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西关中的农村地区,特别是武功、扶风、岐山、兴平等地,姑娘出嫁时有种特别的讲究:在结婚当天,娘家要送给女婿及吃筵席的亲友们以蓝、白、红三色丝线织就的方形手帕,寓意着女婿及夫家对婚事不得“三心二意”。如今,“织帕相赠”已经成为关中婚俗中的重要内容,究其根源,则要追溯到前秦时期的奇文——《璇玑图》。
《璇玑图》是前秦时期秦州刺史窦滔之妻苏惠所做的回文诗章,全文总计841字,纵横各29个字,却能从中读出7958首诗!
相传,苏惠的夫婿窦滔在甘肃敦煌为官时,纳了一位善于歌舞的女子为妾。后来窦滔被调任,想要携带妻妾一同前往,但性格孤傲的苏惠,不肯与妾室同往,这激怒了窦滔,他一气之下,便带着小妾去异地上任,断绝了与苏惠的联系。
没过多久,苏惠便悔不当初,为了挽回丈夫的心,她用五色丝线,在八寸见方的锦缎上绣下了一篇回文诗,也就是《璇玑图》,其中寄托着她对丈夫的深切思念。窦滔看到妻子的诗文,有感于其爱意,想起年轻时的浓情蜜意,最终决定将小妾休掉,接回了苏惠,两人恩爱如初。
《璇玑图》最早只有840字,后人感慨其精妙,遂在正中间加了个“心”字,便成为了现今广为流传的版本。而解读《璇玑图》,也成为多少文人雅士伤透脑筋的事情。甚至是一代女皇武则天,也曾亲为《璇玑图》作序,并着力推研。
不过,在畅销书《大唐悬疑录:兰亭序密码》的作者,悬疑推理达人笔下,这样一件代表着美好爱情的闺阁刺绣,却让大唐后宫陷入重重危机:
元和十一年,春寒未了,一队神策军正护送着一口黑箱在终南小道匆匆疾行。突然,林中飞出无数白色蝙蝠,烟雾缭绕间,随行人马纷纷倒地。劫道者打开黑箱,箱内竟是一具妙龄女尸和一幅艳夺天工的《璇玑图》!
随着名妓杜秋娘、八仙之一的韩湘子、女刺客聂隐娘、大诗人白居易等历史名人的卷入,这桩案件变得更为复杂迷离。最终,奉旨查案的女神探裴玄静悚然发现:大明宫中不仅有活人之间的争斗,更有活人与死人之间的较量……一个巨大的死局在十年前就已布好。
最危险的人物正被安插在最合适的位置,只在耐心等待一个出手的机会。生死一念,裴玄静会作出怎样的选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