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我讲了捷克斯洛伐克军方对轻型坦克的招标项目,结果CKD公司的P-II坦克成功中标,而在军方的命名中该坦克被称作是:LTvz34轻型坦克(履带式拖拉机的逆袭,P-II轻型坦克终究被德军嫌弃)。但是没过多久军方又开始了第二轮招标,同样是竞争对手的斯柯达和CKD公司给军方交付了两辆坦克,分别是S-II坦克和P-IIa坦克。最终结果军方采用了斯柯达S-II坦克,被军方命名为LTvz35轻型坦克。在LTvz35坦克批量生产时,斯柯达公司的生产效率较低,所以有一半的坦克还是由CKD公司制造。
CKD公司的LTvz34坦克
除了给捷克斯洛伐克军方生产LTvz35坦克外,CKD公司还在致力于出口坦克的研发。所以后来的LTvz38坦克就是该公司准备用于出口的坦克,该坦克被称作是战争之前捷克斯洛伐克最好的坦克之一。
CKD公司的LTvz38坦克示意图
CKD和斯柯达的竞争中,LTvz38坦克脱颖而出
1935年9月10日,伊朗采购委员会在布拉格与CKD公司签订了50辆AH-IV坦克和50辆TNH坦克的合同(我上一篇文章中有讲过:TNH和LTP轻型坦克,捷克斯洛伐克武器的坎坷之路)。这在历史上绝对是罕见的大规模武器交易之一,所以也促使了CKD公司的知名度越来越大,就包括后来的P-IIa坦克明明存在很多设计缺陷,但对CKD公司造成的损失并不是很大。
除了伊朗之外,罗马尼亚、瑞典也相继购买了CKD公司的坦克;罗马尼亚订购的是AH-IV坦克的改进版——AH-IV-R,在罗马尼亚军队中被命名为:R-1轻型坦克;而瑞典订购的是AH-IV-Sv坦克,在瑞典军队中被命名为Strv m/37坦克,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该型坦克仍然装备于瑞典军方。
出口给罗马尼亚的AH-IV坦克
如此之大的武器交易促使了CKD和瑞典的关系越来越好,捷克斯洛伐克和瑞典也在很早之前就建立起了合作关系。这一次CKD公司研发轻型坦克时就意识到了布拉格卡车发动机的功率严重不足。而瑞典的兰德斯维克L-60坦克使用的是德国布辛纳格L8V-G发动机,同样遇到了发动机功率不足的问题,后来瑞典把斯堪尼亚(SCANIA)140马力发动机安装到兰德斯维克L-60S坦克上,该坦克也被称作是Strvm/38,其机动性比之前的瑞典坦克要高很多。CKD公司的设计师也对兰德斯维克L-60S坦克感兴趣,确切的说他们是对该坦克的斯堪尼亚140马力发动机更感兴趣,紧凑而强大,非常适合CKD公司的轻型坦克。
德国的布辛纳格(Bussing-NAG)L8V-G发动机
瑞典6缸140马力斯堪尼亚1664发动机
CKD公司的坦克出口业务做得热火朝天,而另一边的斯柯达却遇到了新的问题;1937年夏天LTvz35坦克被大量的用户投诉其质量不佳、设计存在缺陷等问题。所以斯柯达的第三批103辆LTvz35坦克被推迟生产,直到同年11月协商过后才可以继续生产。原本计划制造600辆坦克被降低至了149辆,而且坦克的价格也比原计划中的低很多。
LTvz35坦克的订单被取消后,捷克斯洛伐克国防部又开始了新的轻型坦克招标。斯柯达以S-IIR坦克进行投标,该坦克实际上和LTvz35区别不大。而此时的CKD公司并不愿意用TNH坦克进行投标,因为大量的TNH坦克已经出口给伊朗,况且该坦克的设计被证明已经过时,尤其是装甲太过薄弱,完全无法抵挡重机枪的射击。CKD的设计师亚历山大·苏林(Aleksei Surin)开发出了一种新的坦克车体;为了降低成本,使用低碳钢来制造装甲,不过坦克的价格仍然达到102万捷克克朗,差不多比之前TNH坦克高出四分之一。
