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由许鞍华执导的电影《天水围的日与夜》上映,虽然并没有取得多少票房成绩,但却在第28届香港金像奖上,获得了包括最佳导演在内的四项大奖。这种口碑发酵带来的广泛认可,让这部电影成为了香港小众文艺片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许鞍华开始迈入大师级导演行列的重要一步。
目前评分8.6是影迷给出的肯定,但我觉得,在众多荣誉光环笼罩的背后,其实还存在着一种比较悲观的潜在现象,那就是关于现实生活全貌的认识,荧幕外的观众总是寄希望于荧幕内高于生活创作出的理想化故事,然后,试图从中找到一丝贴合自己实际的心理安慰。
所以,当我初次接触这部电影时,内心是五味杂陈的。对照现实产生的反思,让我更能明白许鞍华拍摄这部电影的初衷,因为,在艺术片探索和商业片需求之间的平衡中,许鞍华更加懂得如何让电影和生活巧妙地融为一体。
影片糅杂了很多现实性的问题,比如空巢老人、人际代沟、亲情疏离以及生存压力,但在整体上,却并没有一味渲染被生活挤压的悲观情绪。许鞍华采用纪实性的拍摄手法,将故事焦点放在了梁婆、贵姐和家安老中青三代人身上,没有想着强行改变既定的生活规律,而是透过最为朴素平实的故事内容,找寻着带有生活共性的人间温情,毕竟,生活还是生活,笑着活下去总比哭着闹下去要强得多。
我想,这是一种扎根平凡生活的独立与坚强,展现着现代城市化发展中总在被遗忘,却也是弥足珍贵的精神品质,那就是:包容忍让,关爱互助,脚踏实地,真诚待人。
1
电影《天水围的日与夜》采用最平民化的视角讲述着以贵姐为主的普通人的平凡生活。缺乏激烈的戏剧冲突,可能会让很多人在开头的琐碎生活展示中,就产生了放弃观看的念头,可这恰恰却是这部电影最为显著的特点,用一种纪实性的方式来反映现实生活。
这种近乎纪录片的电影风格,并非是采用一种曲高和寡的艺术桥段来制造所谓高雅的噱头,而是将平常生活的琐碎,提炼出一种与观众产生情感共鸣的亲切感和熟悉感,因为,这种略带乏味的日常展示,本身就来源于真实生活。正如电影开头贵姐和儿子家安没有任何语言交流的默契,白天,贵姐匆忙出去上班,家安在家看电视打发时间,晚上,两人坐在饭桌前吃饭,全程都少有交流,这不正是我们现实家庭生活的真实写照吗?
影片的切入视角很是独到,它摆脱了一般家庭伦理片苦大仇深的相互攻击,而是将人际关系局限在母子和邻里之间,范围的缩小有利于情感的充沛表达。家安和贵姐的相互扶持,贵姐和梁婆的相互帮助,点滴情感都融入了生活细节的展示中,这使得影片更有一种平易近人的温暖。
作为女性导演的许鞍华,在电影里将对于底层人物的关注,生活细节的刻画,细腻情感的表达,都融入了人文关怀的思想。尽管影片给人一种白开水般的清淡,但却能够在细细品味中,尝出一种酸甜苦辣的滋味,这不是舌尖的感知,而是心灵的触动。舒缓平稳的叙事结构,搭配着恬静的音乐以及沉稳的镜头语言,让电影拥有了一种东方的古典韵味。
暧昧的暖黄色是电影的主要色调,虽然,现实中的天水围,是一个被社会发展遗忘的“三不管”地带,但在电影里,故事内容的叙述中,撇去各种社会问题缠绕后露出的生活本质,大抵就是像贵姐这样尽管身处底层,但依旧努力生活并且无形中影响和改变身边人的独立个体。
2
作为电影的核心人物,鲍起静饰演的贵姐是一个矛盾的结合体,一方面,作为家中长女,年纪轻轻便出来打工,凭借自己的双手供养两个弟弟先后出国深造并有所成就,在家庭伦理道德的约束下,她具有了传统女性坚强和独立的责任意识;另一方面,中年丧夫,失去了爱情的滋养,与弟弟们的聚少离多,失去了亲情的庇护,而不善交流且少有兴趣爱好,失去了友情的包裹,所以,在她身上同样具有了现代女性敏感脆弱的内心和孤寂空虚的精神。
