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是否看过电影《放牛班的春天》?
影片中,一位怀才不遇的音乐老师来到教养院,用音乐打开了顽劣的“问题少年”们的心灵,改变了他们的命运,也感动着屏幕前的许多人。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剧照。
如今,“现实版”《放牛班的春天》正在贵州的一个山村小学上演。
前几天,一段山区小学的摇滚乐表演视频得到盛赞。
据报道,视频的拍摄者是贵州六盘水海噶小学一位名叫顾亚的老师,在这所海拔2900米的山区小学,他组建了校园摇滚乐队,带领学生们弹吉他、敲架子鼓,热烈的节奏燃翻了寂静的大山。
▲新京报我们视频截图。
顾亚老师毕业于师范音乐系,曾在大学时组建过乐队,2016年来到海噶小学教书。一开始,学生们都上课不愿意回答问题,与老师存在着沟通困难,于是,他就想了这样一个办法来改变孩子们的内向和自卑。
▲新京报我们视频截图。
他开始利用课余时间教学生们乐器,又使用爱心企业捐赠的200件乐器组建了一支“校园摇滚乐队”。“玩”起了摇滚后,校园气氛有了很大改变,摇滚音乐也让孩子们变得更加阳光自信。顾亚老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希望他们很帅气,不是像有人评论的,农村娃就怎么怎么样。”
▲孩子们正在进行乐队表演。新京报我们视频截图。
这支别样的校园摇滚乐队,传递着音乐和爱的力量,让许多网友心头一暖。孩子所表演歌曲的原作者痛仰乐队也表示已经联系了这位老师, 希望未来能真正走进校园为孩子们唱首歌。
▲痛仰乐队微博截图。
在有限的条件下,尽最大努力让山村的孩子接触音乐、看到更多彩的世界,顾亚老师成为了连接孩子们和音乐世界的那座“桥梁”。有网友说,这才是“人类灵魂工程师”。
▲微博评论截图。
顾亚老师为山村孩子并不丰富多彩的生活撕开了一条裂缝,洒进了一束音乐的光芒。虽然这支乐队并不专业,设备也没有多么“高大上”,但它仍然很“酷”,因为它让我们感受到,哪怕物质贫瘠,依旧可以实现精神的富足。
沸腾君(xjb-feiteng)为顾亚老师点赞,或许这就是教育的力量,用心去唤醒每个孩子心底的渴望。
编辑:狄宣亚 实习生:彭美琪 校对:卢茜
举报/反馈

新京报

6353万获赞 662.3万粉丝
新京报由北京市委宣传部主管主办,2003年11月11日创刊。新京报社已经发展成为兼具新闻采编、社会调查、舆情分析、政务服务、金融信息、智库研究、教育培训、品牌推广、公益文创、活动会展等功能,集“报、刊、网、端、微、屏”传播于一体、媒体融合转型下的现代综合性主流传媒机构。
新京报社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