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垃圾清运车一来,东城区东四街道“小巷管家”、东四二条社区居民常务会会长金大钧和社区的垃圾分类指导员就跟着一起忙活起来。遇到三进、四进的院子,他们还帮着入户收垃圾。
平房院落、老旧小区往往是垃圾分类最容易遇到“梗阻”的区域,社区党员、小巷管家、楼门院长、垃圾分类指导员这些社区“大员”齐齐上阵,有的挨家挨户送上“两桶一袋”三件套,号召居民源头分类;有的在小区试点撤桶建站,让以前的垃圾桶区变身阅报栏,小区环境大改观……通过“全域覆盖、全民参与”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垃圾分类正逐步成为社区居民的“新风尚”。
东城区东四街道二条社区
“一个党员带动一个院儿”
在东四街道东四二条社区,除了居委会人员、垃圾分类指导员帮着入户收垃圾,街坊邻居也很给力,双职工家庭总赶不上倒垃圾的点儿,他们就顺手帮着把垃圾带出去。“红领巾”们也加入进来,帮一些行动不便的居民往外送垃圾。
“大伙儿垃圾分类的习惯正在一点点养成。”东四街道二条社区党委书记王莉说起辖区来之不易的成绩很感慨。
“如今,社区已有23位垃圾分类指导员,还发动了311个院儿的113个‘院长’参与。同时,垃圾分类做得好的楼门院儿,还被评为示范院。目前已建设两批共58个示范院,近300名居民参与,最多的一个院有13户居民加入。我们给示范院发放分类小桶,让居民垃圾分类从灶台开始、从家庭做起,‘垃圾不出院,定时定点投放’,让示范院成为‘火种’,辐射带动街坊邻里一起垃圾分类。”王莉介绍说,现在社区从以前的“一大桶二中桶”变成了“家庭小院儿搁小桶”。
在平房区住了一辈子,73岁的金大钧对平房区“倒垃圾”的变化有着切身体会。“刚解放那会儿是排子车,人工收垃圾。后来家家户户都用木头钉的那种带把儿的‘土箱子’,环卫卡车一吹哨、摇铃,大家就出去倒垃圾。一车跟一个清洁工用大板儿锹往上撮,倒完垃圾,工人师傅蹬着车后的脚踏板,手搭着车后帮就走了。再后来是半机械化收垃圾,用绿漆的铁桶,垃圾车铲着铁桶的把儿,一歪,就扔车里了。之后塑料方垃圾桶就来了。现在,一桶变四桶了。”眼瞅着垃圾箱从“土箱子”到绿漆铁桶,再到如今的分类小桶。清运垃圾的车辆从最早的排子车到现在的分类清运车。几十年的变化,老街坊们说起来都非常感慨。
其实,二条社区的垃圾分类早已启动。去年8月,该社区就已“撤桶”。但桶撤了,垃圾怎么倒?
经过9次群众会,社区选出了22位垃圾分类指导员,指导动员居民垃圾分类,同时协助监督垃圾清运。他们还和环卫部门一起制定清运时间,每天早晚两次定时收取,居民和清洁工当场交接投放,避免混投混运,实现“垃圾不落地”。
这期间也没少磨合。一开始,小型垃圾车开得飞快。垃圾分类指导员就提醒他们,在胡同收垃圾必须慢,“一个院儿少说几户多则十几户,开得太快,哪来得及出来投放。而且还也得主动进院儿找。”现在,垃圾清运员也慢慢“摸门儿”,对一些腿脚不便的居民,会主动上楼入户收垃圾。
下一步,该社区将发动包括在职党员在内的400余名党员,成为垃圾分类示范户,“一个党员一面旗,一个党员带动一个院儿”,辐射周边居民共同参与。
记者从东四街道了解到,该街道赋予党员干部垃圾分类“先锋员”、“示范员”、“宣传员”的职责,鼓励党员从自己做起,影响带动群众。按照“临近、相熟、便利”的原则,建立垃圾分类责任制,每个党小组有责任片区,每名党员有责任户。
同时,拓展延伸“周末卫生大扫除”活动,发挥“一家二长三员”作用,即小巷管家、楼门院长、街巷长和垃圾分类监督员、指导员、宣传员,辅助引导居民垃圾分类。每天5小时定点值守,指导源头分类,检查垃圾倾倒情况,提高投放准确率。此外,建立街道社区、执法部门和物业公司联合监管机制,每日对人员到岗情况、桶站达标情况巡视检查,发现问题马上整改。
通州区潞源街道古月佳园社区
见面不问“吃了么”先问“领桶没”
见面不问“吃了么”,先问“家里领到桶没?”在潞源街道,源头分类“三件套”全面上线。
“来,这个绿桶是厨余垃圾桶,这个灰色的您装其他垃圾,书本报纸之类可回收的东西您就放蓝色编织袋里。”这几天,潞源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马云飞和同事以及志愿者们,忙着在古月佳园小区给大伙儿分发“两桶一袋”。经过几天的发放,基本上每家都领到了“三件套”,从源头开始垃圾分类。
古月佳园小区是回迁小区,约有1600户居民。以前居民家里基本就一个垃圾桶,有人嫌麻烦不愿下楼再二次分拣。这次“两桶一袋”发放到位,就是从源头配齐。而且,发放的垃圾桶都是带盖儿的脚踏式,可回收物的蓝色编织袋上面还标明了可投放的物品种类,方便居民规范投放。
对送上门的“两桶一袋”大伙儿都挺支持。“这事儿好!有什么我能帮得上忙的,你们说话。”正在楼下遛弯儿的饶阿姨很愿意为垃圾分类出份力。
“这两个桶我打算一个放厨房,一个放客厅。”居民马叔叔已经安排上了“两桶”。
据介绍,潞源街道倡导“便民服务+科学管理”的分类模式。一方面对设备设施改造提升,合理规划设置垃圾收集点,在古月佳园小区设置28个分类站点,保证每个单元门前设置一个。接下来,还将在楼下建立密闭式投放点,后续计划将分类站点从28个减少到16个。
同时,有序推行生活垃圾定时定点投放,将垃圾投放时间从原来的全天24小时固定为7时至9时、18时至20时两个时间段。在定时定点投放期间,16名垃圾分类指导员也会对各个点位现场引导,并对部分投放不准确的生活垃圾二次分拣,实现点对点、人对人、时对时的服务引导。
石景山区八角街道建钢南里社区
楼前的“垃圾位”改成了报刊亭
“别说,咱这个垃圾站真不错,小区环境敞亮多了!”
