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宗曾赐姓给党项的首领,让他姓赵,赐名保吉。这位首领叫李继迁,拒不接受姓赵,一定要姓李。西夏人更喜欢姓李,不喜欢姓赵。
但是,李,原本也不是他的姓。党项人原本是鲜卑拓跋氏。李姓是唐的皇帝赐给他们的姓。
西夏王陵遗址,宁夏
第一次赐姓,是在唐太宗贞观年间,党项人因在青藏高原上无法立足,于是入西北,请奏于太宗皇帝。太宗皇帝自然是来者不拒,满口答应,赐其部族首领拓跋赤辞为李姓,同时“置静边等州以处之”。后来黄巢入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唐皇帝四处奔波,各亲厚军队,纷纷前来勤王,党项人英勇作战,以至于首领战死,唐僖宗再次赐姓李。
到了宋太宗赐姓,已经是公元 991 年。虽然时隔百年,但很有趣的是,党项人依然是向太宗皇帝递降表,只不过不是唐太宗了,而是宋太宗。大宋官家也很大度,给了一个国姓。
可惜,李继迁不领情。他很快逃出了大宋的都城,远赴西北,不久就建立了一个叫夏的政权。到宋真宗朝,李继迁已有夏、绥、银、宥(陕西靖边)、静(陕西米脂)。这是宋朝廷割让给他的。
他当然不满足,顺势攻陷宋廷重镇灵州(宁夏银川),后取凉州(今甘肃武威)。
凉州是天下要冲,自隋唐时就是三大经济中心之一。其实汉代就很重要,《三国演义》中经常争夺的雍州,其实就是凉州。此地为汉羌边界,民风剽悍,悍不畏死。尤其骑兵精壮,横行天下,史书上称“凉州大马,横行天下”。
这地方被李继迁占据,宋、夏之间的交通要道,商旅重塞,完全被隔断。当然,那赵姓嘛,他早都不要了。
(按:当时党项人无国号,此处为方便起见,借用国号。)
宋朝廷当然坐不住了。最先尝试各种安抚的外交手段,宋真宗“乃授夏州刺史、定难军节度、夏银绥宥静等州观察处置押蕃落等使””,李继迁除了赏赐,其他的一概不要。
这种外交手段实际上是颇为软弱的,但用兵也非上策。
宋失策的地方在于其他外交没搞好。当时的辽国非常强大。宋与辽,本来就战战和和。宋真宗澶渊之盟后,宋完全拿辽没办法。李继迁却是个外交天才,他先依附于辽国,娶辽圣宗随意封了的一个义成公主为妻,并赐马三千匹。李继迁自然借着这股势力,东征西战,兼并部落。公元 989 年十二月,辽进封李继迁为夏国王。
(按:见《西夏书事·卷四》)
辽的目的很明显,实际上是想把李继迁放在火上烤,给一个虚名,让他与大宋内耗,辽坐收渔翁之利。
李继迁在最为难之时,便向宋求和,宋允许。而辽很快就会敲打他,他又立即归附辽。
到了公元 1038 年,李继迁的孙子李元昊继位,直接给宋朝廷上书,自称大夏皇帝,请求册封。
于是,当时中国的版图上,三国并立。辽、宋、夏。
这在大宋皇帝看来,是僭越,下诏“削夺赐姓官爵”。宋仁宗赵祯做了个很冲动的决定。宣布升级到战争状态,悬赏李元昊,凡取李元昊项上人头者,可代而取之。
这是直接省略了外交手段,要采取军事措施了。
西夏地图(古今地名对比)

01军事外交的失败,让宋的“文外交”毫无力量

李元昊不是好惹的。公开断绝了西夏同宋朝的使节往来,向宋朝送去“嫚书”,在“嫚书”中指责宋朝背信弃义,挖苦宋军腐败无能。他也不等宋的军队打来,先下手为强,主动出击。
从1040年到1042年,两年之间,李元昊主动攻击宋多次,大战役三次。104 0 年李元昊进攻延州(陕西延安),宋军败绩。结果只好撤销延州知州的官儿了事。同年 四月,李元昊进攻六盘山。
这时候,宋派了两个非常有名的人来西北领兵,一个是范仲淹,一个是韩琦。
两个都是文人。范仲淹的词说“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又说“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人以为说得豪气,其实宋军特苦。范仲淹对李元昊的进攻实际上只是停留在口头警告上。李元昊不为所动,带兵 10 万,直入好水川,把韩琦一万零三百人打得全军覆没。
接着在渭州(今甘肃平凉),李元昊两军又在镇戎(今宁夏固原)大战,宋军全败。
北宋与西夏的军事外交上,全盘失利,连战连败。虽然宋人说“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胆寒;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但这都是宣传,自己给自己脸上贴金。
实际上胆寒破胆的恰好是宋。
其实宋的主要失败在于完全没有认真准备。外交上用文臣,军事上还是文臣。又不愿通过外交手段与辽联合而瓦解西夏与辽的联盟。
李元昊恰好相反。李元昊是在内部统一之后,才开始外攻,最终控制了宁夏北部、甘肃小部、陕西北部、青海东部以及内蒙古部分地区。
对宋作战前,李元昊做了详细的调查,先稳住辽,这才明目张胆的喊打。而且,他也不惧怕辽。当时李元昊对宋、辽的大战,有五场。五场战役打下来,宋辽哑然。前四场,李元昊主动,宋军西北精锐被歼灭了好几万。最后一场,辽兴宗御驾亲征,十万大军压境,李元昊竟然打得辽兴宗无还手之地。
战争结束,宋仁宗怒贬户部尚书、陕西经略安抚使夏竦和韩琦、范仲淹。宰相吕夷简连连惊呼“一战不及一战,可骇也!”

