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言:中国文学史上有很多隐士文豪,比如晋代诗人陶渊明,比如唐代诗人王维……不过,像寒山这样“神秘”的人物少之又少。我们无法从历史中找到这个人的真实身份,甚至在文学史上的诸多诗选中也鲜见他的诗歌。因此,喜欢文学的读者如果没有涉猎十分广泛,大多数是不了解“寒山”这位伟大诗人的。
为什么说其伟大——纵观文学史,没有一个诗人像他一样可以影响国外的文化运动和社会运动。20世纪50年代美国“垮掉的一代”的文学流派将中国诗人寒山奉为精神领袖,而10年后延续着“垮掉一代”思想的“嬉皮士运动”更是将寒山视作运动的精神来源。
垮掉的一派的年轻人们还曾经唱过《我是寒山》之歌,有学者翻译如下:
无论你喜欢还是不喜欢我都是寒山不管你喜欢不喜欢我就是寒山管你喜欢不喜欢我是寒山
寒山不仅仅是欧美一代青年人的偶像,在日本更是被奉为“禅宗大诗人”。几百年来,寒山在日本有着极高的地位。宋元时期,寒山的诗歌跟随着禅宗传入日本,日本文化界对于佛教和禅宗接受的同时,也将寒山的诗名进行广泛的传播。
这样一个“隐姓埋名”的中国诗人却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远远大于李白、杜甫,他究竟有何种魅力呢?近些年国内学者对于寒山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甚至出现了“寒山热”。下面跟随“星期五文艺”一起走近这位神秘的诗人。
一、 唐朝的无名之辈:一直未解的身世之谜
寒山,又称寒山子,唐朝咸阳人。一生仕途坎坷,人生变故多舛。他游荡四海,天地为家。最终落脚天台山,隐居一生。
寒山子的真实姓名已经无从考证。至于出生年代更是千百年来未有之定论。从前人留下的浩瀚史料中,我们找到寒山在历史长河里的痕迹,得知他是一位出生在唐朝时期的落魄诗人,得知他曾经隐居台州天台山。至于具体的出生年代,很多学者争论不下。
胡适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在古代文化研究领域也有独到的见解。他在《白话文学史》一书中指出: “关于寒山的材料大概都不可靠,比较可信的只有两件,都是宋以前的记载。”
而钱穆先生认为:“寒山诗歌富禅理,其人亦为禅门所乐引重,其生世当在大历贞元间,不能上出贞观。即就禅学发展及其诗风格言,亦断可无疑耳。今传闾丘胤一序,显为唐末人伪撰。”可见钱穆先生认为寒山出生在唐玄宗时期。
学者钱学烈在《寒山子年代的再考证》一文指出:寒山子生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即725~ 730年间,卒于文宗宝历、太和年间,即825~ 830年间。
以上无论是哪一种说法,都无法否认寒山的确存在过的事实。因为能够查出他蛛丝马迹的遗存都在于他的诗歌之中:
《五言》二七一
五言五百篇,七字七十九。三字二十一,都来六百首。一例书岩石,自夸云好手。若能会我诗,真是如来母。
寒山在这首诗歌中说自己留下500篇五言诗,79篇七言诗,21篇三字诗,一共600首作品。因为随手写在岩石上,和树木上,很多遗失了。好在在明代《唐音辛签》收录寒山的诗歌六卷,有306首。
寒山写诗歌,主要写平常生活之所见,平常生活之所想,随手可写之处,便留下他的笔迹。他从未想过要名扬四海,留名万代,却被有心人收藏,从佛道之门传给文人雅士,从华夏之地传至四海万方…
后人对他如此之高的评价,却为何过了一千多年才发现这样一位高人呢?我们继续看——
二、 寒山的诗歌为何雪藏了一千多年呢?
前面我们提到寒山在正史之中没有名字,他因留下的诗歌而存在。没有寒山的诗歌,我们永远无法知道还有这样一位高人存在过。
为什么他不被当时的社会所接受呢?主要在于他身份的尴尬。
他本来走仕途,可是科考不顺,最后去隐居。很多人隐居都是找名山,这样可以留下好名声。可他却从陕西咸阳行走几千里到了东南沿海的浙江台州,隐居在一个当时名不见传的天台山,可见大多数是“假隐”,他是“真隐”。
他悟道佛学,却没有出家;钻研道教,没有做道士。在当时,他是一个非儒非释非道的独行侠,他游离于圈子之外,却时常批判这些圈子中的事。试想一个没有朋友圈的人,自己开个帖子怼人,自然没有人回应他。
除了身份的尴尬,他的诗歌风格也很尴尬。
唐朝时期的诗歌大家都知道,用词用句十分讲究,诗歌之中还会有大量的典故穿插,文人间唱诵的时候多半有一种情趣雅致。而寒山的诗歌则是通俗易懂,简单直白。比如下面这首《有个》:
有个王秀才,笑我诗多失。云不识蜂腰,仍不会鹤膝。平侧不解压,凡言取次出。我笑你作诗,如盲徒咏日。
就像这首诗中所讲,他不用雅言,不顾及平仄,就像是打油诗一样。这样的通俗易懂,明白说话的诗歌肯定被认为登不了大雅之堂。
寒山的创作思想是抛弃格律,抛弃束缚,用最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如:
“东家一老婆,福来三五年。昔日贫于我,今笑我无钱。渠笑我在后,我笑渠在前。想笑傥不止,东边复西边。”这样一首描写东家老婆的诗歌,谁会愿意传颂呢?