让居民李大哥发出“真不错”感叹的,是建钢南里西院的生活垃圾集中投放站。
5月1日,《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行,八角街道建钢南里社区试点“撤桶并站”,将西院原有的三处垃圾投放处合并为一处,散置各处的24个垃圾桶以及大件垃圾,都归拢到了集中站点。
走进小区大门,整洁美观的集中投放站很抢眼,墙上贴着生活垃圾分类简化细分表。分类站设在小区唯一出入口处,采用建设成本小、空间利用率高的可移动集装箱模式。设置了垃圾分类存储区、大件垃圾及建筑垃圾存储区、再生资源回收区。其中,垃圾分类存储区还配备了空气过滤系统,划分了消毒区、分拣区及存储区,并设有专门的垃圾分类指导员。
“你们这个垃圾站离我们楼门太远了,不方便!”一开始,老街坊们很有些意见。尤其是2号楼7门,离集中站最远。为这个,没少找社区党委书记屈璠抱怨。但没多久,居民们的态度“神奇”地转变了。
“因为环境实打实地变好了。”屈璠扭头指着干净整洁的小区环境。
小区的垃圾桶没了,居民改为每天定时到集中投放站分类投放生活垃圾。慢慢的,社区环境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以前一到大风天,白色垃圾满天飞的情况没有了;捡拾废品人员乱翻垃圾桶的情况没有了;装修垃圾、废旧家具露天堆放问题没有了。“之前有人在垃圾桶旁边扔床垫子,差点儿着火。”居民王大姐提起当时的情形还很气愤。
现在,以前那些气味难闻、环境脏乱的垃圾桶区域,都不见了。垃圾桶位置装上了报刊亭,方便居民阅读时事新闻,成了大伙儿茶余饭后最爱来的休闲地。看到社区环境改善,居民对撤桶并站和垃圾分类定点投放也更加配合。
【专家点评】
循序渐进培养“环境素养”
北京市政府参事、北京市垃圾分类专班专家组组长王维平
此次出台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侧重于从垃圾处理的末端向前端移动,侧重于源头的减量化、资源化。包括限制包装、净菜进城、旧货交易、废品回收、垃圾分类、不剩餐、不用或少用一次性物品,这次都非常具体地写入了法规。而且职责明确、便于考核,强调垃圾分类物业要参与、行业组织要参与。将垃圾分类从一个行业管理,转化为社会管理,形成层层包裹的社会管理模式。
还有就是,自觉和强制相结合。此次条例的处罚措施非常明确。但我认为,老百姓垃圾分类是一个习惯养成的过程,要以自觉为主、强制为辅,循序渐进。
居民垃圾分类的“环境素养”培养是最难的,要坚持不懈、久久为功。
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的养成,不仅是在家,在单位、餐厅、还有公共场所,都是培养垃圾分类习惯的社会范围。
而且,对居民而言,垃圾分类的普及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要由简入繁,且垃圾成分复杂,一时半会儿分清楚不容易。生活垃圾管理不能“一刀切”,要适应当地情况。如果垃圾分有机、无机,或者分干垃圾、湿垃圾,对居民来说都不易懂,北京现在的四分法基本上就比较好掌握,也是根据全市垃圾后端处理手段和加工利用体系,以及本地垃圾的理化性质决定的。
垃圾分类是一个大概念,社区、居民的参与是最难也是最重要的,每个人都需要真正地参与其中,才能提升我们的“环境素养”。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 金可
编辑 王海萍
流程编辑 刘伟利
举报/反馈

北京日报客户端

7501万获赞 524.7万粉丝
爱北京、关注北京、读北京
北京日报报业集团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