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义务教育六科超标超前培训负面清单(试行)(以下简称负面清单),涉及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学六门学科,明确禁止在寒暑假培训下学期教科书知识内容,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禁止使用繁、难、偏、怪的练习题。
截自教育部政务新媒体“微言教育”。
明确提出禁止使用繁难偏怪练习题,是有针对性的。近年来,不时有家长晒出学校或培训机构给孩子布置的“奇葩题”,引发热议。繁和难的练习题,无疑会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而偏和怪的练习题,甚至会影响学生正常学科思维的培养。
但是,具体落实这一负面清单规定,相比其他禁止超前超标的规定来说,可能更难。因为对不同的教师、学生来说,对繁、难、偏、怪的理解会不同。要杜绝偏繁难怪题,应倡导个性化作业,同时发挥教师委员会的的作用,对个性化创新作业的科学性进行论证、把关。
去年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出,要精准分析学情,重视差异化教学和个别化指导。统筹调控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作业数量和作业时间,促进学生完成好基础性作业,强化实践性作业,探索弹性作业和跨学科作业,不断提高作业设计质量。
只有探索弹性作业、个性化作业,才能有效禁止作业过繁过难的问题。繁难偏怪的题目,并不只是超标超前的,超标超前的题目相对比较容易判断,比如给二年级学生布置三年级的题目。比较难以把握的是那些看上去符合大纲要求,却超出孩子实际理解能力的部分。
另外,给同一年级所有同学布置一样的题目,也会因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理解接受能力不同,而会有不同的难易评价。可能对少部分学生来说,题目一点也不难,而对于其他同学则感到很难。假如教师只关注少数“优生”群体,同时希望学生学深学难一点,以此提高解题能力,练习题可能就会往繁和难的方向出题。
出个性化的题目,可以在满足大纲要求基础上,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差异,提高作业的效率,这也是减负的措施。当前,有一些教育培训机构就号称用大数据技术,评估学生的学业情况,进行个性化教育,出个性化练习题。但这还不够,重要的是教师精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精心的作业设计。
对于一些被质疑为奇葩题的偏难题,当事教师的回应往往是“进行作业创新”。故意出偏难题还是创新?这可能需要学校和教育培训机构,成立教师委员会,由教师委员会负责结合大纲的要求、学生完成作业需要的知识储备(方式和资源)、完成作业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等方面评价、审议作业的质量,以让作业“创新不超标”,同时真正具有创新价值。
因此,禁止使用繁难偏怪练习题,给学生减负,一方面需要依法治教,严格要求学校和教育培训机构在进行教育教学时,按大纲要求的教学难度、进度组织教学,防止提前教学、超前教学有人认为,出繁难偏怪练习题,主要是中高考制度所致,事实上,我国每年的中高考题都不会出超纲题,有的教师热衷出这类题目,是没有依法治教的表现。
另一方面,还需要落实和扩大教师的自主权,对于教育教学事务,比如成立并发挥教师委员会的作用。学校和教育机构的教育事务,如教材改革、课程改革、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可由教师委员会负责。教师委员会对教育教学事务的管理和评价,有助于教育教学遵循育人规律,而不是搞“抢跑道”急功近利那一套,提高所谓的竞争力。
红星新闻签约作者 熊丙奇
编辑 赵瑜
【版权声明】本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归红星新闻(成都商报社)独家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文来自红星新闻APP,请至各大应用市场下载)
举报/反馈

红星新闻

3272万获赞 351.8万粉丝
西部影响力最大主流媒体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