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他的身世到现如今依旧有着众多的说法,受封成为了周朝诸侯国家之一郑国的第一任君主。建立国家的他却没有遇到一个好的君主,反而所遇到的君主,是历史上面为博美人一笑可以“烽火戏诸侯”的昏君周幽王。
他在这样的时刻又成为了周王室的司徒,可以说是他与他的封地都处在风雨飘摇之际。于是他当机立断直接将自己的国民迁徙他处,谋得了一线生机,但是由于他只能在周幽王的身边,犬戎攻陷王城之时,他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只能落得一个身赴国难的下场了。今天我们的主角,就是这个郑国的第一位君主,远见卓识的郑桓公。
图一:郑庄公画像
身世成谜,受封郑国
有关于郑桓公的身世,在史料的记载之中多有分歧。但是林林总总,大致讲起来,一共有三种说法。
其一是说他是周厉王的儿子,周宣王的异母弟弟。
第二种说法与第一种说法差不多,但是认为他是周厉王的儿子,却是周宣王的同母弟弟。
而第三种说法,则认为他是周宣王的儿子。
在这三种说法里面,最可信的就是第一种说法,所以大多数文章之中都采用了第一种说法。
图二:周厉王姬胡画像
且不说他是周宣王的弟弟还是儿子,总的来说,他都是周王室中人,根据周朝立国之初所设定下来的分封制,郑桓公理所当然的会被分封。周宣王二十二年的时候,将郑地作为封地分封给了自己的弟弟,郑地便成为了郑国。一开始所建立起来的郑地,是在域林一带。而郑桓公因为在治理国家方面十分出色,政绩斐然,所以受到了百姓们的爱戴。
图三:周宣王画像
后来,周宣王去世之后,由周宣王的儿子继承帝位,这个儿子,叫做姬宫涅,或许这个名字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十分陌生的,但是若是说出他的另一个名号,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那就是在历史上面留下了“烽火戏诸侯”这样的故事的荒唐的帝王,周幽王。
周幽王在位的第八年,他将自己的叔叔郑桓公任命为周王室的司徒。司徒这个职位负责掌管天下的户籍以及全国的土地,社稷社稷,足以见出这个职位的重要性了。而郑桓公在担任司徒这个职位的时候,兢兢业业,又安抚周民,十分得民心。他赢得了周朝民众的人心,据说《诗经》之中的《缁衣》这一篇,就是为了歌颂郑桓公而创作出来的。
图四:《缁衣》
远见卓识,徙国迁民
周幽王作为当时的最高统治者,他却是一个实打实的昏君。宠爱妃子褒姒,每天沉迷酒色不说,还不事朝政,又重用奸臣。在这样的情况之下,百姓又遭受到了极大的剥削,怨声载道,积怨已深。
而各个诸侯国家也都生出了叛逃的心思。然而周幽王在受到劝解之后依然一意孤行。郑桓公见此状况,便料想到国家的祸端就将要起了,于是他便开始为了自己以及自己的国家早做打算,想好自己的退路。
图五:褒姒与周幽王
在有了这样的想法之后,郑桓公有一天问了掌管王室典籍的太史伯,“王室之中多有变故,如果想要逃命,应该逃到哪里去呢?”太史伯就告知他应该逃到临近东虢国以及郐国地方。在经过一番讨论之后,郑桓公知道该地的发展潜力巨大以及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之后,就当即决定要将郑国迁往那个地区,随后他就开始谋划起来。
图六:东虢国
在周幽王九年的时候,郑桓公的暗中谋划终于到位之后,就向周幽王提出要东迁的想法,在得到周幽王的同意之后,郑桓公随即便派遣长子前往虢郐两个国家送礼,同时向两个国家借地,果不其然,虢郐连哥哥国家的国君因为郑桓公当时是周朝的司徒,位高权重不说,还贪图上了礼品的丰厚,十分轻易的就各自献出了五座城池给了郑桓公。郑桓公知道这件事情之后大喜,这样一来,郑国就有了立国的基础。
在这件事情不久之后,郑桓公就下令将原来封地上面的民众都东迁至自己所谋划到的这块地上面。之后,又在太史伯的建议之下,他将自己的家属以及重要的财产全部都安置在虢,郐两个国家之间的郑国京城之中。这样下来,郑国的国本算是保全住了。这个事情,也就是后来被人们称作“虢郐寄孥”,打下了郑国在东方建国的基础。在周朝内忧外患之时,使得自己的国家能够得以保全。
无奈之下,死于国难之中
周朝的威信一落千丈,甚至连国家都已经摇摇欲坠之时,周幽王对于褒姒的宠爱却愈发深刻。而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便是源于周幽王对褒姒的宠爱。周幽王将自己的王后废掉之后,同时也废掉了太子,将褒姒母子立为了新一任的王后以及太子。而原来的王后的身份也是不一般。
原王后是申国国君的女儿,原太子则是申国国君的太子。申国的国君申侯就因为周幽王废黜了自己的女儿以及太子这件事情。大为恼怒,直接联合了缯国以及西夷犬戎连个国家攻打周朝。
不久之后,犬戎就直接攻陷了镐京,在骊山之下杀死了周幽王,而郑桓公作为位高权重的司徒,当然是在周幽王的身边,也因此直接被杀害了。郑桓公死在了这一场国难里面,郑国人便共同拥立了他的儿子上位,便是后来的郑武公。他虽然万般谋划,依旧逃不过死于国难的下场。
图七:周幽王被灭行进图
而周幽王的的死,其实也在意料之中。周幽王的种种行为,直接就已经失去了民心不说,诸侯国家对于他也早已是离心离德,所以申国的国君以及那几个国家,才能够这样轻而易举地攻陷了镐京。是因为天下之人都不希望周幽王再继续作为国军为祸天下了。若是有各个诸侯国的鼎力支持,仅仅凭借这几个国家,是不太可能如此轻易成事的。
申国国君又是真的仅仅为了自己的女儿以及自己的外孙便掀起这一场反抗周王室的战争吗?显然也是不太可能的,或者说,这两个人,便只是申国国君的一个能够发动战争的理由罢了。这么一想,其实这两个人也有可怜。然而周幽王的失败是大势所趋,所以申国国君手中掌握着这样的一个光明正大的理由,便是正义的使者。
从始至终,郑桓公的一生也就这样结束了,但是也是十分让人唏嘘,他有着这样优秀的政治才能,若是在一个明君的手下,想必可以发挥出更大的力量。时势造英雄,郑桓公,似乎也是生错了时代。否则,想必会有不一样的传说吧。
总结:
郑桓公的一生,为了自己以及自己国家殚精竭虑,成功地将自己国的国之根本保住了。可叹他生在一个不太尽如人意的时代之中,没有遇到一个比较好的君主,否则已他的政治才能,说不定会出现一个盛世景象。
而他再周幽王的时代,所能够做到的,就只剩下保全自己的国家罢了,他尽心尽力地治理国家,但依旧顶不住周幽王的昏庸使得国家一落千丈,最后,还要他身赴国难,让人唏嘘不已。
举报/反馈

盛世侃谈

2.6万获赞 17.5万粉丝
会更新哦!给你们带来更好的作品!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