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海勇
白描花卉——木本植物的刻画:
木本植物指根和茎因增粗生长形成大量的木质部,植物体木质部发达,茎坚硬,多年生。木本植物因植株高度及分支部位等不同,而细胞壁也多数为木质化,具有形成层。地上部分为多年生的乔木(高大树木,高5米以上,主干明显,分支高,如松、杉、枫等)和多年生的灌木(较矮小,,5米以下,主干不明显,分支近茎基部,如茶、月季等)以及半灌木植物(仅茎基部木质化,而上部为草质,如牡丹)。而与其相对应的便是草本植物。
五代北宋初期白描花卉主要用于作品的初稿阶段,花卉作为独立的白描作品尚未出现。北宋中后期开始,“文人气”的审美成为潮流,出现了李公麟一派,至此出现了独立的成熟的白描作品。发展到南宋,出现了赵孟坚、扬无咎等一批描绘花卉的白描画家。两宋强调“格物致知" ,相比唐、五代则更注重色彩的渲染,以丰富的、微妙的色彩变化来表现物象的风韵神采。高明的渲染将事物表现得神采奕奕,线的运用在画面中看起来似乎没有渲染重要,而看似不重要的“线”在画中实则为最重要的部分,所以南北宋作品未上色之前的白描稿也是学习白描的好范本。元代白描多承宋法,强调以书入画,所以各家带有各自明显的风格,明代各家夸大了这种风格,继承梁楷、牧谿“简笔”一路风格的画风开始发展。明代《绘事指蒙》一书总结了前人不同的风格,提出了“十八描”法。至此,白描画法的技法趋于完备和成熟。清初石涛、八大延续“简笔”一路画法,扬州八怪更加夸张外形与用笔,院体一路则延续明院体无甚大变。清中后期金石学大盛与海派兴起,吴昌硕为融金石于海派绘画的代表人物,后有齐白石“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美学规律,花卉白描从古至今随着人们对绘画中用笔及章法的认识的改变而改变,并随着它的改变,而不断地完善和发展。了解历史发展的这一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对绘画的理解和认识,以至融古开今、推陈出新,从而发展历史。古人称梅兰竹菊为花中四君子,它们自古就是言物托志的象征,也是中国画题材中人们所偏爱的题材,所以“木本植物的刻画”就以象征“清逸”的梅花为代表说明各时期木本植物刻画的方法与特点,以及其风格的演变与发展。
南宋 杨无咎 四梅图 · 其一 37.2cm x 90cm 1165年 纸本水墨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卷扬无咎作于南宋乾道元年的《四梅图》描绘了梅花未开、欲开、盛开、将残四段,树干渴笔以飞白法作出,恰到好处地表现了梅干的质感,又以圆劲的用笔勾出饱满的花瓣,将现实生活中边缘褶皱的梅瓣进行了概括。此幅作品既有物象的真实性又不失笔墨的精妙,从这一层面上也体现了宋人的审美是最大限度地追求理想性和现实性的完美统一。此卷《四梅图》气格孤清不入流俗,堪称画梅史上经典之作。赵孟坚是南宋后期水墨花卉高手,尤擅白描,赵氏取法扬无咎,其勾画笔法略作方势趋于简练率性,画面清而不凡、秀而淡雅。如其代表作品《岁寒三友图》。
南宋 赵孟坚 岁寒三友图 32.1cm x 53.4cm 纸本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幅墨梅取法扬无咎,梅花瓣从扬氏“比分三攒成瓣”而变为一笔二顿挫,这种更加体现用笔的抒写性方式与其书法相表里,反映了“以书入画”的时代性。宋人画梅大多疏枝浅蕊,而王冕易简为繁,千丛万簇,更觉风神绰约,珠胎隐现。正是笔墨无声画者有情,对白描梅花的描绘由此开始了从客观的写实逐步转向成为主观的写意。明代院体作白描梅花继承宋人法,多为工笔设色作品初稿,但在线的运用上已经不及宋人精微传神。另外,文人一路有了新的突破与发展,明初吴门画派如沈周、文徵明等开创了较粗放一路的白描画法,这种笔法从元人笔法中得来并进而发展,花卉画法中出现“勾花点叶”派,早期画风如恪守儒家道德理念一样,追求温柔敦厚、平淡天真,与浙派放纵洒脱一路有着明显差异。由于中、晚明意识形态、审美观念的转变,明中晚期书法上以反叛晋唐追求个性化,开启“尚态”书风,反映在绘画上就是直接梁楷、牧谿“简笔"一路的写意画大盛,此时白描的“写意”性增强,突破了白描中只有如铁线描一路视觉上略“工致”的描法的局限性,将白描的可能性发展至极致。明末陈洪绶绘画风格高古奇骇,彻底地将个人独特的风格发展到极致而自成一家,他擅于用线,曾师法李公麟、赵孟,是晚明时期的白描大师。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梅石蛱蝶图》中的白描梅花画法是有别于其精工缜密一路的作品,画中用笔不似其平常所用劲挺流畅的笔法,也不似陈淳、徐渭,而继承吴门平和一路,中锋圆劲的线条泰然自若、优雅从容,如由金刚杵化为绕指柔,这也为我们展现了白描的另一种境界。