CKD公司制造的新坦克暂时被命名为TNH-S,于1937年下半年开始试验,乍一看新坦克和TNH非常像,不过仍然有一些微小的差异。TNH-S使用的是布拉格TNHPS发动机,是瑞典斯堪尼亚发动机的改进版;输出功率为125马力,比之前TNH坦克发动机高出了三分之一。坦克的装甲厚度达到了25毫米,属于捷克斯洛伐克轻型坦克的标准厚度;坦克的整体长度比之前长5厘米。炮手和指挥官的位置也进行调换,主炮上的前挡板被去掉;驾驶员的观察口视野比之前更广。该坦克进行第一阶段试验时使用的是TNH的模型炮塔和模型机枪,此阶段只试验坦克的机动性,在工厂里行驶了550公里后就被送达米洛维采(Milovice)的军事基地进行第二阶段试验。
TNH-S坦克的炮塔被拆了下来
1940年进行试验的TNH-S坦克,主炮和机枪都是模型
试验中的TNH-S坦克正在越过障碍
试验中的TNH-S坦克,炮塔舱口比之前更大
在军事基地进行试验时CKD公司的TNH-S坦克编号为:P-10.074,斯柯达的P-IIR坦克编号为:P-10.071。斯柯达的P-IIR坦克是从LTvz34改进而来的,使用了和TNH-S坦克同款的布拉格-威尔逊变速箱。TNH-S坦克在米洛维采行驶了将近5000公里左右,军方对坦克的表现非常满意,所以在1938年3月下旬坦克被送回CKD工厂进行武器装备的安装。返厂后TNH-S坦克装备了35毫米的A7斯柯达火炮,另外坦克的一些小问题也得到了改善,比如:布拉格-威尔逊变速箱的冷却系统得到了加强。
TNH-S坦克的设计可以让人站在车体上打开发动机舱进行检修
与此同时,斯柯达的P-IIR坦克也在进行测试,刚刚行驶了3000-3500公里后坦克的问题就显露出来了。而CKD的TNH-S坦克累计行驶了5584公里却一点问题都没有,所以军方更倾向于TNH-S坦克也不足为奇。同年5月,TNH-S坦克又被送至斯洛伐克的布尔博库(Glboku)火炮试验场进行斯柯达A8火炮测试,火炮的射速每分钟可以达到7发,在短短的3天时间内累计发射470发弹药。
1938年7月1日,TNH-S坦克终于定型,此时坦克装备了全新的炮塔;指挥塔上的舱口比以往更大,潜望镜的位置从舱口移至炮塔顶端,指挥塔上的进气口也被移除。坦克在布尔博库的试验场上进行展示,沃泽尼勒克(Vozenilek)将军代表军方视察坦克,对坦克的各个方面表示满意。之后TNH-S坦克正式服役于军方,被命名为LTvz38,或者38号坦克。
LTvz38坦克如何向捷克斯洛伐克军方妥协
1939年2月CKD公司计划先生产150辆LTvz38坦克,但军方嫌弃CKD的坦克价格太高,每辆坦克的价格为64万捷克克朗(约为25600美元),比LTvz34坦克的价格高了三分之一。其实LTvz38坦克的价格还是不错的,因为同一时期的苏联坦克T-26的价格为2万美元,BT-5的价格为3万美元,这样一看LTvz38坦克的价格确实不算高。
关于降价的问题CKD公司和军方连续谈判了两个月才有结果,但是大幅度的降价是不可能的。因为在LTvz38坦克上使用了很多昂贵的配件,比如:发动机、变速箱等都是进口的,所以价格很难调控。1938年7月22日,军方和CKD公司签订150辆坦克的合同,合同编号为:26J.26300V/3.odd.8,CKD公司把坦克分为两次交付,第一次交付100辆,每辆坦克的价格为620146克朗;第二次交付50辆,每辆坦克的价格为619570克朗。当然,这个价格不包括坦克的武器系统,如果要安装武器只能是军方自己购买,比如斯柯达的37毫米PV vz.38炮,价格为103500克朗左右。
