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野百合
生前,他一直游走在文坛的边缘,因为小说过于揭露人性遭到众多出版社的排斥。
45岁时,他死了,却永远活在这个世界上。
很多人都说他是个灵魂有趣的人,但其实,他就像那只特立独行的猪,只是不想自己的一生被设置。
确实,王小波的文字里充满了色彩和味道,骨子里是入世的烟火气。
01 童言有忌
语言充满人间味的王小波,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说话的“傻波子”。
1952年,王小波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可惜还在娘胎时,家里就被划为“阶级异己分子”。
母亲给他取名“小波”,是希望家里遭受的劫难只是一个小风波,很快就风平浪静。
他还有个外号叫“傻波子”,因为常常盯着一个地方,一看就是半天,也不说话。
正是因为这点与众不同,让他爱上了书,因为他发现只有进入书的世界才能与自己对话。
童年的王小波可谓是生不逢时,正好赶上了大跃进和大饥荒,因为常年的饥饿导致严重缺钙和营养不良。
他亲眼目睹自己的弟弟,因为看见餐桌上的肉过于兴奋而跑到阳台上喊“有肉吃”被父亲狠狠揍了一顿。
于是,他明白了自己的时代是童言有忌的。
他从广播里知道一亩地可以产30万斤粮,但是自己却一直饿着肚子,连写字的铅笔也拿来吃。
他开始独立思考,为何会出现大饥荒,为何会有文革,为何世界对自己如此不公……
这些问题就像一根刺一样,深深植入这个少年的内心。
他变得沉默寡言了,在《沉默的大多数》里,他说到:“幼年的经历、家教和天性谨慎,是我变得沉默的起因。”
但是真正让他沉默的原因是,不能说人话,不能说真话,不能像《皇帝的新衣》里那个孩子一样说出“皇帝没有穿衣服”的话。
他知道有些东西是不能触碰的,但是他内心非常压抑,却又不能说出来。
02 消音的世界
世界不光有阳的一面,还有阴的一面。
当他和李银河一起调研了社会上的同性恋者,写出的报道被人抨击后,他彻底明白了大家不肯承认这个世界的阴面。
所谓的弱势群体,就是有些话没有说出来的人。
不是他们不想说,而是大家不想听,于是选择消音,不让他们发声。
鲁迅先生有篇杂文谈到聪明人和傻子的不同遭遇,王小波也谈到花刺子模信使的问题。
古国花刺子模君王奖励带来好消息的信使,而将那些带来坏消息的信使送去喂老虎。
于是,所有人都不敢说坏消息了,在生命攸关之下,只有傻子才会去送死。
可惜,如果这样的现象一直存在,人们就会陷入一种深度压抑的状态,最后连人话都不敢说。
王小波选择了说人话,在杂文集中,他经常给那些神圣的观念泼一盆冷水,把道貌岸然的人物和话语拉下神台。
贾平凹的《废都》被许多评论家批判性描写过于泛滥、道德败坏时,王小波就用反讽的口吻说:
“贾平凹先生的《废都》,我就坚决不肯看,生怕看了以后会喜欢——虽然我在性道德上是无懈可击的,但我深知,不是每个人都像我老婆那样了解我。”
人人都喜欢世界的阳面,但是不能否认阴面的存在,总得有人说出来,才能接受这个世界的不完美。
03 发不出去的信
“我觉得黑色幽默是我的气质,是天生的。”——王小波
大多在人前不善言辞的人,内心情感一定是丰富的,王小波就属于这类人。
在很多朋友的印象里,他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很多时候和他交谈也只是听而不是说。
但他内心有着太多的想法,总是无法溢于言表,于是想借助文字的力量,才有了那些特立独行的言论。
如果不能用言语表达自己内心的困惑,那就诉诸笔端吧,只要能自由翱翔,什么都无所谓了。
这是王小波真实的内心,他从来都不想掩饰,只要找到合适的平台,他就发泄出来。
谈到为什么写作,他说作品是自己个人的独白,是一些发出的信;写作的意义,在于与人交流。
可惜,他的信一直发不出去,没有人接收,也没有人愿意倾听。
呕心沥血想说的话,即使变成一个个俏皮的文字,也一次次被打入冷宫,屡屡遭受出版社的拒绝。
出版社觉得他的小说《黄金时代》没有得到足够的“净化”,有一些过分的言论和过分直白的性描写。
可悲的是,生前,王小波的发声被普遍认定为低俗和反叛,难登大雅之堂。
讽刺的是,他死后,这些低俗和反叛的言论另立门面,一大波人拜倒在他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