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清平乐》正在热播。讲述的是一代明君宋仁宗的故事。这部电视剧服化道很是考究,符合史实,就连称呼也是考究得很。
古人比现代人更讲究礼仪,晚辈见父辈,晚辈行礼。平辈相见,互相行礼。下级见上级,下级行礼。 礼要行得端庄规范,恭谨有度。
很多电视剧中,夫唤妻“娘子”,妻尊夫“相公”。但到了宋朝,“相公”和“娘子”不能乱叫,叫错了,那是要出大问题的。
陛下、圣上、官家、上位=皇帝
在重大场合,比如大朝会、祭祀,众臣必须尊称皇帝“陛下”、“圣上”,这一点与别的朝代没有两样。但在常朝或者非正式的场合时,众臣一般称皇帝“官家”。这是宋朝的独特称呼,他朝所未有。
另外还有一种叫法,乃是“上位”。
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十:
“尧非不能召舜而留于帝室,以舜有父母,故又以二女嫔之,家齐身正,举而加之上位。”
“上位”的用法非常微妙,也可以说,有些许不敬的意思在里边,平时是极少听到的,私下里议论才会使用。
皇帝的自称
皇帝只有在谕旨或重大场合才自称为“朕”,寻常时候都自称“吾”或者“我”。相对来说,“吾”比“我”更正式一些。
据《宋史卷三.本纪第三》记载:
(太祖)九月壬申,狩近郊,逐兔,馬蹶墜地,因引佩刀刺马杀之。既而悔之,曰:“吾为天下主,輕事畋獵,又何罪马哉!”
皇帝也未必时时称“朕”。宋太祖赵匡胤,自称“吾”。明太祖朱元璋,自称“咱”,明成祖朱棣,自称为“俺”,只有在下谕旨中,才自称为“朕”。
娘娘与娘子,一字之差,判若云泥
历朝历代,法律、官职包括称呼也各有沿习,“萧规曹随”。宋朝的人际称呼与唐朝颇为相近。比如“娘娘”、“娘子”。
“娘娘”是正宫,是母仪天下的皇后,“娘子”是嫔妃,是妾室。一字之差,云泥之别。
蔡绦《鉄围山丛谈》中提到:
“国朝禁中称乘舆及后妃,多因唐人故事,谓至尊为官家,谓后为圣人,嫔妃为娘子。”
在宋朝,对皇太后与皇后的正式称呼是“圣人”,但非正式场合,则称皇后为“娘娘”,皇太后为“大娘娘”。比如剧中仁宗称太后为“大娘娘”,称呼太妃则为“小娘娘”。
不是正宫,是不能称娘娘的,哪怕是宠冠一时的杨贵妃。
据《旧唐书》记载:
“太真资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智算过人。每倩盼承迎,动移上意。宫中呼为‘娘子’,礼数实同皇后。
《清平乐》第四集,苗心禾与赵桢有了肌肤之亲,对皇帝老公温柔说道:“从今往后,我便是你的娘子了。”这个娘子,绝不是“妻子”,而是“妃嫔”之意。
后妃的自称
皇太后一般自称为“老身”,有时候也自称为“吾”、“我”。比如剧中的太后刘娥自称皆为“吾”、“我”,而不是寻常电视剧里的自称“哀家”。
曹丹姝未嫁自称“我”,在陪嫁的侍女面前,也自称“我”,但在内宦面前,却自称“吾”。她谨慎,端庄稳重,举止有度,从自称便可见一斑。
妃嫔在帝后面前自称为“奴”或者“奴奴”,对下则称“本位”,当然也可以自称为“我”或者“吾”。怎么自称,也看各自的情商,当中的微妙之处,存乎于心,不足为外人道。
皇子称大王
剧中赵元俨被称为“八大王”,这是因为赵元俨兄弟中排行第八的缘故。在宋朝,皇子不称“王爷”,而称“大王”。
据【宋】朱彧撰《萍洲可谈》记载:
嘉王颢,裕陵亲弟也,好读书。元丰间,数上疏论政事,记室或谏之曰,“大王为天子弟,无狗马声色之好,游心方册,固是盛徳,而数干廷议,非所以安太后也。”
