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老乡亲》:我生在一个小山村,那里有我的父老乡亲,胡子里长满故事,憨笑中埋着乡音……
1990年的一个晚上,词作家石顺义下班回家,妻子说有个陌生人送来几斤绿豆、几斤小米,却没留名字,只说这是家乡特产。这让出生在农村的石顺义心里颇不平静,家乡的父老乡亲一直没有忘记自己、却已被自己淡忘。“我生在一个小山村,那里有我的父老乡亲”这几句词一下涌上石顺义的心头。
忻东旺 油画作品《绚日》
石顺义:“我爱人就感觉这屋子里的气氛不对,看见我在这吭哧吭哧抹眼泪呢,她就走到我的书桌旁,看到了《父老乡亲》的原稿,所以说我那个歌是含着泪水写的。”
词作家石顺义
尽管歌词的创作看似一气呵成,但石顺义接到《父老乡亲》这个创作任务却是在五年前,数易其稿但始终对作品不满意。
石顺义:“当初这首歌不是这个样子,完全不一样,就是所有的都推翻了,几乎是没有原来的一句话,第一稿大概意思是忘不了我们的人民,我们战士应当和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我一想,这个东西怎么能(推出),连我自己都不感动,我还能拿出来吗,完了就扔到抽屉里了。但是我对这个题目特别情有独钟,《父老乡亲》它是写人民啊,它有一个具体的形象,后来就过了几年我又拿出来了,拿出来改了一稿还是不满意,到最后应该是1990年那年,定的这一稿。它把人物给具象化、形象化了,从一个‘小我出发,然后落在一点树高千尺也忘不了根。”
作曲家王锡仁
作曲家王锡仁拿到《父老乡亲》的歌词后大为感动,并很快以北方梆子戏和山东民歌为素材为其谱曲。王锡仁说,从这首歌词中,他听到了家乡亲人遥远的呼唤,想到了父老乡亲对自己的种种恩情。1990年央视春节军民大联欢节目《军民团结向前进》晚会上,这首刚刚创作完成的《父老乡亲》打动了亿万观众。之后,全国各地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用《父老乡亲》做每周一歌,让这首歌很快在全国流传开来。旋律中歌唱着对故乡亲人的热爱,更唱出了军民之间的鱼水情深。
举报/反馈

遇见美好一生

242获赞 80粉丝
相遇,是一种美丽,像一座小城向晚,映着夕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