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亚洲人C在东亚生根立足后, C的兄弟F也走出非洲,如今F 单倍群是现代人中数量占压倒性的类型,是今日非洲以外的居民大都是这个变异点的直系后代。F 从东非沿海—阿拉伯半岛抵达伊朗沿海后,分化出 G、J、I、K 等分支。
G 向西北翻越亚欧中部交界的高加索山脉进入欧洲,在上古时期G族群曾广泛分布在高加索山脉以北的欧洲地区,但如今G族群在欧洲已经十分罕见,其后代主要分布在高加索山脉地区。高加索诸民族中奥赛梯人的约70%、切尔克斯人的约55%、格鲁吉亚人的约30%、亚美尼亚人的约20%、阿塞拜疆人的约15%都为 G 单倍群,高加索语系是G 单倍群民族的特有语系,这是格鲁吉亚及相邻俄罗斯车臣共和国语言。高加索地区民族属于白种人,由于高加索地处西亚与欧洲的交界地带,高加索地区人种体质特征也介于欧洲白人与西亚白人之间,白种人也常被统称为高加索人种。
斯大林就是格鲁吉亚人
J 向西南进入地中海沿岸,成为西亚和北非及地中海沿岸地区主要的单倍群类型,是地中海人种的主要父系基因来源。目前,中东阿拉伯人的约 48.5%、以色列犹太人的约 48%、土耳其人的约 25%、意大利人的约20%、埃塞俄比亚人的约 15%、伊朗人的约 12% 都含有 J 单倍群。与 J 单倍群对应的语言是闪米特语族,主要包括犹太语和阿拉伯语等。
阿拉伯人属于地中海白色人种
I 向西北进入小亚细亚,并在随后进入欧洲,如今伊朗人的约 18%、土耳其人的约 15%、冰岛人的约 37%、丹麦人的约 36%、德意志人的约 25%、苏格兰人的约 20%、俄罗斯人的 约18% 都为 I 类型,在欧洲 I 比率最高的是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南欧巴尔干半岛地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主要为 I1 类型,比率占瑞典人的约44%、挪威人的约 37%、芬兰人的约 29% 以上;巴尔干半岛主要为 I2 类型,其中克罗地亚人 I 单倍群高达 50% 以上,尤其是波黑共和国的克罗地亚人中 I 的比率更是高达 73.3%。在整个欧洲人群中,I大约占据20%,是欧洲人的第二大父系来源。
图中绿色部分便是J 单倍群(阿拉伯—犹太基因),紫红色部分则是I单倍群(北欧基因)
G、J、I的族群基本都是白种人,其中G是典型的高加索白色人种,J对应白种人地中海类型,I族群多为白种人北欧类型。之所以G、J、I这三种不同单倍群类型的族群大都是白人,是因为G、J、I三类人群的配偶同为母系线粒体R的后代。
Y染色体人群进行迁移活动时,必然带着他们的配偶。人类最早母系线粒体夏娃单倍群类型是 L,L 下属 L3 的一个分支 M 跟随他们的丈夫老亚洲人 C、D 最早到达亚洲,如今在东亚人母系成分中,M 大致占到 60%,是大部分东亚女性的祖先。在 C 带着配偶 M 到东亚发展后,C的兄弟F也带着自己的配偶 N(L3 的另一个分支,M 的姐妹)走出非洲。由F分化出的G、J、I的配偶R,就是N下面的一个分支,R是如今全世界大部分白人女性的祖母,而白人的父系来源则比较复杂,因此母系线粒体单倍群R比父系Y染色体DNA更能代表白人这个种群,白人身上类似的体质特征主要来自其母系祖先,而非其父系祖先。
母系线粒体DNA迁徙图
举报/反馈

全球史下看中国

866获赞 315粉丝
以中国历史为时间主线来研究全球史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