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臣是这样的一群人:他们对君主逢迎献媚,迎合溜须,结党营私,排除异己,自私自利,从不大公无私的提醒警示,不忠于君主;欺下瞒上,对下百姓为己利益打击报复、横征暴敛,滥杀无辜。甚至弑君杀臣。
那么,历史上著名的大奸臣都有哪些?你又知道几个呢?
一、伯嚭(pǐ):祸国殃民
伯嚭(pǐ)是春秋后期吴国的大夫,生于楚国的贵族家庭,吴王夫差时任太宰,又称太宰嚭(pǐ)、太宰否。
伯嚭(pǐ)为人,好大喜功,贪财好色。为一己私利而不顾国家安危,内残忠臣,外通敌国,完全丧失了其祖辈的优良品质,使吴国在吴越争雄中拥有绝对优势的条件下丧失有利时机,逐渐走向衰败。越灭吴后为越王勾践所杀,也有说法说伯嚭(pǐ)做了越国的太宰。
伯嚭(pǐ)剧照 伯嚭(pǐ)与伍子胥一起共事吴国。刚开始的时候,由于他本人在吴国没有站稳脚跟,他便与伍子胥同舟共济,出谋划策,为吴国出了不少力。当伯嚭(pǐ)在吴国有了一定权势后,他就利欲熏心,干起了祸国殃民的勾当。
公元前494年,吴国和越国交战,越国眼看就要灭亡了,越王勾践派人贿赂伯嚭(pǐ),送了八大美女,连同白璧二十双,黄金千镒。伯嚭(pǐ)接受了越国的贿赂后,就极力怂恿吴王夫差答应越国的议和请求。
此时的伯嚭(pǐ),经过二十年的苦心经营,早已不是当年那位志在复仇而勤于国事的规矩大夫了。他官至太宰,成为“万官之长”,权势之显赫已无以复加。
最终,吴国与越国议和,越国有了喘息的机会。
越王勾践到了吴国后,伍子胥劝吴王夫差杀掉越王勾践,以绝后患,伯嚭(pǐ)極力袒护勾践,使吳王打消了杀掉越王勾践的想法。
吴王夫差将勾践放回国后,并没注意到勾践在国内休养生息、励精图治,而只是看到勾践表面上恭敬如常,又加上太宰伯嚭(pǐ)“既数受越贿,其爱信越殊甚,日夜为言于吴王”,夫差也就失去了对越国的防备之心,而逐渐耽于享乐。
伯嚭作为吴国的大贪官,害怕的并不是吴王夫差,而是忠贞廉洁的老臣伍子胥。吴国之托孤老臣伍子胥,足智多谋,明于治乱,疾恶如仇。在“吴越之争”的许多重要关头,一再与伯嚭(pǐ)争议于吴王廷上,成了伯嚭(pǐ)贪赂卖国的极大障碍。
公元前484年,吴王想出兵攻打齐国,伍子胥不同意,并陈述了利害,吴王非但不听,却萌生了要杀掉伍子胥的念头。伯嚭(pǐ)落井下石,使出借刀杀人之计,想除掉伍子胥,但没 有得逞。伯嚭(pǐ)并不甘心,又编造谎言,陷害伍子胥,最终使伍子胥自杀而死。
一位苦苦撑持吴国社稷的栋梁之臣,就这样被真正“通敌”的伯嚭惨害而死。从此以后,伯嚭(pǐ)似乎可以放手干那贪赃误国的勾当,而不用害怕被揭露了。
公元前482年,也就是伍子胥死后的第三年,越国趁机攻打吴国,几乎使吴国灭亡。
公元前478年,越国再次攻打吴国,吴军大败。
公元前473年冬,越军攻破吴国的姑苏,吴王夫差自杀。伯嚭(pǐ)以为自己对越国有功,竟厚颜无耻地向勾践请功。
但勾践将他斩首,祸国殃民的奸臣终于有了他的结局。
二、安禄山:祸国奸雄
安禄山本姓康,字轧荦山,营州柳城县,粟特族。安禄山出身西域康国,其父早逝。其母阿史德氏,改嫁于右羽林大将军安波注之兄安延偃,从此改为安姓,精通九蕃语言。
开元初年,安禄山逃离突厥,成为幽州都督张守珪的部将和义子。骁勇善战,屡建功勋,迁平卢军兵马使、营州都督。天宝年间,平步青云,兼任平卢、范阳和河东三镇节度使,受封东平郡王,镇抚东北地区。
安禄山 天宝十四载(755年),安禄山以诛杀宰相杨国忠为名,悍然发动安史之乱。一路势如破竹,攻破两京。建立伪燕政权,年号圣武。晚年失明,宠爱幼子,引发晋王安庆绪不满。
