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你们都过高看待张爱玲了,我对她有偏见,我的外甥女和张同是圣玛利女校学生,我的外甥女说张爱玲死要出风头,故意奇装异服,想吸引人,但她相貌很难看……她的文笔不错。但意境卑下。”这段语句出自杨绛至钟叔河的信。在那个时代,其实多少都会出现一些“文人相轻”的情况,但如此直白的负面评价,在文坛上还是非常少见的。
杨绛的一生和张爱玲的一生,属于完全不同的两段经历,杨绛出身名门,在21岁就与钱钟书相识相恋,此后感情顺遂,生活幸福。在2016年逝世之时,她已经是105岁的高龄,这长长的一生中,她的光芒也并未完全被钱钟书掩盖,依旧有着自己明亮、坚韧、平淡而回甘的特质。
张爱玲则不一样,她虽然也睡出身于显赫世家,但她父母这一代已经是家族的晚景,并且在她10岁时父母就离异了。虽然蜚声文坛,但她的生活并不算幸福,胡兰成风流薄幸,即使给了张爱玲“现世安稳,岁月静好”的承诺,也不过是镜花水月。最终张爱玲在孤寂中离世,甚至死后一周才被人发现,享年75岁。
杨绛说张爱玲的作品“意境卑下”,但王小波曾经评价过张爱玲:“张爱玲的小说有种不同凡响之处,在于她对女人的生活理解得很深刻。”余秋雨也曾说:“是她(张爱玲)告诉历史,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还存在着不带多少火焦气的一角。正是在这一角中,一个远年的上海风韵永存。”
艺术来源于生活,杨绛的一生平和朴实,顺风顺水,故而文字平淡从容。但她能以同样的文字风格去要求历经坎坷的张爱玲吗?原生家庭的潜移默化、爱情悲剧的影响,都让张爱玲的文字充满了她自己独特的个性,又带着苍凉的美学意境。这种张扬的风流灵巧,大概就是杨绛最为看不上的。
所以杨绛首先就表示自己对张爱玲存有“偏见”,认为她笔下的女性角色不够端庄,甚至上升到攻击相貌。然而张爱玲从未说过自己是美的,她有时还会自嘲自己不够漂亮。然而对于喜爱张爱玲的人来说,即使她“难看”、“奇装异服”,也依旧是他们喜爱的那个张爱玲。
杨绛和钱钟书一样,是潜心做研究的人,这样的人对于文学有一种理想化的崇高理念;但张爱玲的文字基于现实,多描写人性的黑暗面,她笔下的故事通常充满人性的庸俗和弱点,大概杨绛对张爱玲的不喜也和这一方面有很大关系。
张爱玲在《茉莉香片》中写:她不是笼子里的鸟。笼子里的鸟,开了笼,还会飞出来。她是绣在屏风上的鸟——悒郁的紫色缎子屏风上,织金云朵里的一只白鸟。年深月久了,羽毛暗了,霉了,给虫蛀了,死也还死在屏风上。
这就是张爱玲的文字,骇丽而苍凉,和她的人一样独立于世,正是由于特别,所以不被理解、不被喜爱都是正常的。杨绛自然也是杰出的文人,但文人亦会有自己的小心思,作为读者不必受影响,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品来拜读就好。其实以张爱玲的性格,即使亲耳听到这些话,想必也并不会在意这种莫名的“偏见”吧。
举报/反馈

历史战争

83.1万获赞 58.4万粉丝
以史为鉴,以人为镜。
活力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