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一部《王牌特工》使大众重新燃起对特工片的兴趣,与之前经典的上天下海、身手凶猛的肌肉硬汉特工相比,戏中扮演英国皇家传统特工的科林叔,身披高级定制西装,手持绅士必备长柄伞,脚踩手工制作牛津鞋,还操着一口纯正的伦敦腔,把英国特工演绎的高贵优雅,再加上科林叔一句“绅士是现代社会的骑士”的经典台词,使绅士味道的暴力更有魅力。
一直以来,英国绅士都是影视题材中令人津津乐道的话题,与日本人崇拜武士道一样,英国人对自己的绅士文化充满了强烈的自豪感。一位叫霍普金斯的英国诗人就曾公开表示:“即便英格兰民族不能给世界留下别的什么东西,单凭绅士这个概念,他们就足以造福人类。”
英国绅士听起来好像由来已久,但其实也不过只有600多年的历史。任何一种文化都无法一蹴而就,当然绅士文化也经历了几次变革。
1414年,英国国王亨利五世颁布法令,要求在诉讼中,需陈述被告的财产和地位(其实这一目的主要是为了保护贵族特权)。为了在法令中表示骑士、男爵家族中年轻的、还没有贵族头衔的成员,“绅士”一词才得以诞生。从此,地位低于贵族和骑士,但有财产和名望的人开始被形容为“绅士”。
从大约500年前的一封贵族信件中可以发现,当时成为绅士的四个必备条件:一是有绅士血统;二是大部分收入来自自己的土地、非工作或高利贷收入;三是担任官职,四是和贵族有亲属或联姻关系。当然,这封信还强调了,绅士必须是一个彬彬有礼的人。
到了17世纪,此时绅士的贵族血统开始被模糊起来。17世纪英国发生了内战,国王查理一世遭到斩首,王室土地全部拍卖。阶级的壁垒开始被动摇,贵族阶级被打破。英国从此结束了中世纪时代,进入了现代社会的早期。
于是,通过经营农牧业和商业发家致富的精英开始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而一个人的社会地位也不再由血统决定,而是由他的社会成就构成。英国的中产阶级开始形成,并逐渐取代之前的贵族成为“上流社会”。
到了17世纪后期,英国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洛克提出了 “绅士教育”。他把那种既有贵族气派,又有资产阶级的创业精神和才干,还有强健的体魄的人称之为“绅士”。
此时的“绅士教育”所着重于的培养的是 “有德行、有用、能干的人”。即必须具有上层社会所理解的道德思想与行为,具有开拓资本主义事业的广泛能力、机敏与自信,具有高贵的文明的礼貌与仪态,具有多方面的学识,足智多谋。
而把英国绅士文化推向巅峰的则是打造了“日不落帝国”的维多利亚女王。在她执政期间,英国在经济文化等领域,尤其是工业技术方面均都达到了世界级的巅峰状态。而经典的绅士形象——西装笔挺,头戴圆顶硬礼帽,手拿雨伞或者手杖,也正是在此时诞生。Gentleman、Gentlelady等词就来源于这一时期。
由于维多利亚女王本身就是一位十分注重仪表德行的女王,因此她的举止投足也深深地影响着英国的中产阶级,并成为他们争相模仿的最高标准。于是,英国绅士的礼仪规范、行为准则就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成型。一时之间举国上下,成为“绅士之邦”。
到了19 世纪末期,传统的绅士概念彻底土崩瓦解,工业社会的快速发展,现代生活方式的变革都使国民从为人处事至思想意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此时绅士的判断标准跟家族有关的“徽章”毫无关系。判断一位男士是不是绅士,只看其行为举止是不是符合有教养的规范。
无论你是谁,只要你有绅士行为,那么不论出身高低、贫穷与否,你都可以成为绅士。这种全民性、普及性的绅士观念,开始扎根于每一个英国国民的强烈意识里。
19世纪,当公立学校以“绅士教育”为主要教学内容,绅士文化正式成为英国的国民文化。就连剑桥、牛津等老牌大学都将培养绅士作为自己的目标。英国有句谚语:“It takes three generations to make a gentleman”(培养一个绅士需要三代人的努力)。可见英国人对培育绅士的重视。
当然,英国的绅士文化令现代人们最为熟悉的还是绅士们的穿着打扮。其中仪表风范是英国绅士最突出的表现。 定制的合身西装、牛津鞋、长柄伞、礼帽,还有手表、眼镜、钢笔、丝质领带、衬衫、公文包等等,一个清单下来,就是一部“英国绅士着装指南”。当然,无论绅士们穿什么,从头到脚都十分注重整洁和搭配。
虽然绅士的着装看起来体面高雅,令人心生羡慕,但其实绅士的穿着也曾有着十分严苛的要求,怕是曾令不少男士“心累”。在绅士风格的全盛时期,绅士的着装法则甚至被明确定义到了每个细节。
西装必须由深色的精纺毛料制成,只能有黑色或午夜蓝色,并且除了绸缎饰边和领口,不能有任何装饰。亚麻色制成的衬衫应该干净无瑕,领带需由朴素的白色细麻制成。领带要在恰当的位置系好,还要看上去非常服帖。
当然,一个真正的绅士,不应只注重外表,内在的品格与风度也同样重要。英国传统的绅士风度主要有三点:第一点就是着装的得体,既要符合自己的身份,还要适合所在的场合。这种重礼节的风气源自于欧洲的宫廷。因此绅士文化的衣着自然不能随意,仪态也更不得轻视。一直到现代社会,这种讲究礼貌的风气也一直被保留并传承了下去。
第二点便是绅士们幽默的社交方式。绅士们往往性格内敛,但却妙语连珠。比如《傲慢与偏见》里的威克姆,就凭借自己的幽默风趣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称赞,更是赢得了美丽聪慧的女主人公伊丽莎白的芳心,开启了一段深情的爱恋。
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英国绅士严格遵守女士优先的礼仪原则。在英国,男人保护女人是天经地义的礼仪传统。
就连英国绅士常带的雨伞也是为了照顾没带伞的女士,可以说保护女性是英国绅士的天职。
在电影《泰坦尼克》中,当巨轮沉没之时,船长爱德华·约翰·史密斯喊道:“男人们,别忘了我们是英国人!”,英国绅士们自觉排在小孩、老人和女人之后等待救生艇,就连身价上亿的商业大亨也没有抢在妇孺之前求生,而是直接在船舱中仪表整齐的迎接生命的最后一刻。
如今,大英帝国的风光已经不在,传统贵族血脉的绅士也早已不见踪影,现代文明的高速发展,使人类的灵魂越发趋于自由,而绅士文化也绝不是局限于仪表形象言谈举止的刻板枷锁,它更像是一种追求高雅、从容不迫的人生态度,约束着每一位高贵的男性,令其魅力倍增。
举报/反馈

什么都不会猩猩

924获赞 114粉丝
行走在各国的创作小编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