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教科书是每个人在学生时代最难忘的回忆,而其中最受欢迎的教科书可谓是语文书了。语文书和其他科目的教科书不同,抛去知识点和文言文,剩下的都是一个个精彩的小故事。
图片来源网络 其实在上学的时候,由于语文课是主科,需要大量的背诵和理解, 导致很多经常的课文被我们忽略。虽然很多经典的课文,让我们这些毕业了十多年的“老古董”无法记起其中的内容,但很多精彩的课文插图还是让人终生难忘。
图片来源网络 比如“闰土手拿一柄钢叉”的图片,让当时的我们讨论好了好久,到底什么是“猹”?还有《金色的鱼钩》中老班长的鱼汤;《桂香五月》文中描写的桂花饭;《端午的鸭蛋》中对红油冒出的描写,堪称语文书中的“舌尖的中国”。
那么,下面这五张语文课本中的插图,你能认出几个?也许只有语文课代表全记得!
图片来源网络 一、关于柚子的课文
“这种柚子确实不大好吃,苦味很浓,人们都不喜欢。”小姑娘站起身来,接着说:“再说,你好不容易从国外回来,要把家乡的柚子带到外国去,应该买点好的,甜的。”“你说得很对。”伯父拉着小姑娘的手,连声说:“孩子,凭着你这颗善良的心,诚实的心,苦柚子也会变甜的。”小姑娘腼腆地笑了。
不知道各位读者对这幅插图还有印象吗?嘈杂的市场、高调的叫卖声和看书的小女孩,各种人物、声音、场景汇集到一起,让无数同学犹如身临其境,而其中卖柚子的小女孩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图片来源网络 小编生活在东北,小时候没有吃过柚子,所以在学习这篇文章时对柚子这种水果产生了很大的好奇心。当时还在纳闷,水果都是甜的或者酸的,这苦味的“棉花柚”吃起来什么口感?各位读者,你们吃过吗?
图片来源网络 二、关于鸡蛋的故事
达·芬奇开始学画的时候,老师先让他画鸡蛋,画了一个又让画一个,他画得不耐烦了,就问老师:“老师,您天天要我画鸡蛋,这不是太简单了吗?”老师严肃地说:“你以为画鸡蛋很容易,这就错了,在一千个鸡蛋当中,没有形状完全相同的。每个鸡蛋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形状也不一样。我让你画鸡蛋,就是要训练你的眼力和绘画技巧,使你能看得准确,画得熟练。”
对于儿时爱好画画的小编来说,受到这篇课文很大的影响。当时还特意模仿课文中的内容,画了一段时间的鸡蛋,但无奈每法达到大画家达·芬奇的境界,画几个就不耐烦了,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图片来源网络 三、闰土的钢叉、神秘的猹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就像前文提到的,“猹”到底是个什么生物?其实鲁迅先生曾经在信中提到过这个问题:“猹”是乡下人对这种生物称呼的谐音,但自己并不知道到底什么生物。那么,你知道“猹”是什么吗?
图片来源网络 四、一段传奇故事
儿时的我们不仅对故事感兴趣,更对其中的英雄传奇喜爱有加,尤其这幅插画中的英雄,让无数人终生难忘。
武松走了一阵,酒力发作,焦热起来,一只手提着梢棒,一只手把胸膛前袒开,踉踉跄跄,直奔乱树林来。见一块光挞挞大青石,把那梢棒倚在一边,放翻身体,却待要睡,只见发起一阵狂风来。那一阵风过处,只听见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
图片来源网络 在上学的时候,此篇课文可谓是最让人热血沸腾的,相比有很多人在好奇,为什么把老虎称之为“大虫”?其实是由于古人泛用“虫”来称呼动物,而“大虫”代表着“虫”的首领,所以把百兽之王老虎称之为“大虫”。
还有一个细节让儿时的小编印象深刻,就是武松喝酒后浑身发热,躺在一块大清石上降温,感觉当时的武松一定十分舒爽!
图片来源网络 五、危险的近路
有关外国故事的课文在上学时并不少见,比如《爱迪生救妈妈》、《科利亚的木匣》等,都让人印象深刻。但这些故事都比较平淡,而上面这幅插图的课文却难得紧张刺激,让学生门在读课文时,都为其捏了一把汗。
巴果茨基背贴着峭壁,扭转了头,不去看深渊,用碎小的步子在狭窄的小路上慢慢向前移动。走过了最险的地方,巴果茨基轻轻地舒了口气,才回过头来看列宁.这一看,吓得他险些掉进深渊。列宁跟在他后边,就在最险的地方停住了.他知道列宁头昏目眩了。"往回走!"巴果茨基大声喊。列宁站立了几秒钟,定了定神,又小心地向前移步.他不慌不忙,一步一步地走过了这段危险的小路。
当时列宁为了赶时间看日出,选择了一条陡峭危险的近路,其中的情节让人看得心惊肉跳,相信很多离校的学生依然记忆犹新。而看完日出后,列宁为了锻炼意志,依然选择这条危险的近路下山,让无数学生懂得锻炼意志的重要性。
你还记得以上5幅插图的课文名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看你能答对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