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砚无声
伊莎贝拉曾说过:“美丽的相貌和优雅的风度,是一封长效的推荐信。”
什么是风度?
风度是人的言谈、举止和态度的综合表现,更进一步说,是人的精神气质的外在扩散所形成的魅力。
这种魅力给人一种美的慑服力,它能使人产生心理的倾慕和震颤。
一个人具有高雅的风度,对自己和他人的交往有很大的影响。
有风度的人,受人尊敬和赏识,给自己带来自信和幸运。
通常来说,真正有风度的人,有以下4个特征,你有几个?
01:上交不谄,下交不渎
孔子在《易.系辞传》里说:“上交不谄,下交不渎”。
意思是与高于自己的人交往,不要低声下气;与低于自己的人交往,不要高傲怠慢。
不卑不亢,这是一个人有风度的表现。
星云大师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信徒到寺里礼佛上香以后,由一位年轻知客师引导到客堂休息。
坐定之后,知客师对肃立一旁的无德禅师说:“老师,请您上茶。”
无德禅师赶快去倒茶来。
一会儿,知客师又说:“请老师去把佛前桌子上的灰尘拂拭一下。”
无德禅师依言做了。
知客师又叫道:“今天还没有替瓶花换水。”
无德禅师又赶快为瓶花换水。
之后,知客师又说:“老师,一会儿别忘了引导信徒到餐厅用饭。”
无德禅师仍然唯唯应声。
知客师离去后,信徒才对无德禅师说:“刚才那位年轻知客师这般指使你做这做那,我实在看不过去。请问他究竟和您是什么关系?”
老禅师非常得意地答:“是我的徒弟。”
信徒大惑不解:“既然是你徒弟,为什么对您那么没礼貌?”
老禅师欣慰地说:“有这么能干的徒弟,是我的福气,我只要做做这些小事,寺内其他杂事都由他计划安排,这给我很大帮助,否则我会忙得很辛苦。”
忘记自己的身份,欣赏徒弟的长处,是这个禅师的风度。
对有些人来说,地位高于自己的,容易讨好奉承;地位低于自己的,又容易居高临下。
俯视者狂,高高在上,盛气凌人,藐视了对方;仰望者弱,诚惶诚恐顶礼膜拜,渺小了自己。
这是人性的弱点,这样的人,也毫无风度可言。
真正有风度的人,做到了“在人之上,把人当人;在人之下,把己当人”,不颐指气使,不谄媚阿谀,优雅高贵。
02:能享受最好的,能承受最坏的
你身边是否有这种没有风度的人:
春风得意时,他不可一世。
穷困潦倒时,他一蹶不振。
而另一种人,无论哪种境况,他都能随遇而安,自有“得之坦然,失之淡然”的风度。
明清之际史学家、文学家张岱,就是有这种人。
张岱家世显赫,祖上三代为官,可谓“从小含着金钥匙长大”。
作为货真价实的贵族公子,张岱实力演绎了什么叫“食、色,性也”。
他爱好多到离谱,人世间一切声色犬马的事情,他都爱。
他爱吃、会吃,而且不是土豪那种没有品位的豪奢极欲,他吃得讲究、精致。
他爱美人,但对命运悲惨的青楼女子,张岱更多了份悲悯,流露出更多的人文情怀。
他爱交友,喜欢跟有真性情、更有趣的人做朋友。
他爱娱乐,既能呼朋引伴到山里开派对,也能在大雪中,独自一人去西湖赏雪。
这种锦衣玉食、随心所欲的生活,在他50岁那年戛然而止。
那一年,明朝覆灭,清军南下,攻克了他的家乡绍兴,张岱举家逃到了山里。
一时间,张岱从豪门世族,沦为普通民户。
由于没有收入来源,张岱生活拮据,在之后的30多年里,张岱尝尽了人世艰辛。
他在穷困潦倒时,把这一切写尽《陶庵梦忆》里,此书被誉为“中国文学史风俗记之绝唱”。
在这篇回忆录里,我们看不到那些“老子曾经阔过”的阿Q心态,也没有对现实的不满和抱怨。
他只是淡淡地回忆,然后带着参透世事的大彻大悟,用优美的文笔,把过去的生活诉诸笔端。
这种冷静和克制,正是张岱的另一种迷人之处。
得意,不忘乎所以;失去,能云淡风轻。
真正有风度的人,既能享受最好的,也能承受最坏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03:有情有义,深谋远虑
谈起风度,不得不提“上海皇帝”杜月笙。
