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岩在写上篇文章历史上最著名的蝴蝶效应:一颗子弹造成的世界大战的时候查了不少一战的资料,这些资料都很有意思,今天与大家一起分享。
上篇提要:从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发出最后通牒,到1918年11月德意志帝国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一共打了四年。战场横跨欧亚非三大陆,参战人员约6500万人,约2000万人负伤,死亡人数超过1600万人,曾经繁盛的欧洲打得残破不堪,各国忙于收拾社会紊乱、经济萧条的残局。
被遗忘的战争
一个世纪过去,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今日的世界仍影响深远,无法尽数。然而其所受关注却远不如二十年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根据网上的信息,一战的关注度显著低于二战。
红色为二战关注度,蓝色为一战
谈到影视作品,差距则更是巨大,从2000年至今,与一战相关的电影仅三十多部,而有关二战的电影却高达三百多部,差距整整十倍。许多经典电影如《拯救大兵瑞恩》、《辛德勒的名单》、《敦刻尔克》、《至暗时刻》皆以二战为背景。相对来说,有关一战的知名电影就稀少许多,小岩唯一能想起来的就只有《战马》。
二战的高曝光度使大众对其知名战场如“诺曼底登陆”耳熟能详,但一战就远远不如了。就算有在课本上看过“马恩河会战”或是“加里波利之战”,但缺乏绘声绘影的描写,一战在我们的心中的印象就只留下既无聊又肮脏的“壕沟战”了。
那么,这又是为什么呢?
首先,一战的“剧情”不如二战精彩。一战的交战双方中确实没有二战那么强烈的正邪对抗。
与屠杀犹太人的纳粹德国、在东北做人体实验的军国日本、跟没什么存在感的意大利组成的邪恶轴心相比,由德意志帝国跟奥匈帝国为主干的同盟国光是名字就弱上许多。一战通常被描述成英德之间的世界霸权争夺,这与有着近乎“圣战”情怀的二战比起,就不那么容易转化成大银幕上的动人故事。
再来,跟刺激、惊险、惨烈的“诺曼底登陆”相比,在壕沟里对射炮弹当然没那么动人心魄。一战的主流印象“壕沟战”确实使我们以为一战相当沉闷。
在战术层面,一战时的军事科技本身就使战争偏向防守战。在1914年,防守性质的机关枪、迫击炮已经被发明应用,但进攻性质的坦克则还在研发阶段,尚未被大幅投入到战事之中。使得战线较短,足以让阵地横跨整个战线的西线战事以静态的壕沟战为主。因此以欧陆(精确来说是西欧)为主的主流视角,进一步让西线的壕沟战成为主流的一战印象。
精彩的一战
直到最近,我对一战的印象也只有课本上的参战国跟无聊的壕沟战而已。但在一个星期前,为了参加某条的活动,我去书店买下了斯蒂芬·茨威格的《昨日的世界》。看完此书,我才了解到一战是如何改变欧洲,进而改变世界的。
在茨威格眼中,欧洲是个静止而美丽的世界,但这样的保守社会在一战中受到摧残而不复存在,被战后暴力而极端的世界取代。
一战象征着由1814年“维也纳会议”维持秩序的“美好年代”的结束。相信科技创造力的欧洲人,见识了科技带来的毁灭力量。一战使得人们无法相信理性能升华人性。不论是保守主义或自由主义都在一战中褪色,为战间期的政治极端主义打开了一扇门。
一战造成了四大帝国的崩解,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及沙皇俄国,并在四大帝国的残骸中创造出数不尽的新兴民族国家。东欧、中东、高加索地区的地缘政治至今仍受一战后的巴黎和会影响。更有人说二战其实只是把一战的未竟之事解决。
在巴黎和会,战胜的协约国将“战争责任”全部归因于德奥两国,凡尔赛合约不仅使德国背上了巨额赔款,更割去德国近十分之一的领土与人口。德国因此爆发经济大恐慌,国内民不聊生,为希特勒的上台创造了条件;
意大利虽名为战胜国,但战后经济残破,更没从合约中得到丝毫好处,人民对参战后所获得的利益不满,使得国内有“残缺的胜利”一说。
欧陆的屈辱,加上逐渐尝到军国主义甜头的日本右派势力和军阀乘机崛起,主张向外侵略解决经济危机,与德国、意大利凑成了二战的轴心国。
