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辅食添加要循序渐进。 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的规律。等宝宝适应了,再逐步改变食物的分量和质地。

2、优先添加富含铁的辅食。铁元素对宝宝的生长发育极为重要。出生时储存在宝宝体内的铁,只够维持宝宝4~6个月的生长所需。因此在给宝宝添加辅食时,首选一定是富含铁的食物,如强化铁的婴儿米粉、肉泥、动物肝脏泥等。

3、食物应多样化。宝宝的辅食应该包括奶类、谷物、蔬菜、水果、肉蛋鱼等,种类尽可能丰富。可适量添加植物油,帮助宝宝补充能量和必需脂肪酸。

4、保持喝奶的习惯。添加辅食后,宝宝仍然需要从母乳或配方奶中获取各种营养物质。7-12个月的宝宝,每天的需奶量为600~1000毫升。奶量是递减的,1岁以后,每天的需奶量为300~500毫升。

5、不添加调味料。制作辅食时,应保留食物的天然味道,不应添加盐及其他任何刺激性的调味料。 这对宝宝清淡口味的形成至关重要。

6、每次添加一种新辅食。然后要观察3~5天,看是否出现腹泻、皮疹、呕吐等症状。这点非常重要,有助于判断宝宝对某样食物是否过敏。如果宝宝出现了不良反应,建议停食该食物。

宝宝吃辅食后水要喝多少怎么补充

不同阶段的宝宝需要补充多少水

6个月以内

6个月以内的宝宝,完全可以从母乳和配方奶中获取所需的水分。母乳和配方奶中85%都是水,只要按需喂养就能摄入足够的水分。否则不仅会影响宝宝的喝奶量,易导致营养不良,还会降低妈妈的产奶量。另外,小月龄宝宝喝水过多,钠会通过肾脏流失过多,可能会发生水中毒。

6个月后

宝宝6个月添加辅食后,可以适当增加饮水量,比如每次吃完辅食后,喂几口水漱漱口。如果宝宝拒绝,家长也干万不要强迫,给宝宝一个适应的过程,让他养成习惯。但在1岁之前,宝宝还是以喝奶为主。

宝宝1岁后

宝宝1岁后,辅食吃得越来越多,逐渐取代奶成为主食,宝宝也需要摄入更多的水分。同时,宝宝活动量增大,对水的需求量也会增加。宝宝每天需要少量,多次饮水,建议上、下午各补充2~3次水。

如何为宝宝选择健康的水

平淡的白开水是不错的补水选择,可以在水里加几片新鲜的水果,比如柠檬、草莓、苹果,让平淡的凉白开更有吸引力。果蔬、牛奶、清汤等食物中都含有大量水分,也可以为不爱喝水的宝宝补充一部分水分。

这些水少给宝宝喝

1果汁饮料。果汁饮料中含有大量的糖和热量,纤维素含量较少,饮用过多会给宝宝带来蛀牙、肥胖、营养不均衡等诸多问题。另外,宝宝习惯了甜味饮料,容易排斥平淡的白开水。

2调味奶。果味奶、朱古力奶等调味奶中含糖量较高,也不建议给宝宝多喝。

32岁以下的宝宝不宜喝矿泉水。一些矿泉水中可能含有(对宝宝来说)过量的钠或其他矿物质,因此不建议给2岁以下的宝宝喝。

4. 咸味的汤。给宝宝喝太多咸味的汤,会导致盐分摄入过量。

想让孩子多喝水,简单几招就能搞定

对于不爱喝水的宝宝,小编奉上几个实操性强的小技巧,看看能不能治治你家那个"滴水不沾”的熊娃。

1、选择一款适合宝宝的杯子

宝宝不喜欢喝水,妈妈可以尝试给他换个不同颜色或款式的杯子。出于对新杯子的好奇心,宝宝对喝水也会增添几分好感。

2、在游戏中引导宝宝喝水

“来,我们一起干杯!”“小白兔喝水,小乌龟喝水,宝宝也喝水。像这样把喝水加入到日常游戏中,既增进了与宝宝之间的交流,又能让喝水件事变得轻松有趣。

3、让宝宝随时都能拿到水杯

将水杯放在显眼的位置,这样能使宝宝对水杯产生亲切的熟悉感,并且方便宝宝自己随时取用。在正餐和零食的时间段,也要保证将水杯放在宝宝旁边。

4、多陪宝宝做运动

活动量多了,对水的需求量也会增加。平时多陪宝宝做做运动,在他玩累休息时及时递上水杯,宝宝就能喝上几大口。但千万不要强迫宝宝,让他对喝水产生排斥就得不偿失了。

5、家长也要养成爱喝水的好习惯

孩子天生爱模仿,让宝宝经常看到你愉快地喝水,这样宝宝也会觉得水很好喝,他也会有样学样。

备注:宝宝饮水量足不足,不能光凭家长的感觉。他不觉得口渴,表现出不爱喝水其实很正常。奶和辅食中都含有大量的水分,如果宝宝每3~4小时有1次小便,并且颜色呈浅黄色,就说明宝宝补充的水分已经足够啦。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