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地跨欧亚大陆,有着1707.54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也继承了苏联的“遗产”,可经济就是发展不起来,这是怎么一回事?
自从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的经济就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是全面衰退时期(1992-1999),第二个是恢复增长(2000-2007),第三个则是继续衰退(2008~)。
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国内经济萧条,重工业很强但是轻工业和农业却存在严重不足,这就像是巨人缺了条腿。
既然缓慢的经济改革并不能改变俄罗斯现状,以叶利钦为首的领导班子就开始考虑用“休克式”的疗法。具体来说,就是改变计划经济,逐渐引入市场经济。
没错,这在当时是符合俄罗斯国情的,不过就是实施速度太快,没有缓冲期,导致俄罗斯经济进一步下滑。
1991年GDP下滑12.9%,1992年下滑18%,1993年下滑12.5%,1994年下滑16%。而财政赤字也非常严重,高达9500亿卢布。
私有化进程过快还有一个后果,那便是贫富差距拉大,富者越富,穷者越穷。比如工薪阶层,他们收入就下降了50%-70%。失业人口70多万,其中50多万领不到丝毫补助。
2000年,普京当选总统,开始了“富国强民”的经济政策。普京提出,国家该加强对关键经济命脉的把控,稳定金融体系,扶持生产发展。在可以管控的市场体系与不断走高的油气出口下,俄罗斯经济迎来了持续的发展。
而从2008年以来,俄罗斯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萧条下进入新一轮的衰退。而在乌克兰危机、欧美封锁的外部因素下,俄罗斯的增长速度受到严重遏制,比如2014年俄罗斯经济就仅仅增长了0.6%。
俄罗斯地大物博,但是巨大的资源红利竟成了优势陷阱。近年来,俄罗斯致力于全面发展各领域经济,不断创新,但是能源经济的比重有增无减。在出口产品中,能源原材料在2013年占到了90%。
能源依赖型的经济结构令俄罗斯的发展受到了严重限制,大量国家资源被放在开采上,而且还受到石油等自然资源的限制。
而俄罗斯延续了苏联以来的“赶超思想”,过分强调了经济快速增长,以至于加强了对能源经济的支持。
而俄罗斯的开放程度也并不高,这和欧美国家对其封锁有关,属于“有限开放”,得不到经济调整时期所需的技术和资本。
俄罗斯的经济复苏之路,还任重而道远。
举报/反馈

历史的余晖

1640获赞 200粉丝
百年前,千年前,历史的余晖未散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