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9日我在某条号发第一个微头条:
“作家怎么创作出好的作品?今天听了湖北籍作家周芳老师的文学创作报告会,感受很好。其两本非虚构文学作品《重症监护室》、《在精神病院》关注社会边缘群体,周芳老师为了创作深入这两个现场一年半,真实可触的见闻体悟值得一读。在报告会上认真倾听了创作故事,给予我几点启发,特与文友分享!1,作家之路是一场马拉松,“写”是唯一捷径,只要坚持,人人都可以到达自己想要的终点;2,作家从小我出发,要不断拓宽观察与思考的外延,将眼界与格局打开,关注我们、关注社会、关注特殊的存在,用作品给予他们人性的关怀;3,艺术来源于生活,非虚构文学更是深深植根于现实的写作行为,作家要有生活,才能出好作品。”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周芳文学创作报告会摄)
引用这段内容,是因为近日的汪方事件,同样是作家,同样是FANGFANG,格局与情怀相差很大。
非虚构文学是严肃的现实主义文学,是人们认识真相的窗口
日记,也应是非虚构文学的一种。要求真实。客观。
如果客观囿于现实条件、内心动机做不到,但起码要真实。
说真话,写真事、诉真情是一个严肃的现实主义作家的本分。
今天上午看了“方方日记”,确有几点感受:
①信息来源不足具权威性与说服力,信息真实性不足以支撑一个重大社会性题材的非虚构(纪实)作品。
②普通人的忧虑牢骚充斥,关注片面负面多,视角偏颇,没有大局观。
如果仅是抽屉文学,写写记记不公开发表,东拼西凑、牢骚满腹自是不打紧;
如果是一个普通人,记录一段生活见闻发表一些个人感受,没有公众人物影响力、不会引发舆论哗然,自然也不太要紧;
但是,让人不适的愤激的就是不经证实的甚至错误的、片面负面的内容,竟然在特殊历史时期在国外公开发表,不管有意或无心,业已变成了国际上有些国家中伤和攻击中国的“武器”。
(洛杉矶报纸的头版头条,上面霍然写着武汉的真实声音,成为他们抹黑中国的“证据”)
“家丑不可外物”,家国情怀是人民作家立身立命立言根本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 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社会如何进步,都会有逆行倒退的人。社会上充斥着追名逐利的短期行为,熙来攘往奔竞于名利场上的人们根本无暇顾及不朽之名的诉求。不用说“立德”方面的假仁假义、看似悲天悯人的道德作秀,“立功”方面的“形象工程”,就是在被先贤古哲视为生命的“立言”方面,时下的不少著书撰文者所追求的也不再是不朽,而是速成,而速成者自然就难免乎速朽。如果从胡适所谓“社会的不朽”的角度看,真不知道急功近利的他们能拿什么上对得起列祖列宗,下对得起子孙后代?“我死后哪怕它洪水滔天”这句历史上个别统治者的口头禅,如果不幸成了一代人的集体无意识或社会的潜规则,那真是莫大的讽刺和悲哀。
这段话援引自百度百科“三不朽”(略有改动)。有人选择默默无闻谨言慎行,立德立功立言身体践行恪尽职守无有穷已。有人为一朝成名得利,管他失德失格失功失言?
放眼全球,现在看来,我泱泱大国确是最讲人道的国家,掏腰包救病患、尽全力不抛弃无论男女老弱。作家要关注弱势群体,但不是一两个弱势群体。要有大局观。14亿人口的大国,任何一件不可控的小事都可能衍发为不可收拾的大事。突发新型疫情,缺乏完善的预案执行措施一时困难,这也是常识。家国天下,以家作比,哪个小家发生突如其来的变故,一家子不都是慌神了、手足无措呢?
而在战疫中举国同心的拼搏奉献,不畏生死的克难攻坚,同气连枝的相扶相助,执行策略的大国速度......这场不啻为伟大战争中那些光明的智慧的积极的正面的可歌可泣的真事,我们怎么能忘之脑后呢?
(《武汉日记》美国、德国出版预售定价)
一个作家,要有悲悯之心,不是对一己一人,而是更多人,祖国与人民。
言论可以自由,但大局观、深切的人文关怀、爱国爱民的赤子之心,是每个人都必须有的。
作家可以引导舆论,更应慎言!
“富贵不能淫”。有大的价值筹码所以可以一切忘乎?如果一个人民作家是因为金钱失了格失了智失了人民与国家靠山,那更是可悲可叹可怜可鄙!
欢迎关注欢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