02宋与西夏买卖外交,让外交形同虚设

1044 年,宋正式承认西夏的独立。并且每年向西夏缴纳绸缎十三万匹,银五万两,茶叶两万斤。
宋得到的是西夏向宋称臣。并要求其上表请求恢复“赵元昊”赐名。
李元昊毫不在乎,照单全收,嘴上称臣。但改姓的事情,宋的大臣不同意了,大家认为此人已是叛匪,不宜再称国姓,于是做了一个折中,赐名“李元昊”,还是姓李——他一度也不想姓李,内部常用自己的姓(嵬名)。
这种外交,是继军事失败之后的再次失败。大体原因有这么几个。
第一宋在外交上只讲虚名,爱面子,不抓实质。
明明给人家交钱,但宋朝非得成为“赏赐”,明明李元昊与皇帝没区别,但绝不承认李元昊是皇帝。宁愿用钱买这个虚名。
这种买卖外交,宋和西夏做了三十六年。三十六年之间,看似和平,实则很不稳定。
第二军事问题很大。宋的军队从兵器到军容到领导,疲软不堪。
外交想要强大,军事实力是前提条件。唐太宗李世民为什么有底气做“天可汗”?党项人来要个立足的地方,他很快就同意了。甚至,在唐太宗时期,任何国家、民族,只要来唐,李世民全都赏赐,并给予安置。这跟唐的军事实力是分不开的。党项人从开始出现在史书中开始,就到处称臣,臣服于中原帝国。
但唯独到了宋,反过来就是不认。
第三外交政策完全形同虚设。
宋的外交,是虚有其表的。带兵在西北连战连败的韩琦,号称“军中有一韩”,但实际上在国家外交和军事上都是外行。他的军事态度本来就是沿袭宋重文轻武的传统。当时在西北,狄青战功赫赫,但是狄青的一个部下犯错了,韩琦要砍,狄青去求情,但进不了帐篷。韩琦说,这种东西也算人?就给砍了,狄青连大气都不敢出。
在外交政策上,韩琦完全不讲外交是否对国家有利益,只讲对自己有没有利益。王安石变法的时候,辽国提议重新划分太行山以西代州一带的边界。韩琦给宋神宗上了一个奏折,其中说了七件事情,全是卑躬屈膝,认为是宋的举动惹怒了辽国,才至于此。比如,因宋与高丽修复关系,通商,这惹怒了辽国;黄河以北的防线太密集;王安石的保甲法,寓兵于农等等,都刺激到了辽国。
他的对应办法是:请陛下养民爱力,选贤与能,疏远奸邪之徒,进用忠;良之臣,辽国自然会慕德化而安然。
这完全就是派别斗争,别有用心,根本不把国家外交当回事儿。
综上几点,宋与西夏对抗,胜算太少。

