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6年7月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当中的索姆河战役正式爆发。
为了突破德军的防线,英军和法军在德军正面的前线上以每千米40门重炮、以及100门其他口径火炮的密度,足足部署了近30千米。
可是在持续两个多月的狂轰滥炸之后,即便已经对德军发射了数百万枚炮弹,却依旧还是没有突破。
因为德军作为防守方,早在这场战争开始前就已经在战场上挖掘出了大量的战壕,同时还部署了大量的铁丝网,几乎可以说占尽了地利优势。
这也就直接导致英军和法军不但极难突破,甚至在损失上还要远远大于作为防守方的德军。
然而就在德军还沾沾自喜的时候,英军于同年9月15日派上了一种当时士兵从来没见过的“武器”,也就是世界上第一种正式参与战争的坦克“Mk-I坦克”,或者也可以说成是“Mark-I坦克”。
虽然这个时期的“坦克”还不能被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坦克,毕竟其主要作用也仅仅只是用于破坏战场上的铁丝网、越过战壕等等,自身的火力输出并不强。
就好比其“雄”性坦克的火力配置是霍奇基斯海军用6磅(57mm)快速炮两门,然后外加四挺重机枪,就没别的了,“雌”性坦克则没有火炮,只有六挺重机枪。
可其作为“坦克先驱”的定位还是毋庸置疑的,对英军以及法军在索姆河战役中突破德军的防线等方面,也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问题就在于“Mk-I坦克”的后方,为何还要拖挂着一对看起来并没有什么作用的轮子呢?
毕竟早在“Mk-I坦克”出现之前,英国于1915年夏天就已经研发出了一种名为“小威利战车”的“坦克样车”。
若是单从形态上来看,小威利战车最起码在履带形态上明显要更贴合现代坦克的模样,而且其后方也并没有加装那对轮子。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Mk-I坦克”的后方要加装那对轮子呢?这个轮子又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Mk-I坦克”坦克转向极为复杂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虽然“Mk-I坦克”已经有履带负责驱动坦克主体了,且后方这对轮子上也并没有什么额外的动力装置,就只是通过一堆钢铁结构连接在坦克后方而已,导致其看起来几乎没什么用。
但实际上还是有用的,而且对于“Mk-I坦克”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件。
可能会有很多人觉得,既然有用,那为何“小威利战车”以及后续研发出来的坦克都没有呢?
其实也很简单,因为小威利战车在设计之时,虽然外观看上去跟现代坦克或者履带装甲车有着很高的相似度,可实则在内部机械结构上,却有着天壤之别。
简单来说,也就是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以及战场应用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小威利战车在行驶过程中压根就不会转向,也就是没有“履带差速机构”。
这也就意味着这对轮子的作用,其实就相当于每艘船都必备的“舵”,是用来在战时辅助“Mk-I坦克”转向的。
因为“Mk-I坦克”的履带传动系统也没有“差速机构”,若是没有那对轮子辅助的话,也同样不会转向。
除非是先关机,然后靠士兵人工下掉一条履带,再开机转弯,继而继续关机,人工恢复动力,最后再开机正常行驶,换个履带就得来回开机两次,操控十分复杂。
更何况即便硬撑着不转向,可战场地面凹凸不平不说,德军还挖了大量的战壕、部署了大量的铁丝网,这些因素都极有可能使履带方向产生偏差,到时候咋办?
还是得下车人工调整方向。
来来回回之下,一方面消耗掉了大量的时间,另外一方面则是增大了危险性,毕竟在战场上,一辆不动的庞然大物,几乎就和一个明晃晃的靶子没什么区别了。
“Mk-I坦克”后方轮子的作用
但如果加上那对轮子就不一样了。
这点大家可以参考一辆倒着走的“拖拉机”,套用在“Mk-I坦克”上的话,其坦克车体就相当于拖拉机的后轮,后方的轮子则相当于拖拉机的“前轮”。
那么在“Mk-I坦克”行走的时候,履带所提供的动力方向是向前的,而在调整后方的轮子方向以后,宽松土壤所形成的阻力就会变成影响车辆前进方向的一个方向力。
当然,这个方向力是直接作用在后方那一对轮子上的,想要转向的话,势必就还需要借助轮子与坦克车体连接的那根轴把方向力导向履带,从而强制性的推动履带转向。
可能还会有朋友质疑这对轮子真的能够搬得动质量近28吨的“Mk-I坦克”吗?
这个怎么说的,虽然“Mk-I坦克”坦克的车重确实重约28吨,十分笨重,可是其并非是整体都与地面接触的呀,与地面接触的只有两条履带。
那么按照物体与地面接触面积越少,摩擦力越小的概念来看,想要改变“Mk-I坦克”行进方向的那个方向力,其实并没有我们所想象的那么大。
当然,也势必不会太小,毕竟摩擦力也跟物体的质量有关。
不过凭借着“Mk-I坦克”后方轮子与车体的连接结构,以及约1.37米的轮子直径等方面来看,这对轮子最起码辅助“Mk-I坦克”拐一些弯心角度较大的弯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即完全可以用于在战场上微调,借以保持坦克前进方向的精准度。
至于很多人所想的硬拖着轮子往前磨的事情基本不可能发生,这点大家可以参考那些巨轮、或者潜艇的转向过程,靠的也仅仅只是尾端那个扰流板的方向调整而已。
虽然一个改变的是水对于船体方向变化的阻力,一个改变的是土地对于坦克主体方向变化的阻力。但基本原理还是差不多的。
哪怕只是改变了一点点方向,也足以在前进过程中让这一点点方向的变化逐渐放大。
直到后来经过对“Mk-I坦克”的不断改进,继陆续研发出了Mark-II坦克、Mark-III坦克以后。
英国的坦克设计师这才发现,原来只需要在传动系统上增加一些齿轮和操纵杆、连接杆什么的,就完全可以在不停车且不需要后方轮子辅助转向的情况下,让坦克实现更加自如的转向,转向半径更小。
与此同时,转向系统被破坏的几率还更小。
也正因为这个原因,这个履带差速技术很快就于1917年被用在了Mark-IV坦克身上,以至于后面陆续被研发出来的坦克,就再也看不到这样一个看着跟小尾巴一样的特殊设计了。
【end】
举报/反馈

见史简谈

2.1万获赞 2881粉丝
一位非著名的历史爱好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