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坝锁东江,高峡出平湖。
红网时刻记者 汤思柔 郴州报道
2019年5月,国务院批复同意郴州市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绿色发展为主题,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这是对郴州多年来探索可持续发展的肯定,也是新时代国家交给郴州的一项新的、综合性的伟大工程。
如何把这篇“水”文章写出高水平?“节水”必须是重点刻画的章节。
2018年11月,东江饮水工程一期正式通水。
节水进度:正不断刷新
郴州与水,“源分”颇深。她地处南岭山脉与罗霄山脉交会、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分流的地带,是湘江、北江、赣江三大流域的源头之一。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境内河流湖泊众多,水资源总量丰富,达208.8亿立方米。但受地形、气候等因素影响,全市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季节性、区域性缺水现象不时发生。特别是由于城区周边无大江大河,随着城市化步伐加快,城区居民用水供需矛盾日益紧张。
对一座城市而言,水是农业的命脉、工业的血液、城市发展的基础,要破解矛盾谋发展,化“水源”为“水缘”,节水势在必行!
近年来,郴州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抓节水就是促减排、抓节水就是护生态、抓节水就是惠民生”的工作理念,以国家级节水型城市考核指标为主线,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节水各项工作,城市节水设施建设和节水管理水平逐步迈上新台阶,生态文明升级进度不断刷新。
2013年,郴州正式启动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2015年,成功创建“湖南省节水型城市”;2016年,顺利通过国家节水型城市验收 “国考”,郴州喜获开“源”节“流”新名片;2017年,开创南方山丘区水生态文明建设郴州模式,并正式着手申报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2018年,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下,全市用水总量由2015年的24.3亿立方米减少到23.18亿立方米;2019年,苏仙区获评为全省第一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市、区),郴州市水利局被省住建厅、省发改委命名为“湖南省节水型单位”,金贵银业股份有限公司被省水利厅确认为“第一批省级节水载体”。最令人瞩目的,当然还是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落子郴州。
东田金湾公共用水(绿化)节水器具。
节水经验:显 “林邑”特色
荣誉、成绩背后的节水经验,要从整章建制说起。近年来,郴州市相继出台《郴州市城市供水用水管理办法》《郴州市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郴州市城市节约用水奖惩办法》《郴州市城市供水水质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强有力的节水管理制度和政府规范性文件。
同时,按照国家节水统计的要求,结合郴州市用水特点,建立了科学合理的城市节水指标体系,将节水资金纳入财政年度预算,加大了在节水基础管理、节水技术推广、节水设施改造与建设、节水宣传教育等方面的资金保障力度。编制出台《郴州市城市节水专项规划(2015-2025)》,实行定额用水与计划用水管理制度,从2015年起,对市城区使用公共供水的非居民用水户月用量达600立方米的实行计划用水与定额管理,对超计划、超定额的用水户实施累进加价收费制度。
郴州古称“林邑”,顾名思义是“林中之城”。郴州节水发挥“林邑特色”,积极推进“绿色节水”,打“绿城攻坚战”,通过植树造林、封山育林、水土保持、湿地保护、黄土裸露治理以及拆墙透绿、拆房建绿、立体绿化、屋顶绿化等措施,净化空气、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全市的城市生态环境实现了质的飞跃,生态水系实现了良性循环。
节水灌溉器具为茶叶带来甘霖,和宜红茶园一片生机勃勃。
节水策略:可持续发展
“节水优先”摆在新时期“十六字”治水思路之首,重要性不言而喻。当前,郴州正在推进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绿色发展”为主题的创新示范区建设,把“节水优先”落到实处,既是时代需要,也是创新示范区建设的应有之义。
郴州市副市长贺遵庆就高质量推进创新示范区建设表示,要闯出一条路子,打造郴州样板。示范区建设的落脚点,是水的“可持续利用”与水产业“发展”,务必将水环境的治理与生态保护结合起来,将水资源的利用与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将水产业的发展与科技创新结合起来,精心做好“水文章”。要让节水行动更实,将节水型社会、节水型城市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全面压实节约用水责任制。在重大项目建设布局时,严格执行水资源论证和节水评价制度。大力推行合同节水管理等模式,形成基于市场机制的节水服务模式,建成一批节水型企业、居民小区、公共机构等示范载体。开展农村水系综合整治、水系连通、灌区节水提质改造,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试行分质分类供水。
郴州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黄伟清明确阐述了郴州节水的努力方向。市水利局将围绕“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绿色发展”主题,做好水利项目规划,尽快完成《郴州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绿色发展纲要》的编制评审和《郴州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绿色发展(水利)实施方案》的主要架构,2020年6月前完成《郴州市节约用水规划》编制。
节约用水,利在当代,功在千秋。郴州将利用好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金字招牌”,打造郴州模式,讲好中国故事,将这篇“水”文章写得更实,更出彩!