元代 王冕 墨梅图(局部)67.7cm x 25.9cm 纸本水墨 上海博物馆藏
明代 陈洪绶 梅石蛱蝶图(局部)38cm x 122cm 洒金笺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在清初画坛盛行摹古风气的大背景下,以“四僧”为代表的一批人不守绳墨反对陈陈相因。他们则重视生活感受,强调抒写心性,并且对笔墨的体悟、形式上的发展都有所突破,为当时画坛注入新风气,并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八大山人花鸟画继承青藤、白阳一路简笔大写意画风,笔墨苍劲圆秀、浑朴酣畅。章法构图不求完整而得完整,以奇制胜。他将题款、印章巧妙地与绘画融为一体。八大山人用笔凝练,笔简而意繁,章法布局出奇制胜,画面空间的分割大小不一,平衡而有变化。八大山人易繁为简,往往寥寥数笔而使画面神完气足,引人入胜。如前人所云之“以少少许胜多多许" ,八大做到了这一点。其后受“四僧”影响的扬州八怪大胆创新、不同于当时画坛的正统风格,扬州画派对简笔写意花卉在笔墨的提炼、画面的章法布局、诗词跋文方面又向前推进了一步,为鸦片战争后“海派”的出现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及技法的准备,渐渐发展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视觉艺术创作的一个主流。金农为扬州画派中的代表人物,他是碑学艺术的先行者,用笔古朴醇厚,全从汉分隶中来,造型古拙,构图别出心裁。金农擅于“密梅”,构图以密见长,如此幅梅花老干以重墨方笔写成,以焦墨点苔。画面淡墨圈花,浓墨点簇,枝干穿插,繁而不乱,意趣横生,配其漆书落款,画面显得古拙奇崛而又透着强烈的文人气息。
清代 金农 梅花册页 之一 23.5cm x 30.6cm 纸本水墨 旅顺博物馆藏
金农被认为是八怪中格调最高的画家,对后世影响颇著。他嗜古好学,承古开今。纵观他的艺术创作历程,或许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新的学习与创作的思路。八怪其后,道光、咸丰年间金石学大盛直接影响了“道咸画学中兴" ,海上画派就是金石学运动的产物,“道咸画学中兴”的硕果。在白描画上,如赵之谦、海上“四任”等都是高手,但真正成就与影响最突出的当数吴昌硕,他把几百年来金石、书画、篆刻等中国文人艺术推向了一个高峰。吴昌硕笔法脱胎于秦代石鼓、泰山琅琊,兼取古玺汉印、封泥砖瓦,深得苍古之意。他在写意花卉上取青藤雪个,近取赵之谦、任伯年诸家。融以金石篆籀笔法,画面天真烂漫,雄健古厚。吴昌硕用笔方中寓圆,随神写形,画面清气逼人,磊落不群。其作雄健古茂,盎然有金石之气,展现了其独特的风格面目与艺术精神。吴昌硕主张“与古为徒”的同时,又强调“古人为宾我做主”。从而在传统的多年爬梳剔抉中化“腐朽”为“神奇”,成为诗、书、画、印“四绝”的一代宗师。后世如齐白石、潘天寿等近代诸大家均擅意笔双勾白描一路的画法,他们皆从吴昌硕处汲取养分而成长。在20世纪中后期著名的白描画家亦有陈子奋、陆抑非等人。
垂丝海棠白描步骤:
陆抑非 白描花卉(垂丝海棠)
垂丝海棠是典型的木本植物,开花时并有叶生长,描绘时应以用笔的不同来将枝干、叶、花朵三者的质感区别开来。在墨色上,花朵因为比较柔嫩,所以多用淡墨来表现;树干质感苍劲,多以重墨表现;叶子墨色一般在两者之间。
步骤一:读画阶段——分析笔法、墨法、章法特点,并通过想见其挥运之时。先画前一组花。
步骤二:然后画挡在后面的枝干与后面一组的叶子,一幅画中应注意花朵的含、放以及叶子的翻转、大小对比,枝干的走势与穿插影响画面气势,对它的处理应尤为注意。