至德二年(757年),安禄山为嫡次子安庆绪指使宦官李猪儿所害,谥号为剌。史思明杀死安庆绪后,成为大燕皇帝,追谥光烈皇帝。
三、杨国忠:恶贯满盈
杨国忠本名杨钊,蒲州永乐人,祖籍弘农华阴,唐代宰相、权臣。东汉太尉杨震之后,张易之外甥,杨贵妃族兄。
杨国忠出身于弘农杨氏河中房,早年落魄,在杨玉环得宠后飞黄腾达,直至升任宰相,封卫国公。身兼四十余职。他任相期间,专权误国,败坏朝纲,与安禄山的矛盾最终导致了番将安禄山、史思明以“诛国忠、清君侧”为名,发动安史之乱。
杨国忠 杨国忠执政期间,两次发动了征南诏的战争,由于杨国忠使用无能的将领征南诏,以及士兵深入南诏水土不服遭遇瘴疠,而先后失败。
杨国忠为了笼络人心,发展自己的势力,让文部选官不论贤不贤,年头多的就留下来,按照资历有空位子就接官。从此门下省不再复查选官,侍郎仅仅负责试判,致使选官质量下降。
杨国忠对人民的疾苦漠不关心。天宝十二载( 753年),关中地区连续发生水灾和严重饥荒。玄宗担心会伤害庄稼,杨国忠便叫人专拿好庄稼给玄宗看,并说:“雨水虽多并未伤害庄稼。”玄宗信以为真、以后,扶风太守房(王官)奏报当地出现水灾,杨国忠便叫御史审问他,从此再没有人敢汇报实情。
天宝十五年(756年),杨国忠跟随唐玄宗西逃入蜀,中途在马嵬驿被乱兵所杀。
四、张邦昌:卖国求荣
张邦昌字子能,祖籍南阳西鄂人,北宋末年宰相,主和派代表人物。永静军东光张家湾人。进士出身,宋徽宗、宋钦宗朝时,历任尚书右丞、左丞、中书侍郎、少宰、太宰兼门下侍郎等职务。
金兵围汴京时,他力主议和,与康王赵构作为人质前往金国,请求割地赔款以议和。靖康之难后,被金国强立为大楚皇帝,建立伪楚,历时一月。金撤兵后,逊位还政赵构,但迫于叛国之罪名,终被赐死。
张邦昌剧照 张邦昌是个争议人物,分别在宋史、金史、大金国志中录有传记。
从传统史观来看,张邦昌被金国立为傀儡皇帝,卖国求荣。
现代史观也仍多为下评。而关于其伪楚的帝王身份,在主体史观下也普遍得不到承认。
五、蔡京:有才无德
蔡京字元长,北宋宰相、书法家,兴化军仙游县慈孝里赤岭,先后四次任宰相,任期达17年,四起四落堪称古今第一人。
熙宁三年,蔡京进士及第,先为地方官,后任中书舍人,改龙图阁待制、知开封府。崇宁元年(1102),为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右相),后又官至太师。
蔡京 随着地位的提高,蔡京更加贪婪,他已领仆射的俸禄,又首创司空寄禄钱,像粟、豆、柴草及侍从口粮都照旧赏赐给他,当时都是折支,给他的都是实物,蔡京只是用熟状上奏施行,宋徽宗并不知道。
当时元祐时的朝臣被贬斥流放或死去的已剩下不多了,蔡京还不满意,下令列举他们的罪状,以司马光为首,把他们看成奸党,在文德殿门前立石碑,他亲自书写碑文,发布到各地。起初,元符末因出现日食,下诏求言,言者大多谈及熙宁、绍圣时的政事,就又把范柔中等人定为邪等,写上姓名。有三百零九人的名字在这两个名册中,他们的子孙也遭禁锢,不能在京城及附近做官。
崇宁五年(1106年),蔡京被提拔为司空、开府仪同三司、安远军节度使,改封为魏国公。
当时国家持续太平,府库充盈,蔡京首倡丰、亨、豫、大之说,视官爵财物如粪土,前代积累的财富被挥霍一空。宋徽宗曾举办宴会,拿出玉杯、玉卮给辅臣看并说:“我想用它们,又怕人们认为太奢侈。”
蔡京说:“臣过去出使契丹,看见玉盘玉杯,都是石晋时的东西,契丹拿来在臣面前夸耀,说南朝没有。现在用它们祝寿,并不过分。”
宋徽宗说:“先帝做一小台才数尺,上书的很多,朕很怕他们的话。这些玉器已放置很久了,如果人言又起,无法分辩。”
蔡京说:“事情如果合乎情理,言多也不值得害怕。陛下应当享受天下的供奉,区区玉器,又算得了什么!”
