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的高温也没能消灭病毒。早已清零数天的炸酱面,也重新进入“战备状态”。
伴随着防控升级,每年都会到“京交会”(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选品的河北某食品厂经理张莉,彻底没了主张。
“这两天出入北京的大巴、高铁班次都减少了,让我们非必要不要前往,我们给河北和周边省市超市门店供货,好不容易线下全面复工了,不少店铺老板都联系我,现在我们进不去,自己联系各国厂商根本不现实……”。
2020年,是“京交会”更名为“服贸会”之后全面提质升级的第一年。原本随着平稳,定于5月28日-6月1日也不得不延期。
“听说广交会都搬到线上了,京交会能不能也改成线上展览啊?” 正如张莉所预期的那样,6月16日,“服贸会”数字平台在北京京东集团举行了上线仪式。而京东集团作为技术服务商,将为大会提供数字化、智能化的互联网技术支持与运营服务保障。
至此,继腾讯拿下“广交会”,阿里拿下“进博会”之后,京东与“服贸会”的携手,正式宣告三大互联网巨头在展会服务领域的集结。
1487年,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的船队发现了“好望角”,从此揭开了大航海时代的序幕。2020年,“JAT”以“三足鼎立”之势开启了轰轰烈烈的线上展会“圈地运动”,也将引领这个行业进入新的时代。
互联网巨头集结,线上会展成为复苏的头道“香饽饽”
虽然再不解决货源的问题,张莉工厂的几十个员工们都可能面临收入腰斩的情况。但她对线上模式仍有顾虑:
“食品行业和服装、酒店之类的不一样,很多东西必须亲自看到、摸到、吃到才能知道好坏,线上怎么解决体验问题?”
“线下两天时间几百个摊位都能逛完,线上24小时直播也没办法了解全面啊”
“问了之前的采购方,他们团队没人能搞直播,很可能就不参展了”
张莉的顾虑,是线下会展业发展一百多年来屹立不倒的关键所在。体验、聚合、连接的平台属性,永远有它存在的必要和价值。
那么,因疫情而陷入“植物人周期”的会展业,到底要如何启动自救?几个互联网公司的入局,就带来了完全不一样的解题思路。
4月16日,第12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宣布在网上举办,而腾讯则被“官宣”为指定技术服务商,提供技术支持、平台研发和云资源等服务。
败北“广交会”的阿里,并没有因此退出会展业。5月初,阿里巴巴与上海国展合资成立云上会展,注册资本1亿元。这无疑是继用3D还原进博会线上智能场馆之后,阿里在会展业的又一重要动作。
而京东则顺利拿下了本届云上服贸会数字平台的技术服务。按照京东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京东智联云总裁周伯文博士的预期,京东集团将聚力打造的“云上服贸会”数字平台,推动“会展新基建”的蓬勃发展。
此外,百度智慧云展、字节跳动等的行业动作无不说明,按下暂停键的会展业,正在成为互联网巨头入局的“香饽饽”。
巨头集结,图的是什么?
首先,是未来的商业潜力。广交会、服贸会都是极具国际规模的展会,这次疫情必然会改变传统展会单一线下的模式,在未来更多地引入数字化技术。有行业内数据显示,全球100多场展会延期,包括最大的电子游戏展美国E3、最大的通信展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以及德国国际汽配展等等,未来几十年的会展业线上化需求将大规模爆发,现在正是卡位关键期。
此外,线上会展也是云服务的绝佳落地场景。不难发现,“JAT”都是中国云计算领域的头部代表厂商,它们之所以被选中,是因为AI、5G、VR、直播等技术和应用必须借助云平台来实现用武之地。从直播展销,到数字场馆搭建,再到视频洽谈、智能翻译等等,都需要云端算力来提供充分的养料。所以,这也是云厂商不可丢掉的战场。
最后,会展业数字化也将充分推动零售电商的技术升级。B2B的会展不仅仅是搭建一个线上沟通、看货的渠道就完了,还涉及到国内外复杂的物流运输、高可靠性的交易安全、商业信誉资质的审核担保,一句话,需要将线下的整个复杂产业链进行数字化改造,才能产生经济拉动作用。这就对零售电商的“新基建”进程带来了充足的试炼空间。
百川归海,会展业的线上化、数字化既然不可阻挡,那么谁能率先登陆“好望角”,开启新航海时代就成了需要思考的问题。
差异化竞赛:京东、阿里、腾讯的三重角色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明确的是,在此时此刻要让展会顺利在线上完成,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1.沟通效率问题。正如张莉所担心的那样,线下的多维空间提供了更复杂的信息场域和更直觉的筛选方式,而线上如何让不必要的信息占据宝贵的时间,提高交易双方的沟通效率,需要技术侧和场景侧的联合创新;
2.云端支撑问题。不难预料,大型展会必然会成为更多国内外厂家寻求商业机会的舞台,数倍于往年的流量、视频洽谈直播VR等高带宽功能引入,能否提供顺滑不卡顿的云端服务,构成了技术支持方的首要挑战;
3.整体服务能力。正如前面所说,除了容易被线上化的沟通、交流、展示之外,征信、物流、资质核验等在服务体系里占据的比重尤为重大。这些“硬骨头”才是真正带给参展群体信心所在。
而科技巨头解决这些问题的独特方式,也包裹着完全不同的技术基因。
比如阿里国际站5月的线上展会,卖点是线上直播,14天办了上千场直播,流量驱动交易的思路不改;腾讯与广交会的合作,除了常规的展示技术之外,则充分发挥自己在线上协作的产品优势,提供线上“面对面”沟通的视频会议,更设立了10×24小时的全天候网上直播。但需要注意的是,作为社交工具的微信,用户群中可能鲜少有跨境贸易客户,私域流量导致卖家难以直接获客。