步骤三:一幅画中画要有收有放,加强画面的丰富性,调整完成白描。白描是对自然经过取舍后的艺术化处理,所谓“赏心只需两三枝”是也。
历代经典与白描对比:
宋人 梅竹聚禽图(局部)
梅花白描(局部)
赵佶 蜡梅山禽图(局部)
蜡梅白描(局部)
赵佶 桃鸠图之一(局部)
桃花白描(局部)
刘海勇 临陈洪绶《折枝残叶图》
陆抑非 白描花卉 (芙蓉)
刘海勇 拟陆抑非先生笔意对临白描芙蓉图
陆抑非 白描花卉 (木桃)
刘海勇 花鸟白描课徒稿
陆抑非 白描花卉 (秋葵)
刘海勇 选临 陆抑非课徒稿 白描花卉——用笔组合解析
刘海勇 选临 陆抑非课徒稿 白描花卉枝叶组合
陆抑非 白描花卉(鸡冠花)
刘海勇 选临陆抑非课徒稿 白描花卉组合
白描禽鸟:
陆抑非 白描禽鸟图
自古以来,鸟类就深受人们的喜爱,不同种类的鸟有着不同的特征和外形。它们有的文静高雅,飘逸灵秀;有的勇猛刚健,倔强峥嵘;有的鸣声婉转,悦耳动听;有的跳跃攀登,好斗逞强;有的黑白分明,神采斐然;有的高亢激越,催入奋进;有的凌空展翅,井然有序;有的比翼相伴,形影不离。这些风采迥异、色泽纷呈的禽鸟类,为大自然增添了无穷无尽的生机,也为艺术家们提供了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花鸟画在唐代绘画写实技巧提高的基础上,才开始成为独立画科。到宋代,花乌画无论在题材和表现手法上都已经相当完备。禽鸟类作为花鸟画中的主要表现对象,此时也处于黄金时期。如黄居寀、崔白、李安忠、林椿、吴炳、赵佶、李迪等,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精美的禽鸟类作品,对后世禽鸟类画的发展影响巨大。
学习禽鸟类白描和学习其他题材是一样的,必须先师古人,后师造化。历代花鸟画作品中虽然没有留下单纯白描的禽鸟作品,但我们可以从大量古人留下的工笔画作品中,去学习体悟古人对禽鸟的造型方式和用笔方法,再通过写生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和写生技巧,最后做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刘海勇 白描禽鸟技法分解图
刘海勇 临陆抑非白描禽鸟局部图
步骤一:用浓墨勾勒鸟嘴和眼睛,先从鸟嘴上颚的下面一根长线画起,再加下颚。嘴是鸟身上最硬的部位之一,勾线时一定要劲挺有弹性,同时线条要有粗细变化,并注意四根线条之间的前后位置。眼睛画在上唇处,勾线要注意均匀流畅。
步骤二:画鸟身上羽毛时要注意每个不同部位羽毛的长短及质感。如额头上的毛要短,腹部的毛要软。画鸟身上丝毛时墨色需淡些,勾羽翼和尾羽时墨色稍浓些,同时线条需流畅劲挺。
步骤三:勾勒鸟脚时墨色要浓些,线条需遒劲有力。画脚上的鳞片用笔要沉稳厚重。用浓墨勾脚爪,线条一定要生动有力。
刘海勇 临陆抑非白描禽鸟图
听雨斋画鸟口诀:
勾喙上下添鼻眼。浓墨劲线显精神。翼羽飞羽按序叠,淡翼浓飞有层次。虚入重出须见笔,尾羽叠放有长短。中浓侧淡有枯湿,虚入重出中锋笔。翼飞尾羽中脉添,中脉两侧有羽丝。留眼安头额接鳃,背肩破笔出入轻。思茅中锋岑岑接,羽毛翅背后稍浅。依次熊肚腿肫前,添脚加爪骨力健。
——丙申元宵后三日 刘海勇
艺术家简介:
刘海勇
刘海勇,1976年生,乐清人,现为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科研创作处副处长(主持工作)、博士、博士生导师、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国家社科基金评审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2004年 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至今; 2012年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获博士学位;作品曾获浙江省第七届中国花鸟画展金奖,浙江省第十三届美展银奖,2015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著作6部,主持省级以上课题研究3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