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国各地中小学逐渐开学,各地掀起了“健康副校长”进校园的热潮。有丰富医疗卫生工作经验的“健康副校长”进驻学校、幼儿园,促使学校、幼儿园尽快掌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规范,指导他们做好复学前后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为其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当好参谋,进一步提高校园疫情防控应急处置能力等,这样的做法值得点赞。
值得注意的是,“健康副校长”应该是“永久牌”而非“飞鸽牌”,不能疫情解除后,“健康副校长”就可有可无,而是要成为学校制度化的一部分而长期存在。
《健康中国行动(2019年—2030年)》,明确将“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作为15项重大行动之一,要求学校设置相应的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教授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普及健康理念、安全避险等知识,提升学生健康素养。在各校校医和健康教育师资短期不能配齐的情况下,“健康副校长”需要发挥出更多作用,比如越来越需要重视的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问题。
这让人联想起“法制副校长”。“法制副校长”进校园可以说有很多年岁了,但是校园欺凌现象并没有普遍得到遏制,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法制副校长”更多的工作是给学生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在帮助学校了解学生现状、提出针对性措施,完善反欺凌方案等方面还有不足之处。这与这些副校长不占学校编制、兼职不兼薪而缺乏动力和压力有关,与缺少话语权有关,更与学校和这些副校长的单位不能完全达成更深共识有关,这难免有时候就沦为形式主义。
对于“健康副校长”来说,学校要加强与这些副校长所在单位的合作,要一个永久岗位,多张临时聘书,让医疗管理、临床医生、心理医生、营养专家等在这个岗位上轮流,赋予他们相应权力,要求他们帮助学校完善相应健康教育制度,在某个专业方面,他们甚至可以对学校有“一票否决权”。同时,对这些副校长,其单位还要在评优等方面给予一定政策倾斜,让他们既有压力又有动力。
在这一点上,广东佛山的做法值得借鉴。佛山提出,深化教育与卫健等部门的合作联动,兼职卫生健康副校长在后续时间,将参与讨论、制定中小学校年度卫生健康管理与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推动建立医校卫生应急协作长效机制等。建立这样的长效机制,既可以落实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推动学校实施学生健康状况监测和学生健康教育工作,提升学生健康素养,更为充分利用现有健康教育资源,长期做好儿童、青少年健康教育提供可行路径。
举报/反馈

老丁评热搜

1.9万获赞 4383粉丝
专注各类新闻评论及文学创作
编辑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