其实,一战一点也不沉闷,比起被好莱坞的过度曝光的二战,一战反而更加多元而精彩。一战中看不到好人与坏人,而是无数交织的思想与纠缠百年的恩仇以及称霸世界的野心。一战中的每一个参战国,每一个冲突都有自己的故事。我反倒觉得,我们的二战印象已经被电影的描述给单一化,一战的每一个故事反而都能带来新的叙事。这些故事,都静静地躺在历史的尘埃中等着被人诉说。
参与世界大战的动物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不只人类奔赴前线,很多动物也“投入”这场战争。除了战马,还有传递消息的狗狗、负责“航拍”的鸽子、被征召当搬运工的大象、被用来照明的萤火虫、运送补给的骡子。各式各样动物在一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残酷无情的烽火岁月中,更成为人类重要的心灵支柱。
军衔超过主人的“斯达比中士”狗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也是最佳战友。据统计,德国有3万只狗参战,英国、法国超过2万只。狗狗在战争中负责的工作相当多,不仅要运送物资、搬运伤兵、跟着巡逻兵侦查敌情,更要冒着生命危险传递战场第一线消息,军犬斯达比是其中代表。
斯达比被美国士兵罗伯(Robert Conroy)收养后,跟着主人到法国参战。有天晚上,敌人趁美国士兵熟睡时发动毒气攻击,曾经被毒气攻击过的斯达比认得这可怕的气味,赶紧狂叫警告同袍,挽救了所有人的性命。它还曾抓到企图绘制壕沟地形的德国间谍呢!
斯达比服役18个月、参与17场战争,它的英勇事迹家喻户晓,美国军方将它荣升为中士,而它的主人还只是下士而已呢!
忠心的狒狒对人类忠心耿耿的不只狗狗,在南非有只叫杰克的狒狒,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它跟随主人马尔(Albert Marr)一同奔赴前线。
杰克视力和听力比人类敏锐,一旦发现可疑情况,立刻拉士兵衣服或发出叫声警示。一次战斗中马尔不慎受伤,杰克寸步不离守护马尔,直到医生赶到现场急救。
1918年,马尔所在的阵营遭到敌人猛烈攻击,杰克拼命在自己和马尔的周围堆石头筑堡垒。此时,一颗炮弹在附近爆炸,弹片击中杰克腿部,随即被送进英国医院,因伤势过重,医生决定截肢。杰克复原后随马尔重返部队,受到其他士兵热烈欢迎。
狒狒杰克与主人马尔
一战中的革新:来自一战的发明
科技来自于人性,战争带来杀戮,却也产生许多新需求。整形手术、捐血血库,这些现代人习以为常的事物,都来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一个世纪前,一战还催生了哪些发明与创造呢?
整形手术讲到整形,你可能会想到割双眼皮、隆鼻等医疗美容。不过,当代整形手术的出现,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时,是为了帮面部伤残的士兵恢复容貌而发展出来的。
其中哈罗德·吉里斯(Harold Gillies)医生对整形手术的贡献更是功不可没。
吉里斯原是在英国执业的耳鼻喉科医师,一次大战爆发后,他加入英国皇家医疗部队,发现一名军医正在进行植皮手术的实验。
吉里斯为此深深着迷,于是前往巴黎拜见当时著名的外科医生伊普立.莫雷斯汀(Hippolyte Morestin),观摩他如何把病患下巴的皮肤,移植到刚割除肿瘤的脸上。
回到英国后,吉里斯开设医院,专门为毁容的士兵进行重建手术。他对整形外科的贡献之大,使他被誉为“整形手术之父”。
手术袍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法国外科医生赫内.雷尔斯(René Leriche)自愿到前线当随军医师,替伤重士兵开刀治疗。战场环境恶劣,尘土飞扬,而且那个年代尚未发现抗生素,手术最怕细菌感染,增加截肢风险。
雷尔斯将手术用的帽子、袍子、口罩、床单等全改成蓝色,和其他衣物区分,避免细菌沾染平时穿的衣物。这个方式在法国广为流传,之后推广到其他地区,沿用至今。
示意图:手术用的袍子、帽子、口罩、床单等全改成蓝色,源自一战
