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祥
当我们了解到古埃及由230万块石头垒就的胡夫大金字塔,当我们爬上用石块堆砌成绵延万里举世无双的万里秦长城,当我们想起由隋朝匠师李春设计建造的世界上现存年代最久远、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单孔坦弧敞肩石拱桥——赵州桥;当我们看到电影《红旗渠》那宏伟壮观的水利工程,是用上亿块大石条砌成的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当我们路过由本土专家田云跃设计的凤凰乌巢河大桥,以清灰色白云岩为石料,采用全空石肋拱式结构修筑,主拱净跨120米,为世界之最,桥长241米,宽8米,高42米,其规模之宏伟,结构之科学,造型之优美,工艺之高超,为桥梁专家所推崇,新中国第一任交通部长王首道题词“天下第一大石桥”七个大字刻碑立在桥头,熠熠生辉;当我们徜徉在湘西浦市、里耶、茶峒、王村四大名镇的巷巷弄弄,走在灰色油亮的青石板上,当我们穿行在吉首社塘坡苗寨齐心村1500多米的石板路上,那50多栋石屋、17个明代石门、2栋石碉楼及4处遗址、3处护城堡,以及随处可见的石桌、石碾、石磨……你是否曾想到这都是中国古老匠人——石匠的杰作呢?
天下第一大石桥。图片:散人Xing
人类进化史中,从猿到人,从树上走到地下,人跟动物有了差别。由于生存的需要,他们开始制造传统生产、生活工具。考古发现旧石器时代的砍砸石器,新石器时代的石斧、石锉、刮削器等磨制石器的出现,大大推进了人类文明的向前发展。他们随着人类从石器时代走来,发展成了传统手艺人——石匠。
铁錾是他的双足,走南闯北,哪里不平哪里就出现他的身影。他们在岩石上雕刻出栩栩如生的动植物、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图案,用于吊脚楼、牌坊、庙宇、殿堂等建筑物,成为遗存千古的活艺术。他们建桥铺路、拦河筑坝、修屋砌坎、制磨造碓、修坟刻碑,为人们生产生活立下了不朽功勋,被人们尊崇为推进人类精神文明的功臣。
石匠,与坚硬抗衡并创造美的人。 向民航 摄
湘西人把石匠称为岩匠,而且,有粗匠和细匠之分。粗匠就是把山上的石头裁切成大小长短不一的原料石;细匠或磨、或雕,让粗大的石块最终成为精美的产品或是艺术品。
石水缸
石匠使用的工具简单,大锤、二锤、钢钎、楔子、錾子、手锤、风箱、钢尺、墨斗,錾子使用最多,在剖、削、镂、铲、磨时,都要用到它。
幼年时,家里从旧寨坪请来了一位姓陈的岩匠师傅,给我家修磨子、打猪槽、做石碓、凿水缸。
听母亲说,我家的石磨是外公留下来的,母亲用石磨磨豆腐卖,并以此修起了我家的老木屋。长年累月使用,磨子镕得快,每隔几年要修一次。修磨子是细活,急不得,陈师傅用了两天时间才修好,磨槽加深后又如新的一样好用了,磨豆腐的速度也快了,磨出的豆浆、做出的豆腐更加细腻润滑。
石匠,雕了石头,亦塑了时光。 向民航 摄
我老家喂猪的猪槽都是用石头打制而成的。老屋前有一大片石灰岩,陈师傅选一处面平且高出地面的岩石,用钢钎打、大锤砸,在父亲的协助下取下一块长条石,将四周用錾子錾平,然后开始挖槽。陈师傅手起锤落,随着叮叮当当的撞击声,细石飞溅,岩渣起舞,经过几天的打制,一个崭新的石猪槽打好了。
那时还没有机械加工农副产品,农村每家每户都有一个石碓(也叫石臼),舂米粉、舂红苕等都靠它,碓的用途很多,对农家来说很重要。打制碓的工序与打猪槽相似,只不过形状不同而已,取出的石头成上平下尖的圆柱体,在平面上将其中镂空,因石碓埋在地下,上面略高出地面,四周也不要太平整,比起打猪槽简单些,所费工夫也少些。
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家的石碓、石磨、石猪槽都成了我儿时的记忆,陈岩匠也和其他传统匠人一样渐行渐远,成了我追忆里那些回不去的岁月乡愁。
工匠远去,精神永存。但愿中国传统匠人的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精神在新时代得到进一步弘扬光大,永世流传。 (全文完)
来源:团结报
责任编辑:石健
·END·
监制/角角
主编/麻麻
编辑/王向远 李艾家 石群方
审核/黄沙沙 尚欣
更多资讯
持续关注!
版权属于原作,向原创致敬
举报/反馈

封面湘西

1.1万获赞 2408粉丝
你关注的!就是头条!
湘西大瀚传媒官方账号,优质本地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