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最奇葩的房子:头顶就是高架桥,每天吸尾气听噪声竟还有人住
我们见过很多因为城市改建拆迁问题产生的钉子户,为了避开他们修建的奇葩道路,但是在贵阳有一个地方,盖楼的人明明知道楼的正上方就是一座高架桥,但是依旧将居民楼盖在了桥下。随着时间的推移,楼老了路也老了,现在我们再看的话真的满眼都是两个字:尴尬。就好像楼房要被上面的桥压塌的感觉,非常压抑。
这个奇葩的楼房就在贵阳的石化机械厂,楼房本身是曾经单位用于安置职工,解决住宿问题的家属楼。说的不好听一点就是典型的中国上世纪某个时间段疯狂建造的"火柴盒"形状的楼之一。只不过这群楼的特别之处并不在于丑,而在于位置非常的神奇。
这几栋8层高的楼口就位于蟠桃宫高架桥的正下方,头顶上的高架桥是贵阳市区和机场之间的一条重要通道。猛地一眼看上去这些房子活像是高架桥的支撑物。实际上桥墩就在这几座楼的间隙之中,从远处看一点也不明显。也许很多人会觉得这是因为这些建筑本身就在这里,然后就是拆迁户的俗套故事,最终双方都不愿意妥协才成了这个样子。错!
这一片区首先先建成的是这座高架桥,而楼房是见缝插针式的后来才盖起来的。这是因为当年修建这座高架桥的时候相关的单位征用了厂区原本给职工盖房子的部分土地,在经过了论证之后才形成了将桥下的空地作为建楼之用的补偿方案。于是,楼真的建了起来,至今还有人居住。
且不说压抑与否,现在我们买房子的话,如果离高架桥很近的房子价格势必会比较低,因为就算是有隔音窗户和高架桥的隔音挡板,来来往往的车流和无形的震动都会影响人们的生活。关了窗户是天堂,开了窗户是地狱的房子谁也不会喜欢。而这个楼房就位于高架桥正下方,固体传声可比空气快,所以可想而知居住在这里的人每天要面对的汽车声音是怎样的。
再者,头顶上一片大桥这个楼房的采光其实也会受到很大影响,在厂区之内楼虽然不高,但是密度大。所以本身采光和周围条件就不算理想了,再来一个高架桥"遮挡风雨",如果叫小编住在顶楼,真的很可能会神经衰弱。
最后,每天在楼顶来来往往川流不息的车流排放的尾气,可不全部都是飞向了天空,它们一样会向下飞往大地。而这个时候桥下的楼房就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
也许这些楼房是当年不得已而为之的产物,但是考虑到人们居住的舒适和安全,这样的方案其实是很不可取的。就算是不懂相关的知识,光凭见识人们都应该知道这样的建筑在全世界也是少有。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域留言分享,别忘记点赞加关注,每天分享世界新鲜事儿!
(本文图片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