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上,要说到宗教的影响,不得不说的地方是欧洲和伊斯兰世界,欧洲大家好区分,都是信仰上帝的,至于是天主教东正教还是基督新教,反正罗马教廷都在1929年和法西斯头子墨索里尼签订合约退守梵蒂冈了,有教派之争实属正常。
众所周知,当今世界上存在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就个人观点来看,佛教消极教人忍受,合适于中古时代东方统治者的愚民政策。
和其他两大宗教在世俗权力上的中流砥柱的作用来说,佛教实在不值一提,印象中就清帝国尊“藏传佛教四大活佛”为大法师吧,不过其作用也是利用宗教来整合清帝国的蒙古,西藏板块而已,并不能像西方国家以及伊斯兰世界一样形成政教合一的国家。
深入浅出的说,不论是西方还是伊斯兰世界,很长时间宗教权力往往凌驾世俗权力之上,典型例子就是教廷哈里发
今天的伊斯兰世界范围
教廷大家应该多少知道一点,中古时代的欧洲,你要想当世俗皇帝必须要经过罗马教廷的加冕的,不然别人不认你这个皇帝。实际上当教皇比当皇帝要爽得多,教皇不要太爽,全部基督教世界都说得上话。
那哈里发就是这么回事?举个不太恰当的比喻,那就相当于西方世界的教皇,不过和教皇不一样的是哈里发是虽然是伊斯兰教的教职,但同时也作为伊斯兰教国家的首脑的称呼。
因此在政教合一的时候是统一的国家元首兼宗教领袖的称呼。例如阿拉伯帝国时的四大哈里发。
那苏丹又是怎么回事,和哈里发有何关联?
苏丹最早应该是地方行政首脑和军队的指挥官,后来在伊斯兰教世界分裂后,地方政治势力纷纷自立为王,遂成为军政兼有的首脑名称。从实际效用来讲,哈里发不仅仅可是世俗权力首脑(也可以不是),也是宗教首脑。
那么本作为伊斯兰世界的典范的土耳其,历史上为什么老是和俄罗斯过不去呢?这又要从宗教和历史上来探寻根源了。
奥斯曼的兴起
话说中古时代的奥斯曼土耳其属于突厥部落,原来在居住在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花剌子模地区,历史上迁徙到小亚细亚安托利亚高原。
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名字来源于开国苏丹奥斯曼一世,14世纪的时候,奥斯曼逐渐开始崛起,而在此时旁边的邻居“千年帝国”拜占庭却病入膏肓 , 奥斯曼的眼光开始不再局限小亚细亚了,向土耳其海峡的西方露出了贪婪的目光,奥斯曼土耳其开始涉足东南欧。
早期的奥斯曼和拜占庭对峙
反正此时的东罗马帝国苟延残喘,能欺负就欺负,一直欺负一直爽。眼见 1360年的时候,奥斯曼在东南欧的进攻取得了决定性进展, 征服西色雷斯马其顿、索菲亚、萨洛尼卡和整个希腊北部,迫使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统治者称臣纳贡。
欧洲震怒,虽然当时的欧洲教廷对于君士坦丁堡的东正教耿耿于怀,但是危急时刻,欧洲统治者还是派出了援兵。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在近代科技兴起之前,游牧民族是很有点能量的,在1396年的尼科堡战役中,奥斯曼军队一举打败了匈牙利、法国、德国等国的联军,占领巴尔干大部土地。将近一万名十字军被俘,除了300名贵族骑士被巨款赎回外,其余的几乎全部被杀。实在是惨绝人寰。
从此后,欧洲国家只能敢怒不敢言的看着奥斯曼的大杀四方,拜占庭帝国危在旦夕。
不过好在中亚的帖木儿帝国兴起,看奥斯曼不爽,向小亚细亚扩张,奥斯曼帝国居然在1402年的安卡拉战役中被俘,实在有损土耳其苏丹的颜面,当然,这不仅仅是丢脸的问题,同时还得丢命,土耳其被遏制,一直到历史上的1453年。
奥斯曼的扩张
这年刚刚即位不到两年的奥斯曼苏丹穆罕默德二世亲自率领8万军队围攻君士坦丁堡,围城53天,末代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君王死社稷,从此君士坦丁堡变成了伊斯坦布尔,千年拜占庭文明毁于一旦。
说来也是巧合,真是奥斯曼早期的无节制扩张,才引出了奥斯曼的世仇——东罗马的帝国的继承者第三罗马帝国
俄土仇怨
就在东罗马帝国灭亡的的时候,当时还是偏安东欧小角落的俄罗斯大公迎娶了东罗马帝国末代公主,而前面的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都灭亡了,而俄罗斯要自诩罗马帝国的继承者,那就号称”第三罗马帝国"了。
而俄罗斯的双头鹰标志就是拜占庭带来的,话说脱胎于蒙古统治者的俄罗斯来继承东罗马帝国的衣钵,先天就带有极度扩张的欲望和奥斯曼的厌恶和愤恨。
