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目前寒门的孩子越来越难,为什么呢?有人说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其实一切都是人为的,主要是目前我们的教育资源起步已经非常的不公平了。
中小学农村和城市的师资已经差了一大截了。
去年深圳一所学校的招聘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原因就是,这里的老师基本是清一色的北大清华毕业生。
相反,在河南的某个乡村,招的老师可能只是大专学历。
这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呀,赤裸裸的差距!差的何止一个珠穆朗玛峰!
我们对农村教育投资是不少,但都建楼了,农村老师待遇并没提升,所以老师素质也上不去。
教育资源起步已经不平等了,还有什么教育公平可言?
大学自主招生也挡住了很多农村孩子。
目前,大学又开始流行自主招生,自主招生必然有面试,以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就这一项,无数农村孩子可能就没任何希望。
农村孩子从小谁上过钢琴班,书画班,奥赛班,有几个会弹琴唱歌的,有几个参加过什么竞赛的,他们有什么才艺可以吸引评委的注意。
自主招生挡住了大批的农村孩子,他们几乎没有任何竞争力。
英语更挡住了大量农村孩子。
英语也是广大农村孩子的弱项。
大城市的孩子可能从幼儿园就开始学英语了,但大部分的农村孩子都是从三年级才开始学的,很多地方还没有专业的老师,都是有其它老师兼职。
当大城市孩子在请一对一外教的时候,农村的孩子有什么?不说其他科目,光这一门都能甩掉多少农村孩子。
大学录取率也不公平。
目前的大学录取虽然向偏远山区倾斜了,但数量远远不够,再倾斜,各省的录取率也没北京的高吧。
北大清华在北京的录取率远远超过其他省份,特别是人口大省像河南山东等,这些孩子该如何争取?
有人说:当富人的孩子也开始努力学习的时候,真没农村孩子什么事了,只能靠祖坟冒烟和天赋异禀了。确实如此,天生的家庭差异师资差异注定农村孩子是追不上的。
任正非曾说过:一个国家的强盛是在小学教师的讲台上完成的。
他认为国内的主要问题是农村教育投入太少。就算投点钱也是用来盖房子了,农村老师待遇并未真正得到提升。
马云曾说过:如果孩子第一天在教育上不公平,那就永远没有机会。
所以让农村孩子享受和城市孩子一样的教育资源才是最公平的!
中国有十亿农民,光留守儿童就有近6000万,这些孩子将来都会分布在祖国的各个行业,如果这部分孩子成才了,绝对是国家的福气,反之,如果都不成才,国家也将面临很多社会问题。
所以国家必须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农村孩子没有希望,中国就不可能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