嘉王赵颢,是宋神宗的二弟,人家便叫他“二大王”。神宗的三弟赵颜,则被呼为“三大王”。
大王到此来巡山,巡了南山巡北山……
儿子兄弟都叫哥
宋朝的另外一个称呼则更加奇怪,那就是“哥”。
在唐朝以前,汉人皆呼哥哥为“兄”。李唐有鲜卑血统,所以将“哥”的用法也引入了中原。
宋太祖印《淳化阁帖》,其中有唐太宗写给儿子唐高宗的书信《唐太宗甘泉帖》,当中有云:
“省书潸然,益增感念。善自将爱。遣此不多。哥哥敕。”
中国人的称呼向来糊涂,但在这里,这个哥哥,是唐太宗的唐高宗面前的自称。
到了宋朝,不论是儿子还是兄弟,只要是个男孩子,都叫哥。
比如:宋徽宗赵佶称宋高宗赵构为“九哥”,赵构称养子赵瑗为“大哥”。
高宗赵构就称呼妹妹柔福帝姬为“二十姐”,而柔福称呼赵构为“九哥”。
姐与姐姐千万不可混用
皇子皇女称身份为妃嫔的生母为“姐姐”,称嫡母(皇后)为“娘娘”。
比如宋仁宗,他的生母是李宸妃,如果见面了,他只能叫生母为“姐姐”,而不是“母亲”。
至于姐,那是姐妹之间的称呼,与“哥”的用法相似。家中的女儿,父母一般呼之为“大姐”。比如宋仁宗的女儿福康公主,仁宗可呼她为“大姐”。而仁宗的十女庆寿公主,呼福康公主为“大姐”,而福康公主呼庆寿公主为“十姐”。
姐与姐姐,那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皇家与民间的称呼差不多
宋朝非常亲民,平时的称呼与民间差不多。叫父亲“翁”或者“爹爹”;称祖父“翁翁”或者“大爹爹”。
母亲皆称“娘”,嫡母是大娘,妾室是小娘;“姑娘”指的是“姑母”,而不是未嫁的女孩子。
儿子都称“哥”,女儿皆称“姐”。但绝不可称正经人家的女孩为“小姐”。
宋·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里有一段话,颇能说明皇室间的称呼:
光宗在鹤禁,意望内禅,终难发言,数击鲜于慈福太后。太后疑之,询近侍曰:“大哥屡排当,何故?”旁有奏曰:“意望孃孃为趣上耳。”顷之,寿皇至东内,从容间,语上曰:“官家也好早取乐,放下与儿曹。”上曰:“臣久欲尔,但孩儿尚小,未经历,故不能与之。不尔则自快活多时矣。”后不能强,语光宗曰:“吾尝谕乃翁,渠所见乃尔。”光宗岸帻禀曰:“臣发已白,尚以为童,则罪过翁翁。”盖言高宗逊寿皇于盛年也。
这个关系,现代人很难看懂,非得仔细推究一番才能算得明白。
宋光宗很想父亲宋孝宗禅位给他,所以想请太后替他说点好话(孃孃指的是皇太后)。
孝宗来见太后,太后就跟孝宗说:“早点传位给你儿子算了,自己及时行乐吧。”
孝宗说,“我(皇帝自称臣)早就想禅位了,但儿子还小,没什么见识,所以还不能禅位于他,不然我早就自寻快活去了。”
太后不便勉强儿子,就对光宗说:“我(自称吾)曾经和你父亲(翁)说过,他是这样回复我的。”
光宗取下帽子说:“我(自称臣)头发都白了还是太子,这个可要怪太上皇(翁翁)了。”他的意思是说,高宗在盛年时期就逊位给了孝宗,而孝宗都六十有二了,还舍不得传位给自己。
相公绝不能乱叫
明清时候,相公是对丈夫的尊称。而在宋朝之前,只有宰相,才当得起“相公”之称。
魏晋王粲在《从军行》写道:“相公征关右,赫怒震天威。”李善注:“ 曹操为丞相,故曰相公也。”
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四中做了解释:
“前代拜相者必封公,故称之曰相公。”