【延伸阅读·范本】
东江:好水流入千万家 “冷水”孵出“热”产业
东江湖,位于郴州资兴境内,碧波辽阔,动静皆美,湖面面积160平方公里,蓄水量81.2亿立方米,相当于半个洞庭湖。她不仅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还是国家一级饮用水源保护区。
2018年11月28日,湖南省重点工程、郴州市“一号”工程——东江引水工程一期竣工通水,郴州人民期盼多年的“优质东江水”顺利进入城区千家万户。
在东江碧水进入郴州前,城区供水以山河水库及小东江水源为主,地下水厂取水为补充,最高日用水量为36万吨,而自来水公司日最大供水能力仅33万吨,部分水厂地下水面临枯竭,城市供水能力严重不足。
东江引水工程按100万吨/天规划设计,可满足100万城市人口的用水需求,分三期工程建设。东江饮水一期工程通水之后,郴州市城区用水得到了保障,水质也得到了提升。通过城区管网改造,北湖水厂、南湖水厂、温泉水厂等地下水抽取水厂逐步关停,大大减少了地下水的抽取,增强了地下水资源管理的实效。2019年12月16日,东江引水二期工程全面开工,将极大改善郴州城市供水基础设施,彻底破解制约郴州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供水瓶颈。
东江湖百米深处的冷水还催生了下游东江湾北岸东江湖大数据产业园。东江湖有着天然的冷水资源,从湖底流出的冷水年径流量达15亿立方米,水温常年保持在8-13℃,在这里建设数据园条件绝佳,冷水资源可满足20万个机架的制冷需求,20万个机架的数据资源可为需求旺盛的华南乃至华中地区“消渴止饿”。郴州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聚焦水资源高效利用及节水型产业发展,东江湖大数据园是重点打造项目。
苏仙:节水载体创模范 农业水价改革强
2019年10月末,湖南水利厅公布了全省第一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市、区)名单,苏仙区为郴州市第一个、湖南省第一批通过省级技术评估和行政验收的5个县市区之一。
“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建节水型社会,苏仙区有多认真,苏仙区的居民感受最深。走进省级节水型小区苏仙区东田金湾,迎面看到喷涌不倦的喷泉;往里走,一个小型人工蓄水池出现在眼前;小区内还有一湾活水环绕,不时能看到游得欢快的红色观赏鱼。小区内公共区城的水龙头全部更换成了节水型水龙头,景观用水、绿化用水水源,都是雨水和小区对面山河水厂排放的中水(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可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
东田金湾小区物业成立了节水工作小组,制定了节水岗位工作责任制。除了在绿化、景观用水上节水,居民还常在一起交流节水经验,创新实用的节水方法,节水器具普及率达到了100%。
城区可以在小区节水发力,农村怎么跟上节水步伐?为此,苏仙区全面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投入资金近百万元,以柳泉灌区为试点,积极探索建立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推进了农业水权制度建设,建立了农业用水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
宜章:高效能节水灌溉 水利扶贫茶园“红”
近年来,宜章县水利部门编制完成《宜章县“十三五”农村水利精准扶贫规划》《宜章县“十三五”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规划》《宜章县2015-2018年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实施方案》,通过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发展农业高效节水等一系列措施,将节水与扶贫结合在一起,让搭上脱贫快车的宜章县农民笑开了花。
2019年12月初的宜章久晴无雨,和宜农业的茶园里,能吃能喝能长的大叶品种红茶似乎有些渴了,负责这片茶林的老伯打开喷灌开关、增压泵开关,一个个节水灌溉喷头接二连三地旋转喷洒起来,将甘霖均匀洒在茶树上。未来,这套节水系统可升级为水肥一体的灌溉模式,更利于发展现代化茶业。
和宜农业是宜章水利扶贫高效节水重点支持企业,毗邻莽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和宜农业依靠政策支撑,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红茶种植规模越来越大,达4500亩。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罗轸、谢家村、三联村、畔头村等贫困村建立茶叶种植合作社,帮扶贫困户1789户、5703人。
嘉禾:城乡供水一体化 惠民生促进发展
嘉禾县是湖南省面积最小、人口密度最大的县之一,地处郴州西南部丘陵山区,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素有“十年九旱”之称,全县水资源储存量相对匮乏,2010年之前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一度仅24.6%。
2010年以来,嘉禾县累计投入资金7.58亿元,建成供水工程7处,日供水能力达到5.63万吨,实现了城乡供水同水源、同管网、同水质、同水价、同服务,全县40余万群众受益。行政村供水覆盖率100%、农村居民安全饮水率100%、农村自来水普及率95%以上,提前五年实现全面小康安全饮水目标。2017年12月,嘉禾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被评为“全国民生示范工程”。
集自动供水、自动收费、自动控制、自动计量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IC 卡智能化水表,节约用水、节省人力,不仅让受益群众喝上“放心水”,还确保喝上“明白水”。城乡供水一体化的供水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了工业园区用水紧张的问题,进一步完善了园区基础设施,增强了园区的产业集聚功能。2019年,嘉禾坦塘工业园入园企业达100余家。
举报/反馈

红网

3080万获赞 111.3万粉丝
湖南省综合门户网站,湖南省党网。
红网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