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论说文
季氏将伐颛臾(选自《论语·季氏》)
1.识记
(1)《论语》的体例及其作者。
《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著。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体现儒家思想的主要着作。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2)孔子的思想核心及其文化学术主张。
孔子思想核心是“仁”,提倡“仁者爱人”、“克己复礼”;在教育方面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2.理解
(1)《论语》语录体散文的特征。
偏重于只言片语的记录,不重文采,不讲篇章结构及段与段之间联系。
(2)本文记言散文特点。
文字简约,言简意赅;平实晓畅,含蓄凝练:运用对比、排比修辞手法。
(3)本文体现的孔子的政治主张。
体现孔子治国以礼、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
3.简单应用
(1)简析本文论据多样化的特点。历史材料: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现实事例:“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
名人名言:“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多样化的论据使论点得到充分佐证,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
4.综合应用
(1)具体分析本文破中有立、驳论中不乏立论的论证方法。
本文主要是驳论,但破中有立:孔子反对季氏攻伐颇臾的三个理由:周任的名言:“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孔子的文教德化的治国主张:“丘也闻有国有家者,……既来之,则安这些立论,都使驳论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具体分析本文比喻、排比、反诘、呼告等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比喻:“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比喻冉有、季路辅佐季氏的失职。
“虎咒出于押,龟玉毁于核中”是双重比喻:第一层把季氏比作“虎咒”,把颛臾比作“龟玉”,比喻季氏对颇臾发动战争,颛臾在鲁国境内被消灭。第二层把冉有、季路比喻成看管人,老虎犀牛从笼子里出来伤人,龟玉珍宝被毁在匣子里,是看管人没有尽到责任:季氏讨伐颛臾,是冉有季路没有尽到臣子的责任。
排比:“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反站:“求!无乃尔是过与?”“何以伐为?”“则将焉用彼相矣?”“是谁之过与?”
呼告:“求!无乃尔是过与?”
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丰富了文章意蕴,强化了论辩力和感染协。
举报/反馈

陕西腾飞专升本

869获赞 909粉丝
考前复习规划、复习备考指导、报考志愿指导
陕西腾飞教育咨询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