血库的建立“捐血一袋,救人一命”,捐完血后,医护人员会将血液建档保存至血库,再送到需要的人手中。但你知道吗?历史上第一个血库,是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建立的。
早在一战前,人类就有输血、血型配对的知识。但因为血液会凝固,当时输血的流程,是捐赠者抽血后,马上将血输给受赠者。然而在战场上,根本无法这么做,许多士兵因此失血过多丧命。
后来科学家发现,在血液中加入柠檬酸钠可以防止凝血。美国军医奥斯瓦尔德·罗伯逊(Oswald Robertson)便利用这样的知识,在捐赠的血液中加入抗凝剂,放在冰中储存,带到战场上,成为人类史上第一个血库。
不锈钢餐饮用的便当盒、水槽、锅子等等,从生活用品到工业用途,不锈钢制品与人类生活密不可分。而正是在一次世界大战,催生这块便利的合成钢。
一次大战时,英军想要找更适合的金属用来制造长枪。因为开枪时,子弹射出时会摩擦枪管产生高热,导致枪管容易扭曲变形。于是英军找上冶金专家亨利·布雷尔利(Harry Brearley)帮忙,希望延长枪的寿命。
其实不锈钢是布雷尔利研究过程中的失败品,为了找出可做枪管的耐磨金属,他曾尝试把铬加入钢铁,意外发现这种合金不易生锈。后来经过不断改良,他发现不锈钢的黄金比例:12.8%的铬跟0.24%的碳,打造出第一块不锈钢。
风衣除了战场上的枪炮武器,一战时军人的穿着,也影响了流行服饰。必备时尚单品风衣,便是最经典的例子。
风衣最初是设计给英国和法国军人穿的雨衣,所以采用防水布料,腰带背后的D型扣环,可以悬挂一些小装备。而右肩到右胸间的那块方型布料叫做“枪垫”,在开枪时可减缓后座力。
从风衣阳刚的剪裁,不难窥出它与军队的关联。不过风衣的原始设计完全是考量在战场上的实用性,没有顾虑外观。发展到今天,却成为时尚的代名词,当年穿着它、躲在壕沟中奋战的军人,大概也无法想像吧!
理论科学爱因斯坦:发表相对论,改变传统的时空观念。
居里夫妇:发现的放射性物质(镭)对医学很有贡献。
遗传学:肯定染色体与遗传的关系。
应用科学除了不锈钢之外,人造丝、人造橡胶、 合金、等新产品也一战中不断出现。
美国首先以科学方法应用于企业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弄出了生产线。
社会科学佛洛伊德:潜意识理论,带给心理学很大的震撼。
凯因斯:提出消费刺激经济繁荣的理论,因为经济大恐慌的影响,开始受各国重视。
艺术战间期的文艺风格:注重原创性和个人灵感;故意制造出奇不意和震憾效果。
毕卡索的艺术作品为此时期的代表。
文学约翰·斯坦贝克 《愤怒的葡萄》 :替受经济大恐慌摧残的美国农民发出不平。
海明威《永别了,武器》、雷马克《西线无战事》:故事背景为一次大战,内容反映出对战争厌恶。
止战之殇:停战纪念日
默哀2分钟1918年11月11日一战终结,为纪念在这场世界大战中阵亡的将士与他们伤痛的家人,英国国王乔治五世在1919年宣布这一天为“停战纪念日”,也被称为“国殇纪念日”或“虞美人花日”,美国则称之为“退伍军人日”。
乔治五世在宣告停战纪念日时,同时要求英国人民默哀2分钟,悼念阵亡者及战争带来的伤害。第一分钟是为了战场上的千万亡魂,第2分钟献给阵亡将士的妻子、家人,战争对他们的冲击尚未结束,亲人的死亡是难以抹灭的伤痛。
国殇罂粟花——虞美人花在荒芜的西线战场上,虞美人花遍开在饱受摧残的战场及新翻墓地间,展现惊人的生命力与繁殖力,坚韧的虞美人花成为当时募兵、募款的宣传象征。
著名战争诗作《在法兰德斯战场》描述牺牲惨烈的西线战场,将艳红的虞美人花喻为战士鲜血,作者以此悼念壮志未酬的战友,并在末段表示战亡将士的遗志,将由存活下来的同胞继承。
在停战纪念日这天,人们或佩戴虞美人花,或到纪念碑、将士墓区献上虞美人花圈,表达悼念、追思。后来有人倡议戴白色罂粟花,代表和平
举报/反馈

红小岩谈古论今

283万获赞 10.6万粉丝
喜好人文,专注文学、历史的分享。
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活力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