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梅瓶
梅瓶是传统名瓷,梅瓶是一种小口、短颈、丰肩 、瘦底、圈足的瓶式,以口小只能插梅枝而得名。因瓶体修长,宋时称为“经瓶”,作盛酒用器,造型挺秀、俏丽,明朝以后被称为梅瓶。
梅瓶也称"经瓶",最早出现于唐代,宋辽时期较为流行,并且出现了许多新品种。近代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一书中详细地描述了梅瓶的形制、特征及名称由来:"梅瓶口细而颈短,肩极宽博,至胫稍狭,抵于足微丰,口径之小仅与梅之瘦骨相称,故名梅瓶。"关于梅瓶的用途,磁州窑白地黑花梅瓶器腹有“清沽美酒”与“醉乡酒海”的诗句。梅瓶既是酒器,又是一件令人爱不释手的观赏品。因此,这类器多制作精美,不但考虑到贮酒容量,还要注意造型优美。
明永乐 青花折枝瑞果纹梅瓶 2014年 RMB 38,141,200
2、帽筒
“帽筒”兴起于清朝咸丰年间,兴盛于上世纪前半叶,后来,发展成为居家摆设、女儿出嫁时的必备陪嫁品。“帽筒”以制作工艺、制式、绘画等,饱含了我国一个半世纪的民风民俗,成为雅俗共赏的古董瓷器之一。帽筒,俗称“官帽筒”,是清代官员在上朝之前休息时置放花翎顶戴用的。创制于嘉庆年间,在同治、光绪年间流行得到普及,进入寻常百姓家。由于它同时具有实用和陈设性,后来被民间广泛接受,随着清朝的没落,光绪后期到民国初期,帽筒逐步演变为普通人家的陈设器。
清·光绪 金品卿 浅绛彩春趣图官帽筒 2013年 RMB 483,000
3、苹果尊
清代康熙朝独特器形之一,形似苹果而得名。器呈侈口、底内凹、无颈、圆腹,器口颈若果蒂下凹于圆腹之中。器体小巧玲珑,丰满圆润,常见品种有釉里红、天蓝釉等。苹果尊 形似苹果的瓷质容器。侈口,短颈,器口颈若果蒂,下凹于圆腹之中。丰满圆润,为清代康熙朝独有器形之一。
清康熙 釉里红花卉纹苹果尊 2016年 RMB 7,015,000
4、鬲式炉
鬲[lì]式炉一名系由仿周代铜鬲样式而来。以宋龙泉烧制的最为出名,造型上通常通体施粉青釉,明澈温润,葱翠如玉,腹部至足突起三条棱线,釉薄处呈白色,俗称“出筋”。一般认为“出筋”是填白的杰作,在器型边缘或足部,以及一些凸雕的牡丹等花饰上,往往会在突起的轮廓线上显出胎骨的白痕,虽经雕琢而不露痕迹。
南宋 官窑鬲式炉 2018年 RMB 3,783,920
5、三足奁
传世汝窑瓷器的造型有盘、碗、碟、洗、瓶、盏托、水仙盆、三足奁等。三足奁存世仅有两件,这是其中的一件,另一件现存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斐西瓦乐·大维德中国美术馆。其造型仿汉代铜奁式样,属温酒用器。奁之胎体较薄,里外满施淡天青色釉,外底有五枚芝麻粒大小的支钉痕,釉层开细碎冰裂纹,外壁凸起七道弦纹,使光素的形体产生韵律美。此奁是代表汝窑烧造水平的杰作。
北宋 定窑白釉弦纹三足奁式炉 2018年 RMB 6,906,240
6、僧帽壶
僧帽壶:中国元代创制的瓷器造型的壶式之一。因壶口形似僧帽而得名,造型为口沿上翘,前低后高,鸭嘴形流,壶盖卧于口沿内,束颈、鼓腹、圈足、曲柄。具有强烈的少数民族风格。元器形体敦实、壶颈较粗、壶流略短,明器壶流略长,清器颈略高,腹部略瘦。最早为元景德镇青白瓷器。明清两代继续烧造。有青花、红釉、白釉器等。
明永乐 甜白釉暗刻藏文吉祥颂缠枝莲花僧帽壶 2019年 RMB 3,680,000
7、笔洗
笔洗是一种传统工艺品,属于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之外的一种文房用具,是用来盛水洗笔的器皿,以形制乖巧、种类繁多、雅致精美而广受青睐,传世的笔洗中,有很多是艺术珍品。笔洗有很多种质地,包括瓷、玉、玛瑙、珐琅、象牙和犀角等,基本都属于名贵材质。各种笔洗中,最常见的是瓷笔洗。
民国 王步 青花双面开光高士图笔洗 2013年 RMB 6,900,000
8、水盂