北宋末年,太学生陈东上书,称蔡京为“六贼之首”。宋钦宗即位后,蔡京被贬岭南,途中死于潭州。
六、秦桧:通敌卖国
秦桧字会之,生于黄州,籍贯江宁。南宋初年宰相、奸臣,主和派的代表人物。
秦桧在南宋朝廷内属于主和派,奉行割地、称臣、纳贡的议和政策。第二次拜相期间,他极力贬斥抗金将士,阻止恢复;同时结纳私党,斥逐异己,屡兴大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奸臣之一。
秦桧
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秦桧病逝,时年66岁,追赠申王,谥忠献。
开禧二年(1206年),宋宁宗追夺其王爵,改谥谬丑。
嘉定元年(1208年),史弥远执政后又恢复其王爵和谥号。
元代时,人们在秦桧墓前便溺以快意,谓“遗臭冢”,有诗曰“太师坟上土,遗臭遍天涯。”
明代时,人于岳飞墓前种桧树,一劈为二,名曰“分尸桧”。清朝秦涧泉到西湖岳飞墓前,自称“人从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又有一地演戏,忽一人上台将演秦桧者刺死。
可见秦桧名声之臭。
七、阿合马:株连全家
阿合马是回回族,元朝大臣,世祖忽必烈时期近臣之一。初为察必皇后之父按陈那颜的陪嫁奴隶。中统二年(1261年),出任上都同知。三年,领中书左右部,兼都转运使。至元元年(1264年),拜中书平章政事,主要掌理财政,推行清理户口、推行专卖制度、发行钞票(时称交钞)等方式,增加朝廷收入。
元朝灭亡南宋之后,阿合马继续在江南地区实行发钞和药材限制专卖政策,大大增加财政收入。激发大臣不满,导致武将王著联络僧人高和尚,趁世祖北往上都(今内蒙古境内)时,假传真金太子之命召唤并刺杀。
阿合马 众大臣纷纷上书,力言阿合马不法事宜。元世祖忽必烈调查后,历数阿合马之罪,下令掘墓开棺,在通玄门外斩戮尸体,听任狗去吃他的肉。朝廷百官和士人百姓,聚在一起观看拍手称快。
阿合马的子侄都被诛杀,把他的家属和财产没收入官,他的党羽也被肃清。
八、严嵩:巨奸大恶
严嵩字惟中,号勉庵、介溪、分宜等,江西袁州府分宜(今江西分宜)人,祖籍福建邵武,明代政治家、权臣。
明孝宗弘治十八年(1505年)进士,累迁礼部尚书、翰林院学士。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六十三岁时入阁,加少傅兼太子太师、谨身殿大学士,后改少师、华盖殿大学士,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诬害夏言,再任内阁首辅,专擅国政近十五年之久。
严嵩 严嵩当上内阁首辅后,面对日渐恶化的政局,他不仅没有向世宗提出任何规谏和改革方案,而且推波助澜,使局势向更乱更糟的方向发展。
在他看来,皇帝可以为所欲为,不应受任何制约;臣下对皇帝只能顺水推舟,唯命是从,讨得皇帝的恩宠。这样就可以有权有势,人们都要仰其鼻息行事。至于国家百姓如何,似乎都可以不问不闻。
正因为如此,所以凡是明世宗喜欢听的,即使是很不该说他也说;凡是明世宗想要做的,即使是荒唐可笑,他也毫不犹豫地去做,决不敢有可否。
晚年因事激怒嘉靖帝而失势,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勒令致仕,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严世蕃案发,遭罢职抄家,寄食于墓舍,两年后病死,年八十七。既无棺木下葬,更没有前去吊唁的人。
九、和珅:惊世巨贪
和珅本名善保,字致斋,奉天府开原县(今辽宁省清原县)人,满洲正红旗。清朝中期权臣、商人。
和珅门荫入仕,精明强干。通过李侍尧案,巩固身份地位,深得乾隆帝宠信,并将十公主嫁给和珅长子丰绅殷德,促使和珅大权在握,成为皇亲国戚。
和珅先后担任和兼任众多关键职务,主要包括内阁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刑部尚书、理藩院尚书,兼任内务府总管、翰林院掌院学士、《四库全书》正总裁官、领侍卫内大臣、步军统领等数十个重要职务,拜文华殿大学士,封一等忠襄公。
和珅 随着权力地位的成长,私欲日益膨胀。和珅利用职务之便,结党营私,聚敛钱财,打击政敌。亲自经营工商业,开设当铺七十五间,设大小银号三百多间,建立英国东印度公司、广东十三行的商业往来。
嘉庆四年(1799年),清仁宗下旨将和珅革职下狱,并抄家。抄得白银八亿两。乾隆年间清廷每年的税收,不过七千万两。和珅所匿藏的财产相等于当时清政府十五年收入。时人称“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乾隆帝死后十五天,清仁宗嘉庆赐和珅自尽,时年四十九岁。
近期热文:
你真的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吗?
古代社会中,蛇妖的美艳与诱惑
古代皇帝驾崩后,后宫佳丽都去了哪里?
妖非妖:爱上美人鱼
你真的了解过蜀文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