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白鹿原》的一段时间
我和林老师一度陷入了大西北口音
经常突然叫一句:
呀!嘉轩呀,咋回事嘛这是!
然后两个人傻笑。
如果要讲一讲白鹿原,大概可以从中国革命变迁对工农阶层的影响,到人物性格与学识与个人成长发展的紧密联系,再到每一个情节的前后铺垫,随意一个角度便是一篇浩浩荡荡洋洋洒洒的影评。
而令我最喜爱的,莫过于每一个人物矛盾对立,却又接地气的形象塑造。
所以打算用哲学的三大理论来论述《白鹿原》的合理性,以证它的确为一部良作。
一、矛盾的对立与统一
不知道为什么,看到后半部分我愈发“不喜爱”白嘉轩这个角色。
从正面来看,他是一位好族长,算得上是为白鹿原掏心挖肺,“抓赌大晚上不睡觉蹲在戏台上监督”,“二话不说钻进地窖救人”,“不怕死带领族人“闹交农”’。
他大爱无私,却又是地地道道的典型封建社会的地主阶层。
和鹿子霖比,他多一分仁义,却少一分变通。
当清朝政府走向灭亡之际,新时代的星星之火开始燎原,他坚守做族长,鹿子霖却做了更与时代接轨的“乡约”。因为“石头”早年离开白鹿原去外面闯荡当麦客,归乡后抛弃妻子后丢了孩子丢了家庭,白嘉轩也因为断定“外面的世界”会使人沦落,会带坏族人,也就导致了后期“禁锢”白孝文与百灵于白鹿原,反而是鹿子霖早早就让鹿兆鹏与兆海在外学习新时代知识与外界接轨,也导致后期白鹿两家后代的思想差异。
感叹之余不由又暗想人性本就如此,好的品行必定牵扯到不足的方面,主人公也没有金手指万事顺心如意,很小的思想差异也会产生巨大蝴蝶效应让儿女的人生轨迹截然不同。
二、 量变质变
曾经想过一个问题——一个人的性格是否能发生巨大变化,得出来的结果是除非重大事项或是日积月累。
《白鹿原》中后期发展最令人愤恨但又能理解的角色莫过于“白孝文”。
幼年时,他被父亲管教严格,看到白兴儿偷拿做糖人老爷爷的钱死活不敢供出来,虽然懦弱却也是没有坏心;
成年时,鹿兆鹏从县城学成归来做成了校长,他被父亲圈在白鹿原甚是愤懑,却转而将怒火撒在鹿兆鹏上,话里话外极力嘲讽鹿兆鹏,甚至鼓动乡民不去学新西学——只需拜好祠堂学好四书五经,至此时白孝文的思想已经偏离正常轨迹;
直到他娶了一个爱哭爱闹的妻子,再到被设计爱上田小娥,最后得知被田小娥欺骗,逼上绝境的他彻底如图二次函数抛物线一般走向另一个轨迹,心狠手辣,卖身求荣协助国名党无恶不作。
一个人的性格改变大概如此——不断的量变导致最后质变。
三、 否定之否定
在第20集的时候我看到黑娃背着行囊,手挥着镰刀飞快地奔驰在金黄色的麦田上,内心欢呼终于离开白鹿原的时候默默湿了眼眶。
是啊,他终于离开了一个连亲身父亲都甘心为奴隶的封建旧社会怪圈,此后该是自由人生了吧!
然而好景不长,事物的发展从来都不是单向地往前,你以为解放的时候或许还会以另外一种方式再次回到这个怪圈,田小娥的悲剧则是最好的证明。
一个已经延续几千年的封建社会,思想已经根治人心,改革与解放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一个漫长却又不断否定传统,再否定极端的新思想,一直在不断的否定自我与过往中塑造新的长久发展,最后,改革完成。
(...打住,再写下去就是马哲毛概了)
看完《白鹿原》之后竟然一时不愿意再回忆其中的情节,太过于现实地还原时代变迁与人性,却又不得不佩服作者的创造思路恢宏庞大!
最后
有机会去一趟陕西
也想去吃一碗油泼辣子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