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机器人,大家首先想到的往往会是波士顿动力。四足机器人,会想到视频广传的SPOT
20多年的潜心研发与实践,技术已趋成熟,新冠疫情加速了合作与实践检验方面的推进,而SPOT的发售,让高科技平台SPOT正式商品化。
而在我国,有一个中国版的“波士顿动力”
杭州的宇树科技 Unitree Robotics
推崇低成本的亲民理念,且冉冉升起,是四足机器人界的SpaceX~
6年的研发经验,2017年正式成立,发展迅速,甚至达到量产阶段,已然成为四足领域的佼佼者,2018年,其第一款面向市场的产品Likago甚至可与世界顶尖的SPOT同台比舞。
相比SPOT一套下来超过10万美金的豪车级售价,宇树科技一直致力于低成本和高效率,使得四足机器人 能更容易接近平常百姓,尝试将售价降到1万美金以下
波士顿动力早期军事科研基础,采用了动力强劲的液压驱动电机,需要处理许多可靠性和噪音等问题。而宇树科技直接采用全电机驱动,因为他们的创始人早期理念就是用无刷电机,从性价比、轻巧、可靠、高效、易维护等方面体现出优势,虽然在动力上略有不足,但是却很实在,且动力表现已超越不少竞争者,可以说是 四足机器人界的SpaceX!
之所以本人会拿出SpaceX类比,是因为其未来重型火箭BFR除了全体可重复使用外,还有以下2个关键点:
1、燃料方面并没有采用传统难以制造的液氢,也没有追求超大推力,而是尽可能挖潜全流量分级燃烧循环的发动机,采用更普遍便宜的液化甲烷,而且火星上的也能直接制造,眼光长远。并且类似组装空间站那样,通过短时间内多次发射廉价火箭运送同型号超大体积的飞船,进入低地轨道相互加注燃料的方式,实现大载荷、超远航程到达火星!
2、没有采用高科技含量的复合材料,而是使用的不锈钢外壳!虽然不锈钢没有复合材料轻,但是比复合材料整体熔点高出700度,不需要复合材料那样加隔热层和外挂许多放热瓦片,只需要在关键时刻采用液体从表层细孔渗出的方式 “冒汗”排热即可!整体重量并没有相差很多,而且不锈钢成本远远低于复合材料,且易于加工组装。因此可以看到,SpaceX在爆掉了SN1-SN4原型机后,又飞速建造出SN5-SN7的原型机主体和部件并已开始组装和测试
低成本、简单、高效、实在,让科技更现实,这与SpaceX的理念如出一辙。而且与航天相比,四足机器人离我们的生活更加接近。
轻巧的结构,却不逞多让,引得SPOT机器狗之父、波士顿动力创始人马克·瑞伯特感叹,来跪求合影!在下也佩服其谦虚和客观的科学精神。
“Good job!I like your robot!”
创始人王兴兴(今后文章再细讲,敬请关注)早在大学时期已经以无刷电机为作为毕业课题,这种电机除了比液压的方式简单轻巧安静之外,相比传统有刷电机有诸多优点:
摩擦小, 损耗小 、维护简单、发热低、寿命长、功率大、效率高
Likago的电机
和火箭多台发动机并联一样,Likago组队
在某些表面数据上漂亮的技术没有成熟稳定之前,简单 高效 实在,量力而行 才是硬道理, 正因为如此,宇树科技才能在成立后 4年不到的时间,就开售了3款不同尺寸与造型的四足机器人平台
Likago Aliengo A1
为了展现全电机驱动的优势,今年推出了小型机器狗A1
A来自Agile的首字母,意为灵巧
之前文章提到的 面向工业化应用为主的 波士顿动力SPOT长达1米:
面向个人的A1则更加小巧,只有62厘米长:
我们看看其表现(1/4慢速):
A1 是国内近似大小的四足机器人里 奔跑速度最快、最稳的。最大持续室外奔跑速度每妙3.3米,相当于11.88km/h,和成年人慢跑速度相仿,散步慢跑遛一只的话,必定会很有意思
电机重605g,最大扭矩33.5n.m,扭矩重量比 55.37N.M/kg
带有角加速度反馈,使用交叉滚子轴承,结合各种传感器与算法,运动表现优异:
连续80+的后空翻
#科技#
多目智能深度相机 使其能判断距离,为自主障碍规避提供预判
视觉判断与学习,自动跟随
A1虽然小,同样具备一定的负载能力和软硬件二次开发空间
作为中国版的“波士顿动力”,宇树科技获得了国内千万级的资金支持,相信其成本控制会更好,产品性能会不断提升,功能也更贴近生活。
机器人的潜力发挥,离不开网络通讯与编程的支持
希望华为5G等网络通讯的发展,能给宇树科技的机器人平台更强大的发挥
举报/反馈

果爸正享

14.9万获赞 9198粉丝
仅供参考 欢迎指正 全民创客 果爸正享
保险经纪人,科技领域爱好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