但在宋朝,为避免相权过重而皇权旁落,宰相之权一分为三。仁宗一朝,宰相多达二十三人。如剧中的晏殊可称为“晏相公”,吕夷简被称为“吕相公”。
位高权重的将领也可称为相公。比如岳飞也可称为“岳相公”,种师道被称为“种经略相公”。
“相公”也有等级之分,“公相”与“相公”,顺序一颠倒,地位便不同。
祖宗故事,宰相呼相公,节度使带开府仪同三司,元丰官制前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亦呼相公,谓之使相,三公正眞相之任,呼公相,尚书改令,厅为公相厅。蔡京首以太师为公相,其子攸自淮康军节度使除开府仪同三司,遂父呼公相,子呼相公。时传京父子入侍曲宴,上云,“相公公相子。”京对云,“人主主人翁。”际遇之盛如此。
到了后来,“相公”已演变为对官员和丈夫的尊称,可见人们都喜欢被拍马屁。比如“太监”,曾经是等级最高的宦官尊称,到后来,竟演变成为宦官的通称。
《通俗编·仕进》有记载:
“今凡衣冠中人,皆僭称相公,或亦缀以行次,曰大相公、二相公。”
明末凌蒙初编著《二刻拍案惊奇》里,“相公”之意又有了变化:
“这人姓魏 ,好一表人物,就是我相公同年。”
这个相公,指的就是丈夫了。
公子和小姐,官人与夫人
在宋朝,官员的儿子被称为衙内。比如高俅的儿子,就被称为“高衙内”,而不是“高公子”。王安石的儿子王雳就是“王衙内”而不是“王公子”。
前段时间流行的一支歌叫《公子向北走》,如果在宋朝,则得改名为“衙内向北走”才行。
与公子相对应的是“小姐”。在宋朝,“大姐”可以喊,“小姐”绝对不能乱叫。喊良家女子一声“小姐”,那是要挨打的。
相公叫不得,娘子唤不成,那么,在宋朝,夫妻之间该怎么称呼呢?
在剧中,赵桢叫曹丹姝“皇后”,曹丹姝叫赵桢“官家”。
官吏之家,妻呼夫为“官人”,夫呼妻为“夫人”。
宋话本小说《碾玉观音》写道:
郡王听说道:"叵耐这两个畜生逃走,今日捉将来,我恼了,如何不凯?既然夫人来劝,且捉秀秀入府后花园去,把崔宁解去临安府断治。"
而普通市井人家,丈夫可以称妻子为“浑家”、“老婆”、“老伴”。南宋初苗刘之变时,宋昭慈孟太后暂时扶立宋高宗的幼子,说:“是他官家有太子,待老婆与他管事。”
也有称妻子为“拙荆”的,宋代阳枋在《通夔守田都统札子》说到:
"未审学生可乞假一会涪上否?盖拙荆未祔先茔,欲议归藏,此愿才毕,当伏谒戟辕,致九顿之谢。"
“此吾外子也。”——李清照这样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夫君,而赵明诚在旁边洒然一笑。读书人的称呼,果然更加风雅。
结语:
宋朝皇帝十分亲民,朝臣上朝不需跪拜,皇帝与宰辅商议事情,君臣相对而坐,不像是明清时期,动辄三跪九叩。北宋前几代皇帝的节制、理性,使得经历五代之乱的北宋迅速恢复生机,变得繁华富庶。
宋朝皇室生活也相对朴素,皇帝穿一身红色袍子,也没有精美繁复的刺绣,吃饭也就那么几个菜。皇宫营造简朴,与汉唐、明清宫殿群恢宏大气不可同日而语。宋太宗曾动过扩宫之念,做个调查就放弃了,他说:“内城褊隘,诚合开展。拆动居人,朕又不忍。” 一念之仁,百姓福生。
宋朝重文抑武,对待周围的邻居一向忍让,尤其是剧里的宋仁宗,看上去甚至有点懦弱。他在位三十余年里,天灾不断,边境不宁,但他以仁心仁德,与士大夫们共同构建了一个几近完美的人文世界,使得他治下的北宋,成为老百姓幸福指数最高的朝代。
举报/反馈

观渔说历史

8737获赞 98粉丝
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