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的这些常识,我们在地理中可能都学过,今天再回顾一下,温故而知新。
地球表面积约5.10亿平方千米,分属于陆地和海洋,其中海洋面积达3.61亿平方千米,占地表总面积的70.8%,地球表面大部分为海水所覆盖。
海洋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所有海洋都是相互连通的,海洋之间的互联互通构成了统一的海洋世界。从地图上看,海洋分布不均衡,北半球海洋面积小,南半球面积较大。
如同上面,我们了解的“海洋”常识,通常都是这样说“海洋”,其实大部分人却不知道,“海”和“洋”并不完全是一回事(即使在英语中也是有区别的,“海”是sea,而“洋”是ocean),它们彼此之间虽有联系,但各有不同的特点。
根据海洋要素特点及形态特征,海洋可分为主体部分和附属部分。主体部分为洋(或称大洋),附属部分为海、海湾和海峡。
下面就分开回顾一下“海”和“洋”。
洋,是海洋的主体部分,约占海洋总面积的90.3%,具有远离大陆、面积广阔、海水较深、具有独立的潮汐系统和强大的洋流系统等特点。洋的深度一般超过2000米(有的说是3000米),洋的最深处位于菲律宾以东的马里亚纳海沟,最深点超过11084米;大洋离陆地遥远,不受大陆气候和地表径流等的影响,水文和盐度的变化不大;大洋的水色蔚蓝,透明度很大,水中的杂质很少;洋还具有独立的潮汐系统和强大的洋流系统。
世界大洋通常被陆地分成四大部分: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它们之间通常由海、海峡或海湾连通。不过学术界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世界共有5个大洋,除了上述的四个大洋外,还有“南大洋”,即第五大洋,其范围“从南极大陆岛南纬40为止的海域,或从南极大陆起,到亚热带辐合线明显时的连续海域”,是世界上唯一完全环绕地球却没有被大陆分割的大洋,它具有自身的环流系统和独特的水团结构,既是世界大洋底层水团的主要形成区,又影响着大洋环流,但因为它的地理结构和其他四大洋不一样,目前国际上普遍未承认它。
海是海洋的边缘或陆域毗邻或交错的部分。根据国际水道测量局的材料,全世界共有58个海,总面积仅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9.7%。相比洋,海的深度较浅,平均深度一般在2000米以内。海临近大陆,受大陆、河流和气候的影响较大,海水的温度、盐度、颜色和透明度,都受陆地影响,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海水变暖,冬季水温降低,有的海域,海水还要结冰。在大河入海的地方,或多雨的季节,海水会变淡。由于受陆地影响,河流夹带着泥沙入海,近岸海水混浊不清,海水的透明度差。海没有自己独立的潮汐与海流。
按照海所处的位置可将其分为边缘海、陆间海和内陆海边缘海位于大陆边缘,既是海洋的边缘,又是临近大陆前沿,以半岛、岛屿或群岛与大洋分隔,但水流交换通畅,我国的东海、南海和日本海等就是太平洋的边缘海。
陆间海是指位于相邻大陆之间的海,一般面积、深度都较大,有海峡与相邻的洋相连通,如欧洲和非洲之间的地中海,南北美之间的加勒比海。
内陆海也叫内海,是深入大陆内部的海,面积较小,海水较浅,其水文特征受周围大陆的影响特别明显,如我国的渤海和多国毗邻的波罗的海。
除了海和洋之外,根据其封闭形态,海洋还有海湾和海峡之分。其中,海湾是海洋延伸进大陆且深度逐渐减小的水域,一般以入口处海角之间的连线或入口处的等深线作为与洋或海的分界。海湾与外海的水交换能力一般较弱,其海洋环境受大陆影响最明显的地方,海洋污染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海湾内。
海峡是两侧为陆地或岛屿,两端连接海洋的狭窄水道。海峡往往受不同海区水团和环流的影响,它们的海况一般比较复杂,水深,流急、多涡流。
海峡多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往往都是“咽喉”通道,如马六甲海峡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通道之一,中国(包括台湾省)、日本、韩国等国的80%以上的石油进口都要经过马六甲海峡。
说明:文中配图来自网络。
参考资料
1.海洋环境学.2011
2.海洋科学导论.2005.
3.图说海洋强国梦.2016.
4.军事海洋学引论.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