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个科学史上,有许多曾经被认为是正确的理论,后来被证明有错或者整个被推翻。颅相学就是被推翻的科学的其中之一。
颅相学
19世纪初,颅相学起源于德国医生弗朗茨·约瑟夫·加尔(Franz Joseph Gall)。之后在英国流行,爱丁堡是英国主要的颅相学中心,1820年爱丁堡颅相学学会成立。在19世纪30年代从英国传到美国和法国,在19世纪40年代又重新传入德国。在19世纪,颅相学被称为“唯一真正的关于心灵的科学”。到了19世纪末,颅相学走向衰落,被科学所淘汰。
什么是颅相学?
颅相学的根据是:
1.大脑是思想的器官。
2. 心灵是由多种不同的、与生俱来的官能组成的。
3.因为它们是不同的,每个官能在大脑中必须有一个单独的位置或“器官”。
4.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器官的大小是衡量其力量的尺度。
5. 大脑的形状是由各种器官的发育决定的。
6. 由于头骨的形状来自于大脑,所以头骨的表面可以被解读为心理能力和倾向的准确指标。
因此,通过检查头部或头骨的形状和不均匀性,可以发现负责不同智力倾向和性格特征的特定大脑“器官”的发育。头盖骨上的凸起和凹陷被认为代表了下面大脑的形状,而大脑的形状是由多个独立的“大脑器官”的体积决定的。这些器官的功能各不相同,从对颜色的感觉,到宗教信仰,到好斗或破坏性,都可以从头骨的测量来发现。
颅相学
而颅相学家,可以利用自己对头颅形状和器官位置的知识来判断一个人的整体自然优势和弱点,诸如聪明、骄傲、机智和情感等个性特征。例如,在前额上被认为是仁慈器官的位置上有一个突出的突起,这意味着这个人有一个“发育良好”的仁慈器官,因此应该表现出慈善行为。
在早期,颅相学更关心的是为实践者提供认识论确定性和智力权威的主张,但到了后期,慢慢演化成了人体测量学(读心术)的热潮和其著名的人类学和种族问题。比如,颅相学成为了欧洲人优于其他“低等”种族的理由。
发展与兴盛
加尔于1758年出生在德国的蒂芬布隆,他从小就对面部和颅部特征非常感兴趣。他观察到,有两个孩子以记忆力而闻名,他们的眼睛非常突出。从此,他开始了对人类大脑及其与个性特征、面部和颅部特征的关系的一辈子研究。
弗朗茨·约瑟夫·加尔
加尔是最早通过梳理出髓质纤维束来解剖大脑的医生之一,他通过对大脑的解剖得到了很多知识。他把他对死者的人格观察与他们死后的大脑结构联系起来。他一生中做了许多观察,试图把所有类型的人分类,如罪犯、精神病患者、知识分子或擅长艺术或音乐的人。
到19世纪初,加尔开始发表有关他的理论的医学文献。他分离出各种与特定特征相关的脑区或“器官”,比如自尊、个性、语言等。
约翰·斯普茨海姆(Johann Spurzheim)是加尔的学生和之后的合作者,也是许多开始实践和教授颅相学的人之一。他使得颅相学流传到英国。
约翰·斯普茨海姆
在19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颅相学处于第一个全盛时期,许多雇主都要求当地的颅相学家提供一份性格证明,以确保未来的雇员诚实、勤奋。头骨上的突起提供了一个准确的人才和能力的指标,这一信念尤其被用于教育和刑事改革。
颅相学在美国非常流行,19世纪美国知识分子对颅相学非常狂热。爱伦·坡(Allan Poe)和沃尔特·惠特曼(Walt Whitman)都在自己的作品中融入了当时一些流行的人格理论,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也非常痴迷于此,对颅相学关于大脑和行为的确定性观点时而充满热情,时而充满恐惧。
其实,颅相学家与今天相信“左脑”或“右脑”界限分明的人没有什么不同,他们认为自己能够决定年轻人最适合的职业,并比“老式爱情”更准确地匹配未来的伴侣。拜访颅相学家,就像今天有人向所谓的通灵者和占星家寻求建议一样。颅相学家是声称能接触到关于人的特殊知识的人。
颅相学家通过颅相图来写推荐信
贡献
虽然,颅相学在现代被认为是一门伪科学,但当时加尔提出的许多理论是对神经学和神经解剖学领域的重要见解。加尔发现了神经系统的不均匀以及颈椎和腰椎的扩大。他还描述了第二、第三、第五和第六脑神经的起源。此外,通过他的解剖,加尔能够描述灰质和白质之间的区别。他将前额叶与语言联系起来,也许最重要的是,他的理论和发现证实了这样一个事实:大脑作为一个器官,并不是作为一个整体来运作的,大脑是由许多具有独特功能的部分组成的。
在颅相学里,大脑绘图或神经成像的想法,是科学的,但由于缺乏现代神经科学的工具,当时的科学家只能利用观察来进行小范围的研究,很有局限性,这些细节上的错误,导致颅相学走向了荒谬可笑的方向,最终被淘汰。
现代神经学家利用核磁共振来研究人脑
今天的神经学家们利用核磁共振等现代技术,来重新审视和探索大脑的不同区域以及它们与身体功能和不同心理特征之间的联系。目前,实验研究了当受到外界刺激时,大脑的哪些区域会“亮起来”。说谎、抑郁、犯罪行为等特征都被证明与大脑的某些区域有关。伪科学颅相学被淘汰了,人格神经科学的新兴领域正在产生。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请关注刘老师,每天带来硬核科普。
举报/反馈

刘老师聊科学

874获赞 129粉丝
硬核科普,有趣又易懂
大学教授,科学领域爱好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