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一个女孩在上完两节语文作文课后,跑出教室,翻越栏杆从四楼坠楼身亡。她叫缪可馨,江苏常州市河滨小学五年级学生。尽管当地官方通报称,未发现老师辱骂、殴打学生的情况,“排除他杀”,但家属发文质疑称,缪可馨之死,是因其作文不合老师观点被批评所致,老师和学校应当承担责任。
悲剧根源,指向她的这篇作文和老师的批语。在作文本上,语文老师袁老师进行了大量的删改,还写下了5个字评语:“传递正能量”。虽然官方说老师并没有辱骂现象,但看看我觉得这篇作文与女孩自杀必定有着必然的联系。看看觉得如果作文的批语换种写法,悲剧或许可能就不会上演。
1、教学大纲里的三个批语标准,袁老师一条没做到
写作文,是语文学科中最难的一部分。既考验知识积累,又考验逻辑思维,还有遣词造句。
用“搜肠刮肚”来形容写作时的痛苦,是再恰当不过的。同样的,老师给学生的作文写批语,也是教学的难点。《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给作文评改列了标准,其中最关键的是三个词:认识、启发和提高。
我们从袁老师写的作文批语来看,她连一条都没有做到。一是“认识”缪可馨的作文里有明显的常识性错误(作者罗贯中),可惜袁老师却熟视无睹。这点她不合格。
二是“启发”袁老师的批语只有五个字,“传递正能量”。这就犯了“空泛玄虚”的忌讳。
“正能量的标准是啥?抨击反面典型白骨精,难道就不正能量了?”学生在批语中得不到实在、“管用”的东西,只会越来越糊涂。难怪缪可馨改好几次作文,最终情绪崩溃。这点袁老师还是不合格。
三是“提高”虽然缪可馨的论点是借鉴的,但是她的思维模式是求新求异的。大部分孩子的作文思路是正面歌颂取经团队,而她的思路是去批评反派角色白骨精。她的眼界更开阔。
而老师的修改意见是,希望她能从孙悟空的角度来写。这不仅没有提高,反而是在“矮化”。这点袁老师依旧不合格。
图片来源网络
而最最让人接受不了的,是你没有办法在这篇作文的批改上,体察到老师的善意。红艳艳的批语、显眼的大叉叉、密密麻麻的修改符号。这些很多是没有必要的,作文里并没有那么多非改不可的缺点,而它们堆积在一起却有着很强的视觉压迫感。要知道她可是班级里的语文优等生,自尊心比他人更为强烈。袁老师连篇累牍地否定,最终换来的是孩子极为刚烈的应对。
2、尊重,才是给孩子作文最好的评语!
在新闻的评语里,有很多网友对现行教育体制、教师团队的恶语攻击。仿佛教师都是袁老师那个样子的,缪可馨式的悲剧时常在我们身边发生的。这些说法,看看我不太认同。袁老师班级里的教育悲剧,我在另一位老师身上找到了解决的答案。
在杭州某小学,这位老师给学生批作文像写论文。全班36位同学,每次批完作文本,评语都超过一万字,平均一篇作文写300字。这种做法已坚持了26年。这位“神仙”老师就是杭州四季青小学语文老师——朱瑛。要知道小学语文老师教学任务很重,朱老师是怎么做到的?
她说,学生的每一篇作文,她至少要反复看4、5遍,再花十多分钟批改,通常一节课时间最多批改3篇作文。全班36位同学,每次批完作文本,评语都超过一万字,平均一篇作文写300字。
朱老师
所以,全班36名学生,她批一次作文需要花两周时间。为啥要给学生的作文写这么长的评语?朱老师说,这是对学生的尊重。(而这,也是袁老师最缺的一点。)学生的作文是花了很多心思写的,所以她对自己的要求也不能马虎。全国特级语文教师洪宗礼,他总结作文批语的关键就一句话:“多肯定,少批评”。
孩子写作文很辛苦地,鼓励他们的写作积极性很重要。这背后的道理,和培育孩子健康成长是共通的。培养一个孩子需要数十年,但是毁掉可能却只需要几句恶言。康康觉得我们的孩子,未必都有运气遇到朱瑛这样的老师,而我们可以选择的,是不要做“袁老师”这样的家长。
举报/反馈

康布斯混剪

15.2万获赞 7761粉丝
混剪大湿,搞笑名场面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