在电影里,贵姐总是会以单人形象出现在画面中,超市水果摊处理榴莲,便利店买生活日用品,就连在母亲生日宴会上,她也是一个人坐在角落里。他人的欢声笑语和贵姐的静默无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这种格格不入的氛围营造,呈现着一种家庭关系的疏离感。
亲人们习以为常的依赖,让贵姐觉得自己还是有价值的,对儿子家安的使唤,让她觉得自己还是有威严的,可生活重压下对于曾经亲密情感的渴求,却始终无法掩盖空虚的心理。正如电影里,贵姐将原本已经丢入垃圾桶的丈夫裤子,又轻轻拿了出来,然后重新叠好放在了盖子上,并忍不住失声痛哭。
为了能够呼应贵姐的情感需求,许鞍华特意设置了梁婆这么个角色的介入,让原本深陷亲情疏离危机的贵姐,从之前的参与者悄然转变成旁观者,然后,试着了解和理解与自己拥有同样处境的梁婆,作为空巢老人的脆弱内心世界,从而延伸出关于现代家庭关系和个人精神构建的尴尬处境。
电影里,梁婆唯一的女儿英年离世,女婿带着孙子另组家庭,她本想着买上贵重首饰可以重新增进一下感情,可最终不仅孙子没见着,就连女婿也以需要照顾现任妻子的父母为由匆匆离去。从亲密变得生分,梁婆终究成了孤家寡人。
一个是中年丧夫的贵姐,一个是晚年丧女的梁婆,两人拥有着共同的情感需求,所以,彼此才会能够在短短几面之缘中,迅速建立起比较稳固的家庭关系。
区别于天然血缘家庭关系,这种后期自我选择组建的家庭关系,我想,大概会更加牢靠,因为他们彼此需要,且是除开物质的情感需要。就像是枝裕和《小偷家族》电影中的家庭关系,心与心的靠近,情与情的融合,个体所渴望的精神回归,此时更容易得到实现。
在我看来,血缘关系总是会从最初的亲近,慢慢因为时间和空间的疏远而产生隔阂。当原本应当信任和亲密的情感,逐渐成为了只是偶尔聚会时的敷衍和工作繁忙时的逃避,那么,传统的家庭关系自然就会分崩离析。只是,新的自我选择家庭关系如何重新组建,仍旧是当下一个无法解决的难题。
所以,许鞍华没有在电影里给出明确的答案,她只是呈现出了现代家庭关系组建的一种可能性,或许,我们在贵姐和梁婆中秋节聚在一起吃饭的场景中,能够悟出些什么。
3
《天水围的日与夜》的英文名字叫“the way we are”,可以翻译成:我们存在的方式,这种具有诗意且哲理化的标题,却是对电影贯穿始终的琐碎生活的最好概括,生而平凡,重要的是找准自己的位置。
贵姐有段时间是迷茫的,她没有及时去看生病的母亲,因为她知道,自己目前的生活条件是无法与弟弟们相提并论的,也没有办法能够在物质上给予母亲帮助,所以,她会刻意回避与弟弟们一同出现,这种自卑很容易让她丢掉过去独自承担家庭责任的勇气
梁婆同样如此,她表面上对任何人充满冷淡,甚至,都不愿意接近陌生人,这从她第一次见到贵姐表现出的态度就可以看出。这种长期被抛弃和遗忘带来的孤独感,让她忘记了温情的释放与人情的温暖。
不过,当贵姐与梁婆慢慢靠近,彼此取暖后,重拾的情感和精神,让他们重新组建起新的家庭关系,用一种释然后的豁达和温情释放后的信任去审视生活,理解生活,并且拥抱生活即便前方依旧未知,但此刻充满希望。
回到《天水围的日与夜》的主题上,它关乎现代城市化发展中分崩离析的家庭关系,关乎孤独空巢老人的精神状态,关乎琐碎生活加剧的情感冷漠,但它所传递出的,是一种坚强的生活态度,豁达的人生价值,以及永远都保持的热忱心态。
所以,这不仅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种生活。
举报/反馈

影视地平线

455万获赞 9.2万粉丝
娱乐影视,一网打尽。
乘风计划作者,优质娱乐领域创作者,活力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