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芳兆
綦江区郭扶镇的凤凰山,川黔古道从山麓穿越而过,山上有48道古寨门,是綦江区境内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古寨门建筑群,估计在全国也属罕见,其险要与军事防御功能堪比合川钓鱼城。这些古寨门静悄悄地躺在深山老林中,曾是百姓的避难场所,也曾被土匪占据,在地方志上仅有零星的记载,却承载着上千年的沧桑历史和当地众多的传说故事。
为了一探凤凰山古寨门的究竟,我曾经随同报社电视台记者、几位区镇干部、十几位摄影爱好者一起到郭扶镇实地考察了凤凰山古寨门遗址和采访了当地村民。
凤凰山距石龙场不远,一说因山势如凤而得名,一说因山上曾经有一对金凤凰栖息而得名。这座山拔地而起,山势连绵起伏,重峦叠嶂,奇峰怪石,竞秀争奇。主峰凤凰头海拔约1300米,巍然耸立,高插云霄,雄伟险峻,常有云雾缭绕。山上莽莽密林,郁郁苍苍,到处沟壑纵横,草香泉洌。山麓、山腰、山顶和山谷里都有较平坦的地带,并且有溪流泉水,具有人可以在山上长期居住生活的条件。
凤凰山安全寨,因修筑在凤凰山上而得名,周围都是人不能攀的悬崖峭壁。进入山寨必经的道路上一共有48道寨门分布围绕着凤凰山。从公路往正面上山,经过几道寨门后,山腰间的绝壁上镌刻着“凤凰山安全寨”几个大字。山上古老的凤凰山安全寨,因年湮代远,历经沧桑,现仅存遗址。
寨子供人居住的房屋修建在山顶和山谷较平坦且水源充足的地带。前山还修建了一座庙名叫凤凰庙。寨门用巨大的条石砌成,十分坚固,门框上方有的呈直角形,有的呈圆弧形,也有的呈切角形。时至今日,寨门还有多数依然完好,被树木、藤蔓和野草或掩盖得严严实实,或半遮半掩。有一部分却已毁坏,早就面目全非了。
寨门都修建在上山必经的使人提心吊胆的悬崖峭壁处,有的还修建了供守卫寨门人员临时食宿的屋室。这些寨门易守难攻,有的甚至必须脚蹬手攀才能进入,可以说一道寨门就是一道雄关,每一道关口都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驻守寨门时,每一道寨门都用厚厚的木板门加上粗木杠关锁,人在寨门顶上预备有檑木抛石的城垛后面防守,即使不用枪弹也能击退和杀伤敌人。万一前面的一道寨门被攻破了,就退到紧接后面的一道寨门抵御敌人,这道寨门如果也被攻破了就又退守再后面的一道寨门。敌人要想进入凤凰山安全寨内,不管从那一条路上山,都是陡峭蜿蜒的狭窄的石径,都必须要攻破十分险要的易守难攻的一道又一道坚固的寨门才能到达山上。由此看来,凤凰山安全寨的确称得上“安全”了。
现在,凤凰山安全寨供人居住的房屋、一部分寨门和凤凰庙都已毁损,寨门保存较完好的还有大约30道
当地老人说这些异常险要的古老寨门最早是由汉末僰人始建,有的文史研究人员也认同这种说法。那么,这些寨门就有将近2000年的历史。事实上,汉末僰人修建的寨门,大多数都比较简陋,有的甚至是用木料建成,早已坍塌,湮没在荒草灌木丛中了。
现存凤凰山安全寨的这些寨门,据文史资料、碑刻和当地老人所述分析,凤凰山寨门修建的时间都是明清时期,少数修建于明朝时期,大多数修建于清朝时期。
明末清初时,张献忠领导农民起义,在四川建立大西国,綦江地区长期经受战乱。老人们说凤凰山上险要地方的最重要的几道寨门可能就是在这个期间修建。
清道光《綦江县志》上的地图说明凤凰山寨就在石龙场附近。坐落于凤凰山脚的太平门,依山势而建,一面紧挨山崖,一面是30多米高的悬崖峭壁,仅有一条开凿于崖壁上宽约一米的石板路可供通行。太平门下十余米远的大路左边山崖壁上镌刻着“永垂万古”4个大字,其下还镌刻着两行工整的楷体字:“特授四川省重庆府綦江县正堂加大级纪录十二次,大清道光二十年三月”。凤凰山山腰间绝壁上镌刻的山寨名称“凤凰山安全寨”几个大字的落款为清朝咸丰年间。从这两处文字石刻可以断定在清朝道光(1821年)到咸丰(1851年)时期都可能修建了凤凰山安全寨,当然也包括修建寨门。