装备斯柯达的37毫米PV vz.38炮的LTvz38坦克,位于装甲博物馆内
坦克的生产任务被分配给CKD的布拉格利本工厂,该工厂之前一直生产LTvz34坦克和卡车发动机以及变速箱等。1938年下半年,由于德国和捷克斯洛伐克的关系日渐紧张,而新坦克又迟迟没有投产,所以军方暂时征用了原本打算出口给秘鲁的LTP轻型坦克(我上一篇文章中讲过捷克斯洛伐克TNH、LTP坦克,秘鲁和伊朗的主力装甲)。在“慕尼黑协定”后,坦克的生产变得更加缓慢,于1939年末第一批10辆LTvz38坦克准备就绪,不过因为斯柯达的武器生产没有跟上,所以这批坦克暂时没有装备任何武器。
沦为英、德两国战争工具的LTvz38坦克
《慕尼黑协定》之后,捷克斯洛伐克军方开始改变武器的出口策略,对武器的研发和出口不再保密,军方积极推动武器制造商开拓国外市场。首当其冲的就是CKD公司的LTvz38坦克,1939年7月11日,在对LTvz38坦克进行7740公里的测试后,发现坦克只有轻微的磨损,所以进行小范围的改进后,该坦克被命名为TNH-P坦克,专门出口给其他国家。
1939年8月,英国代表团参观了CKD公司的TNH-P坦克(实际上就是LTvz38),此时的坦克除了弹药以外其他配件都已经装备齐全,武器、通讯系统等,都和出口给秘鲁的LTP坦克一致。不过坦克的正面和侧面都增加了一个大灯和橡胶挡泥板;不含弹药坦克的重量为9.5吨,含弹药坦克的重量为9.7吨,比LTP坦克略重。后来TNH-P坦克交付给英国的范堡罗机械化实验所进行试验,坦克刚行驶了466公里,其中有165公里是在野外测试;在试验过程中坦克的机动性和操控体验让英国军方大为称赞。
在英国进行展示的TNH-P坦克
此时的TNH-P坦克前部已经增加了一个大灯
英国在此前研制的维克斯Mk.III、Mk.IV等巡洋舰坦克,除了机动性接近TNH-P坦克以外,其他地方还是有很大的差距。装甲部分英国坦克和TNH-P差不多,但是就防御能力而言TNH-P坦克要略胜一筹。武器系统就更不用说了,TNH-P要比传统的维克斯Mk系列强很多。此外,英国的坦克实用性不是很高,经常会发生故障,而TNH-P坦克可以连续行驶几千公里,依旧可以保持零故障。
1940年时,德国已经开始主导捷克斯洛伐克的坦克数量,而LTvz38坦克也被德军称作是“Pz 38(t)Ausf”坦克,原来的斯柯达火炮也被替换成了37毫米的贝塔炮。在德国占领期间,斯洛伐克又制造了10辆LT-38坦克,实际上和之前的LTvz38坦克差不多;坦克的编号从V-3000至V-3009;在1941年4月苏德战争期间,LT-38坦克被苏联摧毁了6辆,剩下的坦克也在后来的战争中陆续被摧毁。
被德国命名为“Pz 38(t)Ausf”坦克的LTvz38
1940年秋天首次亮相的LT-38坦克
1941年3月14日,在捷克斯洛伐克游行LT-38坦克,为首坦克坦克编号为:V3002
最原始的LTvz38坦克幸存下来的仍然有8辆左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这些坦克被归还给捷克斯洛伐克军队。其中有一辆LTvz38坦克一直保存在布拉格的勒萨尼博物馆内,近几年捷克对该坦克进行了翻新处理,使其恢复到了最初始的配置。
1941年7月22日,在布拉格的勒萨尼博物馆附近,LT-38编号为V3000的坦克已经报废
举报/反馈

纵横战略

6.6万获赞 7722粉丝
一个萌新的历史资讯,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