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6月29日消息(记者李行健)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为了满足常态化、多样化检测需求,北京正计划推出便民检测举措,比如把移动式核酸检测采样车开到市民家门口、单位门口。目前,采样车已经具备试用条件,6月28日开始在西城区和朝阳区进行试用。
记者28日在西城区北京展览馆广场检测点现场看到,超过5000名群众有序地开展了检测。试用的移动式核酸检测采样车长什么样?“混检”检测方式的应用提高了检测效率,效果又怎么样?
在西城区北京展览馆广场采样点,核酸采样进入到扫尾阶段。西城区展览路街道办事处主任刘耀雍介绍,目前,北京展览馆广场检测点共有30个检测位,已完成西城区大约10万人的核酸检测采样。“开始检测时间是6月17日,一直运营到现在。我们最开始是为西城区的行业系统安排的采样服务,有由食药局组织的快递小哥专场采样的时段,有餐饮行业的专场采样时段,以及服务行业的专场采样时段,后来又相继安排了展览路地区居民的采样时段。目前(已检测完的人数)在10万左右。”刘耀雍说。
记者在现场观察到,一万平方米的展览馆广场被分为了三个区域,分别是广场外围的等候区、缓冲区和广场内的检测区。在广场中央,临时开辟了移动式核酸检测采样车区域,采样车由10.5米纯电动城市客车改装而成,两侧各开两个检测窗口,另有一个信息采集窗口机动备用。医护人员在车内通过窗口完成咽拭子采样。如果五个窗口全部运行,一小时内可完成约300人的采样。
夏日的北京,酷热难耐。展览路医院副院长张克红介绍,检测车不仅加快了检测效率,也改善了医护人员的工作环境。“这个车里有空调,里边环境是非常舒适的。我们穿着厚重的防护服,要是在外边的采样点,天气闷热的时候,根本透不过气来。在车里面,我们不用戴护目镜,只需戴一个面屏就可以了。”张克红说。
张克红表示,检测点的工作任务重、强度大,他们每天要从早上8点工作到晚上10点。工作环境的改善,使得医护人员换班的频次可以适当降低,相比户外,每个采样位置需要的人手更少。“以前在这种高温、闷热或者大雨的环境下,我们穿着厚重的防护服,最多两个小时,必须得换一批人,否则就会出现身体不适,甚至晕厥。在车里,因为是空调的环境,我们可以延长工作时间,3个小时或者4个小时都可以,可以更好地根据人员的整体情况来分配。”
记者了解到,北京展览馆广场采样点目前采用了5:1“混检”的采样方式。
国家卫健委官方微博解释,“混检”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在采样时,将几个人如3人或5人分别采样后,放至同一采样管中,这种模式叫做“混合采样”或称“混采”,北京多数情况采用这种模式;另一种则是在实验室检测时,将3人或5人的样本取相同体积混合在一起,也称“样本混合”。从科学角度讲,第一种“混采”模式,不会影响核酸检测的敏感性,后一种将样本混合检测的模式,则对检测敏感性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程度是已知的。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魏晟介绍,假如混合样本的检测结果呈阴性,说明所有的被检测者都是阴性,无需再检测。只要有一人核酸阳性,混样的检测结果就会呈阳性。一旦发现阳性,就对这份混样中所有的个体样本重新进行单独检测。对于发热门诊有症状患者、密切接触者等高风险人群,还是应该采用单采单检。对于低风险人群的筛查,则可以优先选择“混检”。魏晟表示:“‘混检’的意义在于可以提高效率,加快检测速度。在人群中(阳性)感染率很低的情况下,‘混检’是比较好的方法,但是‘混检’也可能存在问题,就是如果有的阳性样本的检测结果接近检测线,‘混检’可能就会检测不出来。但是,在武汉的经验显示,像这样的样本,它的传染性是比较低的。”
根据国家卫健委官方微博的消息,“混检”大幅提升了核酸检测能力。比如,现在北京日检测能力是20多万,使用这种结合模式,可使日检测能力在不增加人力物力的情况下达到200多万。
举报/反馈

央广网

4836万获赞 440.4万粉丝
讲好中国故事 传播中国声音
央广网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