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独立战争结束后,被驱逐出西班牙的查理四世的长子1814年以费尔南多七世的身份回归故国。随后,为缅怀奋起反抗法国侵略军队的马德里群众,他委托戈雅作画,于是戈雅分别以1808年5月2日和3日发生的事件为背景,画了两幅画。
《1808年5月2日的起义》
我们先来看一下《1808年5月2日的起义》(EI 2 de mayo de 1808 en Madrid)这幅画。拿破仑军队由从西班牙带来的奴隶兵和法国人混编而成,所以图中有些人包着头巾,手拿弯曲的半圆形刀,身着阿拉伯式衣服;还有些人则穿着法式军服。当时的马德里没有守护首都的军队,所以马德里市民只能徒手战斗,他们仅靠手上拿的刀、绳子和木棍与敌军奋勇作战。这天的市民起义是西班牙抗法独立战争的开端。地面上,法国军人和马德里市民倒在血泊中,而前排的马德里市民正在攻击马匹,用刀刺向奴隶兵,并试图将他们拽下马。
前面提到过,这一时期盛行新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者创作了很多历史画,但戈雅的作品和其他的历史画有所不同。历史画的主人公通常是英雄人物,或是呼吁群众的英雄,或是庄严死去的英雄,但戈雅的画中并没有这样悲壮的人物。法军作为侵略者一方,不可能是英雄,那么马德里市民呢?最后排聚集的人就是正在反抗的市民,但他们没有一点儿英雄的模样,反而像是一群无知懵懂的群众。事实上,在这样混乱的时代,大部分人就是这样的状态。那么穿着红色裤子,流着血从马上跌落的奴隶兵和刺向他的西班牙人呢?画中的奴隶兵已经血流成河,胳膊也无力地下垂着,仿佛已经死了,但是刺他的人却毫不知情,只是盲目而机械地用刀狠狠地刺着,从他愤怒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已然疯狂。戈雅画技精湛,仅用一个白点和一个黑点就完美地呈现出了他那发狂的眼神。
《1808年5月3日夜枪杀起义者》
翌日,也就是5月3日凌晨,参加起义的马德里市民被法军处决。马德里市郊和市内到处都是肆无忌惮的行刑场面,戈雅画的《1808年5月3日夜枪杀起义者》便是这一场面。画中之人都濒临死亡,但是大家的表情和反应却各种各样。有祈祷的人,有因恐惧而瞪大双眼的人,有受挫般双手捂脸的人,还有张开双臂直面死亡的人。画中的法军虽然相貌模糊不清,但都穿着类似的衣服,做着同样的姿势。画家用这种方式表现出了枪决瞬间法军的惨无人道。站成一排的军人和张开双臂、做耶稣受难状的马德里市民之间点燃的灯笼照亮了那些将死之人。戈雅画中的男人从来不惧生死,能够直面死亡。
戈雅的这幅历史画作符合歌颂勇敢的马德里市民、庆祝费尔南多七世回归的创作要求,但他并不是凡夫俗子,他一直关注着人类的理性,观察着理性丧失后人类的死亡、疯狂与兽性。他借历史的形式,不但歌颂了重新开始的西班牙王朝,还展现了战争中人的状态。
《格尔尼卡》
受《1808年5月3日夜枪杀起义者》的影响,马奈、毕加索等后辈画家都画过相同结构的行刑场面。马奈的《处决马克西米利安》(The Execution of Maximilian)采用了这种一边是站成一排的刽子手、一边是受刑者的结构形式。尤其是毕加索,他后来曾写过,自己的作品《格尔尼卡》(Guernica)是受到戈雅的《1808年5月2日的起义》和《1808年5月3日夜枪杀起义者》的启发创作而成的。痛苦的马、翻倒的人、混乱中抱着孩子的母亲和拿刀的手等都是受戈雅作品的影响。
戈雅对西方美术的影响不只停留在马奈和毕加索,他还对浪漫主义、表现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等产生了莫大的影响。他的画家生涯虽在19世纪初便已终结,但从他的作品中,我们仍旧可以窥探到19世纪后期甚至20世纪美术作品的特征。他用色的技巧、敏锐地捕捉决定性瞬间的能力、尖锐的现实主义、对与理性有一定距离的野性世界的关注,都为现代画家树立了榜样,同时他在赋予想象力新的价值等方面也有着杰出的贡献。因此,称戈雅为“现代美术之师、现代美术之父”一点也不为过。
举报/反馈

爱就一个字来源

1.2万获赞 609粉丝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