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驾车经宁洛高速郊游,正值复工复产时期,高速公路上往来穿梭的重卡连绵不断,看着这些庞然大物轰然而过,我的脑海里突然涌现出一辆记忆中的卡车。
老黄河卡车,一直是我心目中的大车。
改革开放以后,我们村子里的“能人”们都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有挖鱼塘养鱼的,有开大车跑运输的,一时间出了不少当时令人艳羡的“万元户”。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如今早已成为“千万富翁”并功成身退的刘铁建。
说起刘铁建,那可是村里的能人,最初就是开大车跑运输。当时还是小孩子的我,一度曾以他为理想目标。这个人头脑灵活、办事果断、为人和善。如今虽然贵为一方财神,却也低调行事,出门只是开一个2.5升的天籁。甚至有时候在街上遇到他,竟然只是手提着一个买菜篮子步履蹒跚地走过来。虽然已经双鬓满头白发,却也精神奕奕。
我对这个能人的最大印象,不是他的财富,而是他最初发家的那辆老黄河卡车。
在那个“车轮一转、财源滚滚”的时代,刘铁建的老黄河卡车在村里一直是很显眼的,通常就停在他家附近的街上。我记得很清楚,那时的小孩子都和我一样喜欢闻汽车那股特殊的味道。每当大人们围在车边闲谈时,或者有人在修车时,无一例外,周围都要有一群乱蹦乱跳的我们。
黄河JN150后桥
黄河JN150前桥
这老黄河卡车,说起来真不简单。有一次,刘铁建在路边修车,把后后桥和车轴拆开了,围观的我们竟然发现了一个令人惊诧的事情,这辆车的轴承竟然那么大,看起来快要和一个小孩子的头那么大了。当时我心里就惊叹:这车,真厉害!
后来才知道,老黄河卡车,准确的说是黄河JN150,那可是中国首辆重型卡车。
黄河JN150原型车斯柯达706
解放后,中国重型汽车一直是空白。20世纪五十年代,中国重汽的前身——济南汽车制造厂争取到了上重型汽车的项目。该厂从交通厅要下来了两辆斯柯达706样车,一辆拿来解剖,另一辆留下供设计者测绘画图。这就开始了黄河JN150的生产研发。
前后经过4个半月的拼搏奋战,于1960年4月15日,终于试制成功了中国第一辆重型汽车——黄河牌JN150型8吨载货汽车。
在研制初期,该车装备的6135Q大功率柴油发动机。该发动机是上海柴油机厂在船用发动机的基础上改装的。体积大,重量大。
据当时工人回忆,因为没有专业设备,很多设备只能自制。汽车的大梁本来要用大型冲压机冲压成型,但苦于当时的艰苦条件,只能采用土法制造:用大的千斤顶来压大梁。后来,硬是用6个大千斤顶充当了冲压机。
1963年3月,JN150通过了鉴定验收,当时厂里到处都在欢呼。同年11月,一机部批准该产品定型,可批量生产。当年生产30辆,1964年达到148辆,1966年达到650辆。
当年1月朱德委员长到济汽视察,亲笔为黄河汽车题写了“黄河”车名。
在上世纪70年代,黄河JN150重卡绝对是公路上的老大,就它拉得多,就它带拖挂,就它嗓门大。当时的黄河牌JN150型载货汽车为4X2驱动形式,轴距为3500mm,装载了一台6135大功率柴油发动机,最大功率210马力。
谁叫人家劲儿大呢,当然叫得欢!现在想想,实力大,当然可以叫得响些,是吧?
时光匆匆,当年风光无限的黄河车如今已很难在路上看到。然而让人倍感欣慰的是,重组后的中国重汽继续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具有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重型汽车HOWO系列重卡运用了110多项专利技术,代表了中国重卡行业的最高水平。
HOWO重卡不但在国内市场上稳居行业第一,在国际市场上也表现出色,成为我国重卡行业中出口规模最大的自主品牌车型。
如今,中国重汽产重型汽车销量早已突破16万辆,愿重汽前途无量。
对于老黄河卡车,大家有没有印象呢?
欢迎交流,谢谢!
举报/反馈

闲悠记

23.1万获赞 3.1万粉丝
闲游看云卷舒,悠谈烟雨平生
汽车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