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是地球在太空中最近的邻居,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对于它的了解并不多。只凭肉眼,我们就可以看到月球表面的阴暗区域。利用普通的双筒望远镜就能看到月球上的山峦、平原和坑洞。但在太空时代来临之前,我们只能看到月球的一半:永远朝着地球的正面。
月球的大部分区域我们仍无法企及,对于地球上的观察者来说,观察月球比观察离地球最远的行星还要难。而且,单单是面向地球的这一面就已经让人费解;那些被早期古人称作“月宫”的区域又是什么?
为什么月球会有“广寒仙宫”一说?月球是迷你的地球,还是一种和地球完全不同的天体?
月球是内太阳系唯一一颗大卫星,它的存在就是一个谜。月球的体积非常大,要不是它围绕地球而不是围绕太阳旋转,我们甚至可以把它看成行星。虽然木星和土星有几颗卫星比月球还要大一些,但和它们的主星相比还是很渺小的。月球的体积如此之大,它在地球发展史上是扮演的是什么样的角色?既然月球本身这么大,它为什么还会围绕地球旋转呢?
那么月球是怎么来的呢?
关于月球形成现在有四种说法:
一. 分裂说:月球的共振潮汐分裂说,即月球是从地球中分裂出来的。科学家认为由于潮汐共振作用导致地球自转不稳。当时地球自转的周期是4小时,受太阳潮汐作用,地球自转缩短到2小时。得出在地球早期历史,地球飞快旋转,使得赤道面上有一部分被甩出去,甩出去的物质在磁场的作用下,冷凝成月球。一些坚持这种假说的人始终认为,地球上的太平洋就是分裂出月球留下的“疤痕”。因为这种假说认为月球是地球分裂出去的,因此这个假说也被称为“母女说”。不过后来经研究发现这个假说存在太多的质疑点,现在已经被大多数学者摈弃。
二. 大碰撞说:根据大碰撞说,约在45亿年前,有一个行星与地球正面相撞,碰撞产生的碎片在地球周围吸附形成了早期月球,而这个行星的内核和地球融为一体,也就造成了地球的地核比例比其它行星要大,假设这个正确,那么月球的部分物质组成应该有所不同,因为月球大部分物质来自于那个行星。月球的各种元素同位素和地球都相同,这有悖于大碰撞说的预期
三.同源说:同源说,顾名思义的比较容易理解,一部分学者认为,月球和地球是在同一个浮动的星云内同时形成的,所以,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四.多重撞击说:这个理论是以色列学者拉卢卡·努夫为代表的行星科学家们提出的一个新的假说,即地球非常倒霉的被多次撞击,然后形成了一些碎屑,在受地球引力的作用下形成小的“迷你卫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小卫星合并成了一个大卫星——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