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金融界网站
根据京东去年3.8节发布的数据显示,当下京东女性员工占比近四分之一;女性管理者有超过900名;高潜人员中,女性占比31.3%;在非一线女员工中,晋升比例超过50%,晋升过两次的比例达到27.8%,也都高于男性员工。显然,在职场晋升这一块,京东女生是真优秀!
17岁的京东即将在香港上市。作为重视技术的互联网零售巨头,京东的工作强度是可以想象的,京东的管理者经常回忆京东像一个高速行驶的车在赛道上换轮胎般的速度。在这样的情况下,京东的女生不断的走出舒适圈,打破天花板,刷新着人们对职场女性智慧和韧性的理解。
她们中,有“快消女王”冯轶。作为快二十年的零售人,2019年,冯轶带领的京东快速消费品团队实现销售额和利润双双超出公司预期。在去年年底“最美京东人”的各种评选中,冯轶斩获了个人、团队、CEO大奖全部三个大奖,这个帽子戏法拿的漂亮!
她和团队还没来得及享受荣誉带来的喜悦,2020年的新冠疫情就突然袭来。冯轶当时人已不在北京。1月21日,疫情相关产品都已卖空;团队迅速跟进供应商补货,同时协调物流和仓储,结果1月23日一天又把平时20多天库存周转的货量卖空。这时,团队中谁也没有请示,也没有说什么,马上停止休假,开始工作。比如牛奶采销,先后沟通了34个品牌,73个大小仓库,累计上千人的联动协调,全国补货58万件,用4天时间恢复日常供应。冯轶为整个团队骄傲。
疫情期间,京东APP上“立即购买”的按钮持续点亮成为团队目标,这表明消费者可以随时下单。持续工作的京东物流,也给供应商带来信心,货物供向京东倾斜。
在冯轶的生活里,天花板正在淡出。因为把目光放在梦想上,比放在天花板上更有用。“舒适圈”像是美轮美奂的肥皂泡,每隔4、5年便会破裂,有时源自外力,有时源自内部的张力。
京东“不得了”的女性里还有很多女技术,比如孔祥威。上学时,她一路读到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硕士,毕业后进入全球资产管理巨头贝莱德成为管培生。当年每5个管培生中,只有一位是女性。五年后,孔祥威成为那批管培生中最早晋升到产品经理的人。
在贝莱德干了8年后,孔祥威回国发展,在考察和衡量了几家互联网公司后,加入京东数科。当时,京东数科正要向资管科技领域进行延伸。
2018年底时,孔祥威向公司领导和团队立下目标:用3年时间,做到资管从业者都知道这个平台,并使用起来。现在时间还剩一年半,她对结果保持乐观,直属领导也将她描述为“raising star”(后起之秀),言语间不吝赞美。
在她领导的近70人团队中,女性不到10人;从事研发工作、编程的同事中仅有3、4位女性。她希望女生之间能够支持彼此,“女生圈子经常讨论的是退路,如果这样,就不会往前进。”天花板时常存在,但女性朋友要鼓励彼此去尝试挑战与新东西。
当然,京东也一直积极在女性平权和女性关爱方面推行多项重磅福利举措,以及在女性领导力培养方面的优势和成长计划的打造,京东一直致力于为女员工们提供更多的职场发展空间。
去年,京东正式加入了英国驻华使馆在2016年发起“性别平等项目”。“到2020年前,为女性发展赋能的培养课程数量增加30%,受培养女性员工数量增加20%,在2019年通过公益平台举办至少三场女性公益活动。”京东也将和众多行业领导企业一起推动女性在职场中的发展和成长。
身为女性,京东女员工原本就是京东职场上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她们柔情又理性,好学又善于沟通,韧性强且勇于挑战。同样作为职业女性,小编尊敬她们,更羡慕她们!京东相对公平与健康的职场环境,为这些职场女性们创造了更多的发展空间与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