他做的桩桩件件事,让人对他的风度刮目相看。
他单枪匹马和匪徒周旋,帮黄金荣追回大批财物,事办得干净利落。
桂生姐心花怒放,杜月笙一脸平静,就像是做了一件不值一提的小事。
如果一个人自恃己长,他在别人眼里,就失去了光彩和风度。
他帮桂生姐赢了2400元,桂生姐让他统统拿去,有意考验他。
推辞不过的他,把钱拿到十六铺,分发给和他意气相投的兄弟姐妹们。
考验完毕,桂生姐说他:“清旧债、还人情、交朋友、树信义、立招牌,是个干大事的料,江湖人上人。”
杜月笙的一位律师朋友,一时生活拮据,但他又好面子,不好开口。
得知情况后,杜月笙高薪聘请朋友当自己的法律顾问,既解决了朋友难题,又维护了朋友尊严。
杜月笙临终前,娶了和他惺惺相惜的孟小冬,给她一个名分,让她晚年生活有保障。
他帮黄金荣干了大事,却不动声色,说明他不邀功,胸襟开阔。
他把赢来的钱分散出去,说明他不独利,不短视。
换做一般人,拿了这笔巨款,要么纵欲无度,要不了多久,就成了瘪三。
要么买一宅子,然后娶妻生子,成了混吃等死的庸人。
他解朋友燃眉之急,说明他不忘恩,知恩图报。
他娶孟小冬,说明他不负义,有责任感,敢作敢当。
这世上,多的是忘恩负义、过河拆桥、心胸狭隘的人。
这种人看起来占了便宜,实则失了风度,走不远。
真正有风度的人,有情有义,深谋远虑。
他舍得、谦逊、仗义、开阔、负责。
难怪有人说:“做人要做杜月笙,嫁人要嫁杜月笙”。
04:历尽沧桑,依旧从容
《民国风度》这本书里,第一个就写了杨绛先生。
书里用“历尽沧桑,依旧从容”这八个字,概括了她一生。
杨绛先生在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写道:“我们考虑再三,还是舍不得离开父母之邦,料想安安分分,坐坐冷板凳,粗茶淡饭过日子,做驯顺的良民,终归是可以的。这是我们自己的选择,不是不得已。”
于是,她在乱世里,把自己管辖的厕所打扫得纤尘不染。
她被剃了“阴阳头”,钱钟书着急地问她怎么办?
“总有办法。”她给自己做了一顶假发。
当一个更热闹的时代来到杨绛身边时,满世界年轻人已经很少再能辨识出她的“新潮”了。
女儿和钱钟书相继离世,他们仨里,只剩她一人。
她早已无父无母,兄弟姐妹也没有了。
活得久的人,有一大痛点:比别人承受更多的告别。
如何度过余生,是每个孤独的人必须面临的事。
但她依旧活得淡泊明志,从容不迫。
她在三里河寓所里,著书、译书,并整理钱钟书的遗作。
她写《回忆》,回忆往事。
她不愿领导来拜访,她将稿费全部捐给清华“好读书”奖学金,支持家境困难的大学生继续学习。
就算到了100岁以后,杨绛每晚睡前还有翻旧书的习惯。
有的书上还留着钱钟书曾经的折角、圈的点,画的勾,她跟着一一细读。
支撑杨绛驱散恐惧,走过艰难困顿的,是对文化的信仰。
她始终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读书,思考,写作,这可能是她人生中最重要的事了。
我们身边有些人,活得空洞、无聊,生命里只剩下混吃等死,遇到一点挫折都不能承受,原因就在于他们内心没有信仰。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没有理想和追求的人,内心空虚贫乏,是谈不上有风度的。
尼采说:“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真正有风度的人,精神有所依托,心里有爱,眼里眼光,历尽沧桑,依旧从容。
罗兰说:“多读一些书,让自己多有一点自信,加上你因了解人情世故而产生的一种对人对物的爱与宽恕的涵养,那时,你自然就会有一种从容不迫、雍容高雅的风度。”
愿我们都能成为真正有风度的人,自信大气,魅力四射,受人尊敬。
作者简介:砚无声,富书专栏作者。用理性观点抒写生活百态,每天一万步践行者。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