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历代官制设置演变,看不断强化的中央集权统治
文/成长新视点
序言:
自古以来,每一个朝代的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做好国家治理,在建立政权之后,都会在前朝官制基础上,建立和设计自己的官制。官制,是政权机构的一个重要组织制度。最直观的体现,就是从中央到地方,自核心到外围,对各类官职的岗位设计及职责分类。
一、官制的起始及演变。
在远古的三皇五帝时代,就有了“以物名官,始作官制”的工作,目的就是更好的管理部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转变,中国历代的官制设置也存在不同的变化,主要有五个阶段:
1.先秦官制,中央官制的产生和初步发展阶段。
商代王室百官总称多尹,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政务官,有“尹”、“卿士”等;二是宗教官,有“多卜”、“占”、“巫”等;三是事务官,有“宰”、“小藉臣”等。西周的官僚制度已相当完备,太师和太保掌握王室军政大权,并负责监护和辅佐年少国君。西周中期以后,主要是司徒、司马、司空的三有司制度。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宗族政治土崩瓦解,士人队伍迅速扩大,脱离了原来的贵族等级序列,成长为独立社会阶层。这些文化素养较高的知识分子,没有任何人身依附关系,行动自由、思想开放,成为了各国统治者争相招揽的对象。
如老子、庄子、孔子、孟子、韩非等人,游走于列国之间,倡导各自理论学说,为推动社会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2秦汉官制,中央官制的变革阶段“三公九卿”。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确立了至高无上的皇权,在中央建立了以皇帝为首的中央政府。秦代中央官制,主要为“三公九卿”,“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公”之下是九卿。九卿即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和少府。在秦代,三公九卿都是皇帝的左膀右臂,只是分工不同。
汉朝建立,沿袭秦朝官制,略有更改。西汉实行郡国并行的制度,为加强中央集权,设中朝以分割相权。中朝,是皇帝身边较低级的官吏和待从人员组成的决策机构。中央向地方派遣刺史,将全国分为十三个监察区,称为“州部”。每个州部设刺中史一人,“以六条问事”,代表皇帝监察地方,使各级地方官吏和豪强不敢过分违法行事。
这个时期最大的的特点,是取消了分封制,实行“三公九卿和郡县制”,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员,均由中央任免及使用,极大地提高了中央的掌控权,有力地树立了中央权威。
3.隋唐官制,中央集权趋于完备,以皇帝为中心的“三省六部制”。
在中央,废六官,恢复汉、魏旧制,以中书、门下、尚书三省为最高权力机关。中书主出命,门下主封驳,尚书主奉行。三省长官都有宰相之职,形成三省分工明确,又相互牵制的机制。同时,在尚书省之下,设置吏、户、礼、兵、刑、工等六部。
在地方,把州、郡、县三级改为州县两级制,拟定九品以上官由中央任免;州县官三年一换,不得用本地人,从而建立起了一整套相当严密的国家官制机构。
隋、唐形成的三省六部,无论从名称、职掌权限,还是组织建制、人员任免及管理,都比秦汉九卿有一个很大的进步。
4.宋元官制,“三省六部”如同虚设,中书省一家独大。
宋代在中书省内设政事堂,简称中书,与枢密院分掌事务,号称“二府”。在宰相之下设“参知政事”作为副相,还把唐末五代设置过的枢密使和三司使定为常设官员,以枢密使分取宰相的军政大权,以三司使分取宰相的财政大权。
在地方,以文臣任州郡长官,另设“通判”进行牵制。元朝的中央统治机构有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中书省,是最高行政部门,设中书令、右左丞相、平章政事、右左丞参知政事等,统称丞相。
这个时期,最大的特点,是形成了行政、军事、财政三权分立的局面,使宰相的权力大大削弱。
5.明清官制,封建君主专制发展的极端,皇帝高度集权。
明朝废除了秦汉以来的宰相制,为咨询顾问,并办理日常公务的内阁制。提高六部地位,直接向皇帝负责,并建立庞大的宦官机构及其控制下的厂卫特务机构。其中,以废丞相设内阁,为政府体制调整的主要内容。
清朝在中央中枢部门依明制设内阁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关,下设六部。特设议政王大臣会议及军机处,作为最高权力机关。军机处,是清代皇帝直接指挥下的最高军政决策机构。雍正七年因用兵西北,设“军机房”,雍正十年始正式改称“军机处”。军机处职掌为秉承皇帝意旨,处理军国要务及官吏任免和一切重要奏章,是中国历史上中央集权制的最高发展。在中央的一般部门,设理藩院专管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事务;设都察院以为最高督察机构;设大理寺以为最高法院;设翰林院以为“储才重地”。