不过当时奥斯曼正在欧洲,亚洲和非洲各个方向上扩张无人能挡,关键还垄断了东西方贸易的陆上通道,为此,当时日不落帝国1.0版本的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一世不得不派遣哥伦布寻找亚洲海上通道。
奥斯曼的疆域变化
而在1543年,奥斯曼更是让得欧洲老大哈布斯堡王朝更是承认了奥斯曼对匈牙利的宗主权,此时的俄罗斯更是和哈布斯堡不是一个量级的。更不要说亦以东罗马继承者自居的“绿罗马”奥斯曼了。
奥斯曼在苏莱曼大帝统治时期,奥斯曼帝国的统治开始初显弊病,在欧洲的领土扩张欲望也随之放缓,与之相对西欧的军事力量,特别是海上力量的迅猛扩大,而新航线的开辟预示着传统陆路贸易模式的衰落,严重影响了奥斯曼的发展。
特别是1683年奥斯曼再次围困维也纳,奥斯曼在费尽了最后的扩张力量之后,维也纳之战标志着土耳其终止在欧洲继续扩张。所谓帝国盛极而衰,奥斯曼似乎也逃不过这个宿命
而此时奥斯曼北方的俄罗斯开始快速发展,在不久后的彼得大帝改革中,让俄罗斯获得了向外扩张的外在动力。我们知道,俄罗斯从出生开始,就在为了出海口而到处惹是生非,不管是出于争夺东罗马的继承权利还是务实的说法,为了黑海出海口,甚至为了收复君士坦丁堡,俄罗斯在不久的将来终将和奥斯曼大打出手。
当然奥斯曼也不是纸老虎,面对北方强邻的崛起,选择了先下手为强,第一次和第二次俄土战争就是奥斯曼入侵俄罗斯引起的,不过土耳其也没有想到,原本是自己主动入侵而挑起的战争,至17世纪开始到19世纪整整241年中,断断续续进行了10次之多的俄土战争,战争的进程导致了双方角色的逐渐互换,土耳其逐渐力战不支,想必这点就是哈里发也无可奈何,哀叹一声“既生瑜,何生亮!”
俄土战争
战争刚开始为争夺高加索、后面发展到争夺巴尔干、再到克里米亚黑海等进行的一系列战争,除了克里米亚战争土耳其有英法的帮助取得了完全的胜利之外,俄罗斯取得了绝对的上风,看来俄罗斯东正教徒对于灭亡东罗马的奥斯曼的确是恨之入骨。
第三罗马绿罗马奥斯曼的对决,奥斯曼逐渐走向衰落,其过程惨烈而复杂,这里不再赘述。
现代土耳其破土重生
由于俄土战争的严重失利,奥斯曼帝国进入20世纪已经和它的上任东罗马帝国一样摇摇欲坠了,而在意土战争中更是败于欧洲三流列强意大利,更是彰显了奥斯曼的虚弱,欧洲大佬更加坚定了解决“东方问题”的决心,土耳其命运堪忧。
自己昔日的藩属巴尔干同盟竟然在1912年向自己这个宗主国发出了挑战,而巴尔干战争的失败更是让奥斯曼的欧洲领土缩小到色雷斯一角,小的可怜。
而在接下来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土耳其由于和俄罗斯巨大的历史矛盾而错误的站在了同盟国的阵营里,战争中更是对无辜的亚美尼亚人动起了屠刀,奥斯曼帝国的色内厉荏可见一斑。
其结果是1918年同盟国战争失败,奥斯曼帝国被迫签订《色佛尔条约》,奥斯曼被迫解体。困扰西方世界几个世纪的“东方问题”彻底解决。
《桑洛条约》和《色佛尔条约》
当时,在奥斯曼帝国土地上建立起来的新国家达40个,由此可见欧洲大佬实在是有多不待见土耳其了,简直是七零八落,不堪入目。
而战后安那托利亚地区的农民仅及战前的四成,奥斯曼为了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付出了重大伤亡。如果不是关键时刻,真主“安拉"显灵土耳其出现了扶大厦于将倾的传奇式人物穆斯塔法·凯末尔,恐怕安纳托利亚也会被肢解完毕。
而土耳其现代国父凯末尔领导的土耳其国民运动,经过不断的战争终于让协约国重新签订《桑洛条约》,土耳其得以以二流国家的规模保存。
今天的土耳其
而在土耳其的不断衰败当中,俄罗斯扮演了及其恶劣的角色,国仇家恨,不能相忘。
结语:
从历史的发展轨迹来看,如果要说这世界上哪个国家的人最恨俄罗斯,抛开苏联解体后独立的波罗的海三国和乌克兰,那就非土耳其莫属了。从十七世纪到二十世纪,三百多年间,两国之间的大型战争,多达12次。
即使是今天,两国在叙利亚战场的暗中较量,也是持续不断
鼎盛时期,奥斯曼土耳其的疆域面积多达550万平方公里。北到多瑙河,东到两河流域,南部中东大部地区,西南部北非尽在控制之中。整个地中海,红海和黑海相当于它的内陆湖。
而今天的土耳其是一个面积只有78万平方公里的地区小国,和俄罗斯更不在一个体量,而抛开二者的历史宿怨,就是从宗教上来说,俄罗斯庞大的东正教徒至今还在恋恋不忘君士坦丁堡。
而土耳其的地中海出海口俄罗斯更是恋恋不忘,也让今天的土耳其有点坐卧不安。而这苦大仇深的冤家,在今天的地缘政治博弈中,仍然剑拔弩张,暗潮涌动
举报/反馈

兔儿脸

94获赞 54粉丝
随性而为,率性而写,帅性而作,随遇而安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