板三眼。
上世纪四十年代,关学曾在北京改用北京语音演唱,和琴师吴长宝合作,对扬琴伴奏的单琴大鼓进行改编,并于1951年定名“北京琴书”。
2007年,“北京琴书”入选第二批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世纪40年代,关学曾(左一)在天桥表演北京琴书
01
“说似唱、唱似说”的北京琴书
“北京琴书”是北京地区鼓曲艺术中具有代表性的曲种,它“说似唱、唱似说”,唱腔中夹用说白,突出表现北京土言土语,板式有快、慢、架、散,唱时按字行腔走韵,不改变文字发音,咬字真切,虽是带北京口音的话,但不塌音、不倒字,都听得清楚,正所谓“吐北京的字儿,唱北京的事儿,演北京的人儿”,也因此成为老北京文化的一种典型音乐符号。
琴书演唱调门高,直达人心,对嗓子的先天条件有要求,一般人唱不了。演唱时还需熟识音律,在达到板式分明、唱腔自如的同时,与扬琴、二胡、四胡的和音伴奏咬合。每个字都是嘴皮子用力将声音挤出来的,发音清晰,容易打动听众。站在台上表演一个故事,从声音上就能听出唱词里是个什么样的人。艺人要“装文扮武我自己”,声音、表情、身段一起转换,将人物性格、音容笑貌描绘得鲜活真实。
“琴书泰斗”关学曾晚年于家中
20世纪40年代,“琴书泰斗”关学曾和琴师吴长宝合作,对扬琴伴奏的单琴大鼓进行改编,用北京语音演唱,增加四胡伴奏,唱法丰富了无间奏的长句,有急有徐,并借鉴京韵大鼓说唱自然转换的唱腔,加入多板式不同节奏,旋律简洁、节奏明快。此后,“北京琴书”形成长篇大书《七国演义》《回龙传》以及短篇唱段《杨八姐游春》《鞭打芦花》等作品2000余部。
北京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王树才左手持鸳鸯板,右手持鼓箭击书鼓表演,一人饰多角。所谓“换人先换脸,换脸先换眼”,眉眼间全是戏
02
北京琴书的伴奏乐器
蕴含着浓浓京味儿的北京琴书,是中国三大琴书中最年轻的,1951年才正式定名。表演时一人站唱,左手捏两片月牙形鸳鸯板,右手执鼓箭击书鼓,以扬琴、二胡和四胡伴奏。
扬琴
扬琴音量宏大,音色鲜明,易与其他乐器融合,演奏技法丰富,为琴书主要伴奏乐器,充分满足说唱需求,使旋律连续流畅。
二胡
二胡集中于中高音域,音色接近人声,使整体伴奏音色更加圆润。
四胡
四胡弹奏指法独特,可奏出滑音、打音、弹拨音、泛音等,音色醇厚、悠扬。
北京琴书
记录着各个时代的脉动
也根据当下变化不断调整自身
近几十年来
为适应听众口味的改变
也出现了时长5分钟左右的小段子
既风趣幽默,又有一定意蕴
广受大众喜爱和认可
今天的“非遗时光”
就为您讲述到这里
我们下期再见
来源:北京非遗中心官微 北京历史文化地理信息网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 北京日报文化新闻部
联合制作
举报/反馈

艺绽

37.8万获赞 4.4万粉丝
北京日报文化新闻部诚意制作
北京日报报业集团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