不仅如此,他的诗歌里大量写此类人物,比如“我见一痴汉”“我见百十狗”“我见东家女” 等,这样写普通人的生活,用底层人的视角白开水一样描写生活,而且不用格律,更是被文人雅士所不齿,也不会被主流诗歌圈子接受。
到了宋代,有一个人看到了流传民间的寒山诗歌,还模仿寒山的文风,写了二十首,这个人就是王安石。另外一位叫张磁的宋代诗人将寒山奉为与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并列的诗坛“八老”之一。
这些都是个人行为,依然不能代表主流思想。可是喜爱禅宗的一些文人士大夫,渐渐发现了寒山诗歌中的“玄妙”,他的名字在历史的长河里悄悄流传着。
在清代,康熙年间编写的《全唐诗》将寒山的名字放在释家类榜首,此时,过了1000多年,他才被官方认可。
之后,他的一些学问也逐渐被后世认可。他研究庄老之学,道法自然,水到渠成,他与好友拾得被道教奉为和合二仙;他钻研佛学,悟性极高,虽不愿出家为僧,但被后世尊为文殊菩萨。
之所以他在佛道两界都有极高的评价,在于他的“隐”,在于他的“慧”。因为极少人能见到寒山的真面目,极少人知道这个人,所有的传说都在于他诗歌中的表达。
可是这样一个隐藏在中国文学史千年的人,又是如何被美国嬉皮士发现的呢?
三、寒山和嬉皮士: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渊源
自从寒山诗歌在康熙年间被官方认可之后,他的名字也没有被广泛传播。到了民国初年,胡适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他倡导白话文,倡导通俗易懂的文学。此时他想到了那位在一千多年前就提倡“白话”写诗的寒山。
他在《白话文学史》中写道: “中国文学史上何尝没有代表时代的文学? 但我们不应向那‘古文传统史’里去寻,应该向那旁行斜出的‘不肖’文学里去寻,因为不肖古人,所以能代表当世。”
胡适在文学史中遇到寒山就像遇到知己一般,他立即将寒山诗歌写入了自己编写的文学史,把他和“三曹”、杜甫、“元白”相提并论。此时寒山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
中国正统用了一千多年接受了寒山,可是日本却悄悄相反。在南宋时期,日本已经将寒山奉为“禅宗大诗人”。原因在于日本许多一流的诗人大多都是僧人,而且日本文化接受的中国古代诗歌中大多都偏向白话。比如白居易的诗歌在日本也很受欢迎。我们看《源氏物语》的时候,就能读到大量的白话诗。
进入20世纪初,中国这边新文化运动轰轰烈烈,寒山也被拉出来与传统大诗人之名并驾齐驱。日本那边出版的寒山诗集也不断被翻印。在日本,光寒山诗集的注释版本都有多种,可见研究之繁盛。
20世纪50年代,日本法西斯战败,战后美国帮助日本重建经济。这时候禅宗从日本传到了美国。而伴随着禅宗的重要“僧诗”就是寒山的诗歌。
▲“跨掉一派”鼻祖:凯鲁亚克
美国当时的社会背景充满冷战气氛、麦卡锡主义的极端势力,以及越战的泥潭。大量年轻人失业,对美国主流社会不满,对制度怀疑。他们嗑着大麻和致幻剂,穿着奇装异服,排斥主流文化,标榜自我。
此时,从日本传来了禅宗和寒山。敏锐的美国诗人加里·斯纳德在《常绿译论》翻译了24首寒山的诗歌。杰克 凯鲁亚克认真阅读了这24首寒山的诗歌,大受启发。他在撰写自传体小说《达摩流浪汉》的时候,在小说扉页写了一句话:献给寒山
在这部小说里,他写道自己如何被斯纳德宣讲的寒山诗所打动的,又是如何顿悟找到禅宗的修行方式的。这本书他讲述了寒山精神,讲述了自己和斯纳德的友谊被寒山思想紧紧联系着。寒山成为他们的精神偶像。凯鲁亚克在给“垮掉的一代”阐释的时候,也以寒山的思想作为基本框架。
学者张法在《寒山诗:本来面目与寻谜之路》中指出:凯鲁亚克把“垮掉一代”的思想置入寒山,将寒山变成了垮掉一代思想的代表。同时又把寒山思想注入了“垮掉一代”思想的内容之中,让垮掉一代的思想更为丰厚。
随着凯鲁亚克的出名和斯纳德24首寒山译作的大量再版,寒山迅速在美国年轻人当中流行起来。寒山的“衣衫破旧,长发飞扬,隐居自然,疯疯癫癫”的形象,以及寒山儒释道三者合一的智慧,魔幻般地被大量年轻人奉为精神偶像。这些有着类似形象的年轻人被称为“嬉皮士”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的嬉皮士们发起了轰轰烈烈的“嬉皮士运动”,它主要反对主流文化和主流生活价值观。这场运动几乎震撼了美国各个阶层,起着一定影响作用的就是这位去世千年的中国唐朝诗人寒山。
寒山,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他在山中隐居时常常 “白日游青山,夜归岩下睡”,偶尔 “闲自访高僧,烟山万万层”。这样怡然自得的生活方式,和有着禅宗意味的生活态度,让世人羡慕和敬仰。或许正因为他思想的超脱,才能够被不同文化圈的人所接受。无论在中国文化之中还是在世界文化之中,寒山诗的传播都是一个奇特的现象。
关注【星期五文艺】,解读历史人物
举报/反馈

星期五文艺

4394获赞 1041粉丝
影评人,图书编辑,世纪末的文艺贩子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