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子不语
不知为何,“把英语踢出高考”成为了近期热议的话题。
起因好像是浙江大学一名叫郑强的教授说的一段话:
“在日本,有一位诺贝尔获得者,60多年从来没有出国,但是他却获得了诺贝尔奖,很多出国的留学生,这个奖对他们来说都是遥遥无期……学英语耗费了中国学生太多时间,人家60年没出过国依然能拿诺贝尔奖,而我们20多年里花很多时间学英语,实际上只是崇洋媚外,是不自信的表现。”
据网友考证,那位“60年没出过国门”的诺奖得主益川敏英,他那篇获奖论文叫《CP violation in the renormalizable theory of weak interaction》,他平时每周在journal club上读70篇论文,他还说过:“学术交流和科学研究中,没有比能够使用英语进行口头交流和用英语撰写文章更重要的事情了。”
你看,人家其实英语非常好。
但不知道为什么,学英语无用,甚至把学英语和崇洋媚外,文化不自信联系在一起的论调,还颇有市场。现在的工作用不上英语,就觉得英语学了没用。现在的生活不如意,就是当年花了太多时间学英语。如果当时自信一点,不学英语……说不定游戏还能多打两盘。
众所周知,语言是通识教育中最重要的科目之一,无论是母语教育还是外语教育。而不同于实用学科,通识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培养受教育者某种特定的技能,而是在现代多元化的社会中,为受教育者提供通行于不同人群之间的知识和价值观。这不仅是义务教育最重要的目的,也是如今众多高校所达成的共识。
倡导非专业性的、非职业性的、非功利性的、不直接为职业作准备的知识和能力的教育,是一个社会文明和成熟的标志之一。所以我们现在有了强制性的义务教育,而不是把丁点大的孩子就送去当学徒工,寄望于学会一门手艺从此衣食无忧,而接受不到任何通用知识与价值观的教育。
学习数学和语文的目的如此,学习外语的目的同样也是如此。即使抛开全球化大背景下,日常生活中外语越来越强的实用性,对于学习者来说,外语学习更重要的是其超越功利性与实用性的地方——强调他国的语言和文化,不是要抛弃本国的语言和文化,而是为了让受教育者正确认识各种文明规则的冲撞,促进不同文明更好磨合、相互促进的重要手段。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学习外语不仅不是不自信的表现,恰恰相反,正是基于文化自信的胸怀。
陈寅恪、钱钟书、辜鸿铭……这些国学大师,哪个不是精通数门语言?如果说他们对中国文化不自信,那么这一百多年来,可能就没有更自信的人了。
当然,现在学校里的英语教育,确实有可以商榷的地方。比如应试的目的太强,许多孩子即使能在考试中拿到高分,也开不了口,听不懂话。或者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小学生就去考托福,考口译。
这些都是要在接下来的教育体制改革中需要逐步解决的问题,但这绝不是一刀切将英语剔除出教育计划的理由。
至少,现在K12阶段的英语教育,可以把学生们领进门来,让他们有基本的读写能力,让他们在将来能够有继续学习与提升的可能。
也让他们能够知道,中国传统文化里有许多不朽的名篇,英语文化里同样有伟大的著作。文明可以用不同的语言记载,但对美好的表达与追求,都是一致的。
也让他们将来能够更自由的选择,可以与谁进行对话,对话的边界能有多远。
这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
举报/反馈

新闻晨报

1015万获赞 58.2万粉丝
媒体力量,优化生活!上海市民生活指南
新闻晨报社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