水盂是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工艺品。古往今来的文人,历来重视和喜欢文房用具。中国的文房用具除基本的“笔、墨、纸、砚”文房四宝外,还派生出来许多,如印章、印盒、水盂、笔洗、笔筒、镇尺、砚屏、墨盒等等。水盂,又称水丞、砚滴,在古代则直呼为“水注”。其主要作用是为了给砚池添水,最早出现在秦汉。
它的形制多种多样,千变万化,但以随形、象形居多,另一些则是圆形的,或扁圆、或立圆。从材质来说,它的用料非常丰富,有陶土、瓷品、铜质、玉石、水晶、玳瑁、绿松、玛瑙、玻璃、漆器、竹木、景泰蓝等500余种。其图案更是五彩缤纷,宝蓝、钧红、翠绿、乌金、莲青、鹅黄、人物、山水、花鸟、虫草,应有尽有。
清乾隆 斗彩瑞莲福至心灵水盂 2018年 RMB 8,970,000
9、蒜头瓶
瓷制蒜头瓶流行于明清,以景德镇窑制品为多见,品种有青花、五彩、洒蓝描金等。明清景德镇窑蒜头瓶有青花、五彩、粉彩、以及蓝釉、酱釉等各种单色釉品种。明嘉靖蒜头瓶是肩部有堆塑蟠螭装饰;明成化蒜头瓶,仅口部作花瓣状,耳为随意堆塑;明正德蒜头瓶,在瓶腹上设出戟;明万历蒜头瓶,趋于简化,口部已无蒜头了,但器形高大,以青花五彩为多见。清代蒜头瓶的器形趋于轻盈秀美。
清乾隆 青花并蒂莲纹双环蒜头瓶 2015年 RMB 16,675,000
10、天球瓶
天球瓶是受西亚文化影响极深的一种瓷器造型,创烧于明代永乐、宣德年间的景德镇窑,青花天球瓶、粉彩天球瓶、紫釉天球瓶、郎窑红天球瓶、五彩天球瓶。永乐朝开始成为观赏式瓶,宣德年间较为流行。瓶形为小口、直颈、丰肩、假圈足、砂底微凹。因圆球腹硕大,像是从天降下来似的,故名。
清乾隆 斗彩加粉彩暗八仙缠枝莲纹天球瓶 2018年 RMB 106,047,200
11、筒瓶
筒瓶,又称象腿瓶,是明代万历时期创烧的一种新的器型。崇祯时期的筒瓶与万历时期比较略有变化,它的主要特征是:器口较为开阔,而且微微外撇;颈部较直、溜肩长腹;底足是无釉的砂底。在崇祯时期的筒瓶上,常见的文饰图案有花鸟、松鹤、狮子、山水以及刀马人物等。器物颈部通常装饰蕉叶,但蕉叶的尺寸随颈部的长短不同而变化。崇祯时期的瓷器,特别是青花瓷器的绘画,比较多地运用了中国传统水墨画的技法,从而使其艺术性比官窑更具有魅力。
明崇祯 青花水浒筒瓶 2013年 RMB 1,725,000
12、弦纹瓶
【弦纹瓶】瓶式之一。又称“起弦瓶”。因瓶体环绕一道道弦纹作装饰面得名。仿汉代弦纹铜瓶宋代定窑、官窑、哥窑、龙泉窑等多有烧制。清代有仿制品。
清雍正 粉青釉浮雕菊瓣弦纹瓶 2019年 RMB 20,700,000
13、摇铃尊
摇铃尊因细颈小口,丰肩敛腹,形似摇铃而得名。摇铃尊为康熙时期官窑的新创造型,有青花、釉里红、釉下三彩等品种。我们看康熙摇铃尊的造型,无论是青花还是釉里红,其口部微撇,颈部细长,肩部丰满,线条力度感强,这在古代柴窑烧制的情况下,特别容易产生变形,故烧制成功的几率不高,摇铃尊也就成了康熙年间的珍贵官窑品种。
清乾隆 墨彩加珐琅彩「湘西寺观澜轩」摇铃尊 2013年 RMB 6,201,360
14、玉壶春瓶
玉壶春瓶又称玉壶赏瓶,是中国瓷器造型中的一种典型器形。流行地区广,沿用时间长,宋以后历代各地窑场均有烧制。它的造型是由唐代寺院里的净水瓶演变而来。基本形制为撇口、细颈、垂腹、圈足。它是一种以变化柔和的弧线为轮廓线的瓶类。其造型上的独特之处是:颈较细,颈部中央微微收束,颈部向下逐渐加宽过渡为杏圆状下垂腹,曲线变化圆缓;圈足相对较大,或内敛或外撇。这种瓶的造型定型于宋代,历经宋、元、明、清、民国直至现代。
明永乐 青花缠枝莲纹玉壶春瓶 2009年 RMB 10,448,660
15、渣斗
渣斗,又名奓斗、唾壶,是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工艺品,起源于晋代,用于盛装唾吐物。如置于餐桌,专用于盛载肉骨鱼刺等食物渣滓,小型者亦用于盛载茶渣,故也列于茶具之中。
渣斗源自古青铜尊,经过时代的演变,渣斗的口沿变得更为外撇,器腹较为娇小。渣斗又称唾壶,但确实用途,有待查考。此器形始见于十五世纪,近年被重新定代的钧窑器中,也有相同的器形,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藏品,见He Li,《Chinese Ceramics》,伦敦,1996年,页152,图版246。明正德朝瓷器也见此类器形,一件黄地绿彩龙纹渣斗,见前注,Jessica Harrison-Hall,图版8:32。