离凤凰山不远的狮子山上的石刻文字也可证明古寨门修建的年代。狮子山的狮子头和狮子尾险要处各有一道石寨门,称为大寨门和小寨门。川黔古道穿过大寨门而上向凤凰山延伸。大寨门上镌刻有“天保寨”几个字,两边分别镌刻“傅家坮安贤团同捐,辛酉岁邵奎堰经修”和“傅家坮安贤团同捐,戊戌年邵阳春重修”两行字。从大寨门上的石刻可以得知,天保寨始建于1861年,重建于1898年。看来狮子山的寨门比凤凰山的寨门修建时间要稍微迟一点,但都是清朝时期。
明末以来,綦江地区常有战乱和匪患。为了寻求地方自保,当地的老百姓和官绅民团经历了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陆续集资,先后修建完善了这些寨门。凤凰山上的山寨名“安全寨”,太平门寨门上刻“太平门”几个字,表明修筑寨子和寨门的目的和作用就是为了能保平安。
寨门虽然很少有文字史料记载,但是在郭扶镇村民的口中,却有很多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
汉末僰人修建山寨和寨门,当然也是为了防守自保。不可能他们修建了以后没有发生过战事,只是后来僰人失去踪影,又无文字记载,早已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中了。
凤凰山脚下的一位村民说,对古代的事情虽然不清楚,但近代这里确实打过仗,以前经常有人捡到子弹壳。他还说听父辈讲过很多关于寨门的故事。1916年,袁世凯复辟称帝,派北洋军入川到达綦江。为了反对袁世凯复辟,黔军在郭扶镇凤凰山、鹿篆垭、狮子山一带与北洋军进行了多次激烈的战斗。黔军先期到达,占据着从凤凰山到狮子山一带的古寨门,战胜了装备精良的北洋军。北洋军死伤无数,惨败逃走。
解放以前很长的时期里,郭扶地区常有土匪危害,凤凰山一带匪患相当严重。当地有少部分人成为了土匪,与外地的土匪勾结在一起,以“劫富济贫”为口号,大量招兵买马,不断扩张势力。曾有许多土匪盘踞在凤凰山周围,他们多则几千,少则数百,时而自成一帮,时而联手作恶,抢劫钱物,肆意危害百姓,让生存本已艰难的百姓更是雪上加霜。因此,凤凰山上的寨子和这一带的其他寨子成为了当地人的避难所。每逢有土匪来袭,附近的百姓就带上粮食,迁到寨子里吃住,昼夜有人站岗放哨。
守卫寨子的寨门,每一道都有自己的作用,每一道都写满了故事。比如土匪攻打太平门。太平门是从郭扶方向进入凤凰山安全寨的第一道寨门,曾发生过土匪因久攻不下,而用重金收买守门人,最后终于攻进了太平门。幸好村民们设有暗哨,及时发现后提前撤离到了更深处的寨子。土匪虽然过了太平门,但是还有几十道寨门保护着村民。
解放初期,解放军血战凤凰山,剿灭土匪头子谭济舟,为民除了大害。1950年2月5日晚,郭扶区(当时为区,现为镇)公所副区长毕宪宽带领解放军击败谭济舟匪部300余人的突袭围攻,打响了郭扶区剿匪的第一枪。谭济舟匪部盘踞在凤凰山一带的山上,利用古寨门负隅顽抗。剿匪行动中,解放军在凤凰山、小长岩、方家山、二司殿等多处与土匪展开激战10余次。其中,1950年2月14日的“茶园事件”最为惨烈,一度震惊綦江。直到1950年10月14日晚,最后一个大匪首谭济舟自知走投无路,持枪自毙,郭扶区剿匪胜利结束。历次战斗中,炮兵四团陈排长、贾班长、柳西平副班长、几名战士和征粮工作队员邱子为壮烈牺牲,为根除匪患献出了年轻的生命,用鲜血谱写了郭扶镇的红色历史篇章。
谁也说不清楚,这些古寨门究竟有多少故事。
作者简介:陈芳兆,原名陈方钊,重庆市綦江区郭扶镇人,退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