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画,顾名思义,它是墙壁上的艺术,即人们直接画在墙面上的画,是绘画在岩壁、建筑物墙面或天棚上的图画的通称,可说是历史最悠久的绘画形式之一。
原始社会人类在洞壁上刻画各种图形,以记事表情,这便是是最早的壁画。
我国自周代以来,历代宫室乃至墓室都有饰以壁画;随着宗教信仰的兴盛,壁画又广泛应用于寺观、石窟(例如敦煌莫高窟、芮城永乐宫等)。我国至今仍大量保存着著名的佛教壁画和道教壁画遗迹。这些遗迹有部分已经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名录,作为我们古代文明的见证。
据历史记载,汉武帝画诸神像于甘泉宫,宣帝图功臣像于麒麟阁也都是壁画。自魏晋到唐宋,佛道两教盛行,寺院道观多有壁画。敦煌壁画保存了当时大量杰出的艺术作品。明清卷轴盛行,壁画渐衰。
从观看和功能的角度看,壁画是墙面上的“图书馆”“历史课”,我们能在壁画上探寻属于那个时代的文化踪迹。
建筑是文化和艺术的载体。越是重要的建筑物,审美、象征等精神功能就越为突出。可是,就建筑本身而言,由于受到技术和材料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对于精神的表达远不及绘画、雕塑等艺术手段那样来得自由和直接。这样,既美观而又生动的壁画就成为帮助建筑表达某些特殊意义和审美意趣的绝好工具。
从创作者的角度看,壁画多由民间画工参与绘制,虽在六朝、隋、唐时期,曾有过士大夫们参与,但总的来看,历史上的壁画有着独特的民间绘画特点。
壁画艺术的价值,不仅在于它的艺术之美,更在于它所承载的丰富而全面的古代历史场景的信息。
比如,从唐墓壁画和敦煌壁画来看,两者在用笔、题材上都有很大区别。我们今天发现的1300多年前的唐墓室壁画,是原原本本直接描绘唐人的生活,其中诸多的皇宫贵族日常生活的场面真实。
而敦煌壁画上所画的内容就已经决定了这门艺术从一开始就会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但也正如它上面所画的内容(佛教)一样,传入中国后,就逐渐被中国传统文化所同化,呈现出具有中西合璧的独特风格。
敦煌壁画发展到了盛唐时期,壁画的风格就很能够让人直观地感受到那种盛世才有的气象,场面宏大、结构严谨、建筑恢宏、富丽堂皇,线条也变得更加精细
现在我们对壁画的保护有两种:一类是通过临摹壁画的艺术家。他们的临摹,实际上是对壁画的一种保护,有时候发现的壁画破损很严重,已经没有办法揭取。艺术家现场的临摹,就是对壁画的再现和一种抢救性保护。一类是专业的壁画保护修复专家,侧重于壁画本身物质载体的保护与传承。
他们通过抢救修复以及各种记录的方式,记录壁画的图像,并通过对壁画物质载体的分析研究,从而对壁画进行科学严格的保护修复。虽然方式不同,但都是为了文化的传承。
传统不是凝固的模式,不是样式僵化,面对现代人,人们需要新鲜活泼的新语音,如何重建东方壁画大国的风貌,解决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在为时代为大众的前提下,包容一切有益的文化营养,以开放的心态探讨创新之路。
壁画在现代出现了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顺应了现代人们的需要,也承载了我们现代社会的各种文化。
举报/反馈

哈哈哈哈或

1901获赞 355粉丝
面向国内外藏家及机构,提供专业鉴定平台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