明宣德 青花卷草蕉叶纹渣斗 2017年 RMB 7,130,000
16、长颈瓶
本件器物为乾隆御瓷之妙品,海内外似未见有相同者着录,或为御窖孤例。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一件乾隆款天球瓶,与本品极有关联,以青花绘纒枝番莲,矾红彩绘龙纹五条穿插其间,见台北故宫博物院特展《十全乾隆:清高宗的艺术品位》,台北,2013年,图版‖-3.46。
天球瓶造型源自伊斯兰世界的西亚金属器,明代永乐宣德时期即有生产青花龙纹天球瓶,雍正乾隆年间皆有仿制本件瓷瓶器型与天球瓶相似,但尺寸小许多,颈部也较长,上手把玩及观赏都很得宜龙纹为双角五爪,属帝王专用纹饰,永乐宣德以及雍正乾隆朝的天球瓶中,凡以青花或者釉里红描绘一条龙纹者,龙首几乎都向左,而本件小天球瓶龙首向右,更显别致。其青花发色幽蓝,沉静典雅,矾红彩亮丽纯正,色彩对比和谐悦目。画艺高超,将祥云间腾跃的巨龙描绘得极为威武生动,很好地体现了飞龙在天的皇家威仪。
清乾隆 青花矾红彩云龙戏珠纹长颈瓶 2016年 RMB 24,252,000
17、执壶
执壶最初的造型是由青铜器而来,南北朝早期的青瓷当中,已经完成了这种执壶的造型。其后在唐宋两代是金银器中的一种酒具,这从唐宋绘画上是很容易看到的。直到现在,还有宋代青白瓷的执壶流传下来。
壶体呈玉壶春瓶式样,撇口,长颈,垂腹,圈足。腹一侧置有长曲流,流与颈间有云形纽带相连,后设扁带形执柄,柄上有圆形小系便于穿绳。通体青花为饰,颈部绘折枝花纹,肩部绘如意云头纹,腹部两面双钩如意形纹内绘卷草纹,外绘折枝莲花纹。曲流处绘莲花纹,执柄绘串枝花卉纹。
永乐时期是中国青花瓷生产的黄金时代,以其独特的幽靓浓艳艺术风格,成为后世青花瓷生产追摹的楷模。此器造型仿西亚地区铜器式样,永乐宣德时期烧造的典型器物之一,有青花、白釉品种。
明永乐 青花折枝莲花纹执壶 2010年 RMB 11,200,000
18、荸荠瓶
荸荠瓶为清代流行的一种瓶式,粗长颈,扁圆腹,状如荸荠而名。荸荠瓶造型创始于康熙朝,但当时均为民窑所作,罕有佳作传世,自雍正时,荸荠瓶造型方入御窑法眼,开始有限烧造,并一直流行至清末,其中尤以茶叶末作品最为常见。雍正一朝荸荠瓶与乾隆及以后作品相比,其颈部修长,腹部扁平,整体造型更为纤细匀称,且其尺寸更为小巧,宛若亭亭玉立之少女,与乾隆以后寻常作品相比,其韵味可谓远胜。
本品长颈扁腹,下承圈足,因形似荸荠,故而得名。瓶胎质细腻,手感适中,外壁口沿及足边分饰卷草及变体回纹一周,颈腹主体以青花满绘缠枝花卉纹样,十四朵各式祥花绽放于枝叶之间,纹饰布局细密紧凑,青花发色艳丽有加,所选花朵的种类及花与叶的搭配均体现出明显的宣德风格。青花留白之处以黄釉填满,色泽清丽无比,纯净空灵,使人观后顿有心旷神怡之感。仔细观之,黄釉与纹饰相接处隐隐可见其下之青花痕迹,闪出淡淡青绿之色,为整器之色泽平添意趣。瓶底心以青花绘双圈,圈外亦以黄釉填满,内青花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款识字体端正,笔法隐含篆隶之风。
清雍正 黄地青花缠枝花卉纹荸荠瓶 2014年 RMB 21,831,600
古董艺术品板块征集范围:
1:名家字画书法(历代名家书画、水墨画、古代字画、近现代字画、书法、油画)
2:历代瓷器(宋、元、明、清近现代瓷器、官窑瓷器、清三代瓷器)
3:翡翠玉器(唐、宋、元、明、清近现代玉器、高古玉、和田玉、当代名家玉雕)
4:明清家具(明清家具、红木家具、黄花梨家具、紫檀家具、古典、硬木家具类)
5:古玩杂项(田黄、鸡血石、名家篆刻及印石、文房四宝、古籍善本、金石碑帖、名人信札、造像艺术、中国历代钱币、珍稀邮票、紫砂及茶道具、青铜器(有来源证明)、金银器物等
(以上成交数据来源于雅昌,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