03唯一的胜利,来自于王安石变法对于军事的改革

宋对西夏真正的一次胜利,是王安石变法带来的。王安石主要是对军队进行了改革,任用武将。
宋的传统一向是重文轻武,用兵的方法非常奇特。即便是在王安石胜利之后,也很快重蹈覆辙。比如公元 1081 年,宋神宗不再对西夏“赏赐”,准备以全国之力,吞并西夏。当时分五路进军,40万大军,要会师灵武。但统帅却是个宦官,他在形势不错时,决定折道天都山(今宁夏中卫境内),焚烧了西夏的南牟内殿和所有馆库,迫使西夏统军星多哩鼎退守葫芦河流域,然后班师回到了兰州。
而此时高遵裕、刘昌祚围困灵州城十八天却仍旧不能破城,早已粮饷不继,又值天降大雪,兵卒饥寒交迫,斗志渐渐衰颓,进退维艰。
与大宋交战的西夏统帅是个女人——西夏梁太后——令决开黄河七级灌渠,淹灭高遵裕围城大军。
史称“灵州战役”。除李宪所部之外,其他各路大军均困于灵州,因粮草断绝,先后惨遭溃败,宋共计损失近四十万人。
(按: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和《宋史·李宪传》)
央视纪录片中的梁太后,西夏后期的实际统治者,亲自带兵与宋军作战
战败的主要原因是宋主将乏谋,不谙军事,五路大军不相统制,各自为战,缺乏统一指挥。
这种军队弊病,贯穿两宋。
而王安石变法的时候,任用王韶,做洮河安抚使,从 1073 年到 1074 年,收复失地达 20 万平方公里,熙州、河州、河湟全都收复。(甘肃临洮、临夏,青海东北部)。
这是宋神宗后来准备与西夏决战的底气。因为这一战略切断了西夏右翼。
王安石所用的办法也很简单,从根本上解决军队问题。宋原本的军队主力,是一部分集中在京师,一部分在边疆,轮流更调,互不统属,这叫兵无常帅,将无常兵。——更戍法!
这种办法,防止叛变也许有效,但除此而外一无用处。而且军饷开支超大。王安石废止了更戍法,国防军力不许论调,而分布在主要边界,比如西北,然后派专门的将领训练,战时直接作战。
王安石也更新了武器。同时建立了“保甲法”。保甲法主要是让边塞之民有作战能力。
但这些在王安石罢相后,全部废除了。
取而代之的,还是老办法。这才导致灵州战役的完全失败。

04唐的外交政策是开放、吸纳,宋的外交政策是收缩、摒弃

宋不仅仅是对西夏不在意,对辽也是如此,至少在外交上,他们的心思就是,你别来惹我就万事大吉。
唐可不一样。唐的外交态度是”华夷一家”。
从秦汉到隋唐,中原周边地区的少数民族也在快速发展。尤其是长城以北和东北的胡人,比如匈奴、突厥、契丹、蒙古、女真等。百年的朝代更迭中,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争斗从未有停歇的时候,这也就导致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敌视情绪一直存在。
贞观三年,东突厥被唐破后,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该如何平衡,就成了唐太宗和一众大臣之间商议之事。朝中大臣对突厥的态度,分为两派,一派是弃,一派是受。
1)魏征派的离弃
以魏征为首的朝臣坚决反对接受突厥,魏征谏言道:"突厥世为寇盗,与中国寻仇不已,今幸得破亡,陛下因他降附,不忍尽诛,自宜纵归故土,断不可留居中国,从来戎狄无信,人面兽心,弱即请服,强即叛乱。今降众不下十万,数年以后,蕃息倍多,必为心腹大患。"
在魏征派看来,戎狄人既无诚信可言,又野蛮不可教化,不如放他们返回故土,自生自灭。
2)温彦博派的接受
温彦博对突厥的分析主要有三句话:一是认为不要赶尽杀绝,留条路走。
——“今突厥破除,余落归附。”
二是可以用文化同化他们。
——“突厥余魂,以命归我,收居内地,教以礼法,选其酋首,遣居宿卫,畏威怀德,何患之有。”
三是和平对待,平等相处。
——“今陛下仁厚,从其所欲,河南、河北,任情居住,各有酋长,不相统属,力散势分,安能为害。”
唐太宗选择了第二种。
昭告天下: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华夷平等观,在当时非常具有前瞻性。他将中原周边的少数民族归为”同类"而非"异类",可以说,李世民是有史以来第一位将汉族与少数民族同等对待的皇帝。
稳定边疆的从来不是战争,而是精明的外交政策。从唐太宗攻打突厥之前的外交政策就可以看出,唐太宗打突厥之前,采取的是"将欲取之,必固与之"的策略,他派张公瑾前往代州并出任代州都督。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张公瑾,在毗邻东突厥的战略要地之上,一边重整军备另一边则广撒情报网,密切地关注着东突厥的一举一动。
张公瑾不仅安设情报网,还派出使者,穿梭在草原之间,对突厥的很多部落实施策反,等到真的战争之时,这些部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即使在安史之乱的时候,面对吐蕃,大唐也使用了外交政策,突破重围。李泌制定了"困蕃之策"后,联合周围的南诏回纥,直接困住了吐蕃。
正是这样的平等观,才会有唐开放、开明、广泛的外交政策。唐朝时期与世界许多国家的文化交流达到一个空前频繁的态势。
当然,这是需要军事实力支持的,可惜,宋从最初,就把军事国防放在了不太重要的位置,至少比防兵权坐大、再次黄袍加身要轻视的多。
军事、国防疲软,外交当然也没有底气了。
举报/反馈

仲尼之丘

1.9万获赞 6074粉丝
文史、情感类原创优质文章
杭州跃然纸上科技有限公司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