而京东与服贸会的合作,则围绕技术融合来进行。展览方面,利用传统页面和3D虚拟展台,提供看得见的智能体验,打破空间限制;论坛方面,通过5G、视频直播、视频会议、在线翻译等技术手段,连通线上线下会议论坛,打破地域和语言限制;洽谈方面,利用即时消息通讯、视频洽谈、在线翻译、智能客服等多种工具,搭建云端虚拟洽谈间,打破线下限制;峰会方面,通过专项资源保障及直播服务,让高峰会议和高峰论坛实现全媒体传播。
某种程度上来说,各自的技术与产业基因,决定了不同的“展会上云”思路与核心价值。如果说阿里是“流量型选手”,腾讯是“社交型选手”,那么京东就是那个“全能型选手”。
全能型选手京东,凭什么叩开线上展会的效益之门
更注重技术稳定性与产业链赋能的服贸会,选择京东为技术提供方,并不令人意外。而以京东为例,我们能够看到线上展会到底有哪些角度需要升维。
整体来看,京东为服贸会的线上输出了三种差异化能力:
1.底层技术突出的云服务能力。
对于主办方和参展商来说,如何利用云计算、AI、5G、物联网等基础技术可能并不了解,所以作为技术提供方,就需要承担起技术与产业对接的关键角色,让复杂的技术名词顺利释放到展会场景当中,完成价值转换。
尤其是当教育、会议、展会等涉及关键私密信息的领域被搬到线上,往往存在被攻击的风险,所以可靠性与安全性,就成为线上会展技术必不可少的要素。
此时,京东智联云的ABCDE技术战略,即AI(人工智能),Big Data(大数据),Cloud(云计算),Device(物联网),Exploration(不断创新探索)相互整合,实现应用者的“三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就在此时成为技术下沉的重要接口。
正如京东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京东智联云总裁周周伯文所说,目前“京东技术已经实现了To B/To C、线上线下、实物虚拟、国内海外多场景的覆盖”,在这样的规模化应用锤炼下,也令人更有信心。
2.基于场景化打造的技术架构,让智能技术与产业需求“无缝接驳”。
周伯文曾经说过,京东有两个优势,第一个优势,我们是跟实体结合最好的。第二个优势,我们的实体经济是数字化做得最好的。
这两个优势落地到展会行业当中,就带来了更贴近参展者需求的功能输出,带来了软硬件结合的技术排列组合。
举个例子,阿里和腾讯都将直播、线上选品等作为引流、展示、营销的重要方式。但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中小企业需要从零学习如何直播,投入的人力财力精力都不可估量。就像一个厂商负责人所说“我们还没赚到钱,卖补光灯和麦克风的倒是先赚了一笔”。
而在京东的展会方案中,对展会的支持完美呈现云上“展、论、洽”三大主题场景的技术创新。为了满足本届服贸会“1+8+N”展会新体系,也就是“1个综合展区加8个行业专题展区加若干功能服务区”,京东集团及京东智联云则基于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融合,通过统一注册、多端融合、一站式登录等方式,进行统一数据挖掘和信息共享渠道的搭建,实现了数据平台“1+8+N”的完美融合。
除此之外,京东还为本次云上服贸会搭建起了一整套包含项目管理保障、培训服务保障、线上展会安全性和稳定性保障及运营服务保障的完善服务保障体系。
从场景化、全面性、安全性上充分保驾护航。
3.智能供应链。
第一时间说出京东的特色,大家一定会讲出物流两个字。时移世易,电商出身的京东对零售供应链的技术沉淀,已经从流通环节,开始进入到制造、加工、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
这与展会行业不可或缺的场馆、工程、物流、服务等产业链环节,在当下乃至以后,完成了一次命中注定的相逢。
举个简单的例子,传统供应链是把货运到消费者手里,“人找货”;而京东智能供应链是将数字化赋能给整个产业链条,带动“货找人”。在京东的无人仓中,就能够通过智能技术对几十亿个SKU的商品完成高效的存储和分拣配送。
不得不说,很早就开始实践线上融合线下的京东集团,对于消弭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鸿沟,打破人与人、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沟通洽谈,更加得心应手。
这样的技术能力被释放到展会行业,将为参展厂商和观展者带来哪些新的效率红利和商业效益,值得期待。
一边“无限接近零”的防疫保卫战,一边是“无限迫切”的商业复苏战,共同组成了后疫情时期中国社会的一体两面。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清华大学等联合发布的《2020中国生活服务业数字化发展报告》指出,数字经济与服务经济的深度融合,拉开了中国生活服务业数字化发展的大幕。而疫情的催化,也让展会这一传统线下服务行业更渴盼数字化转型的滋养。
由此而催生的线上线下融合的“融“展会,将会是更具长久生命力的发展趋势。这是云服务必须去适配的产业场景,也是智能技术是释放价值的必由之路。
正如京东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京东智联云总裁周伯文博士所说,通过“打造一场云展会、积累一个新平台、引领一轮新经济,释放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从这个角度看,京东的展会行业赋能路线,技术优势与产业积淀的双轮滚动,无可复制,更前途高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