明清时期,皇帝对权力的控制更加集中和严厉,在封建社会中央集权的最高发展阶段。
二、中央和地方官职的区别。
历代统治阶级,对官制的设计,在官署名、官名、官员职责等方面,有所相同。按官职的管理职责,可以分为中央官和地方两大类。
1.中央官职。秦朝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组成中枢机构。丞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和秘书工作。汉朝大体上沿袭秦制称为三公。下有九聊,分管各方面政务,后世又演变为三省六部制。三省为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宋代中书省职权扩大,同枢密院分掌文武大权,门下、尚书省遂废。明代内阁,为最高政务机构,内阁大臣称为辅臣,首席称首辅(即宰相)。
清代设置军机处,王、公、尚书等为军机大臣,掌握政府大权。 六部,是指“吏部,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等事;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事;礼部,管典礼、科学、学校等事;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事”。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下设郎中,副职称员外郎,下属官员有主事等。
同时,中央还设有专门机构和官员,负责管理图书、编修历史、制定历法等。
2.地方官职。秦、汉时期,主要行政区是郡,郡的长官,秦朝称郡守,汉朝称太守。隋、唐时期,主要行政区是州,州官称刺史,属官有长史、司马等。唐朝在一些军事重镇,设有节度使,属官有行军司马、参谋、掌书记等。
宋朝州官称知州,县官称知县。明清改州为府,称知府。 此外,汉代也设州,天下分十几个州,基本上是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去刺探情况,称刺史。隋唐全国分十几个道,也称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前往巡视,称黜陟使。宋代全国分二十左右路,路中设若干司,分管各方面的事务。
元代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叫行中书省,明代改称承宣布政使司,习惯上仍称为“省”。
如:司马迁、张衡曾任太史令;李鸿章担任过翰林院编修、江苏巡抚、两江总督、北洋大臣及文华殿大学士等;张之洞担任过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署两江总督和军机大臣等职务。
三、服务皇权、监控百姓的特殊机构。
历朝历代为了控制文武百官,都有特务组织,除秦朝存在时间过短,没有关于特务组织的记载外,从汉朝开始,各朝都变着花样组建了特务,加强对官员和百姓的监督。
1.西汉绣衣直指。绣衣直指是汉武帝所设。晚年汉武帝昏聩残暴,穷兵黩武,巫蛊之乱牵连数十万人,百姓纷纷造反。因地方官员缉捕不利,他就指派使者身穿绣衣、持斧仗节,兴兵镇压,凡有刺史郡守作战不力皆可先斩后奏。后世把这些特派官员称为“绣衣直指”。
2.宋朝皇城司。赵匡胤发动陈桥驿兵变,黄袍加身自封皇帝。他登基后担心有人效仿他,就设立皇城司,对内不对外,侦缉对象是殿前诸班和禁军,主要任务是探查军中情况,预防阴谋作乱。
3.明朝“三厂一卫”。锦衣卫、东厂、西厂、内行厂,都是明朝时期的特务机构,统称为厂卫。锦衣卫既对内也对外,在万历朝鲜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东厂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特务情报机关;西厂权力最大,凌驾于锦衣卫和东厂之上,后来由于反对声音太大而裁撤;内行厂为太监刘瑾设立,监察锦衣卫和东西厂。
4.清朝粘杆处。清朝入关后,仿效明朝,仍设立厂卫。粘杆处开始是一个专门捉蜻蜓、钓鱼的服务组织,由胤禛创立。康熙末期,爆发“九龙夺嫡”事件。胤禛表面上与世无争,实则暗中筹划,招募江湖死士为己用,编入粘杆处掩人耳目。他登基后,粘杆处正式成为国家特务组织,改名为“尚虞备用处”。传说,粘杆处有个暗器叫做血滴子,能在百步之外取人首级,所以粘杆处又称血滴子。
中国古代特务机构的设立,与皇权密切相关。历代皇帝,为巩固皇权,在正常的按察使、都察院等常规机构之外,单独设立了特务机构。然而,随着皇权的加强,这些特务机构的权力变大、失控,最终扰乱了国家管理和社会秩序,反而成为了王朝加速灭亡的祸根。
结语:
古今中外,在国家治理方面,历朝历代对官制的设置变化,都是一个由粗狂到繁复、杂乱到规范、散乱到集中的优化过程,也是一个由探索到借鉴、传承到改革、盲目到科学的演变过程,更是一个追求社会稳定、促进社会进步、扩大政治影响的精进过程。
对一个朝代的官制设置了解,就可以清晰地看出统治阶级对国家治理的手段和策略,也可以分析他们的治理弊端和管理风险,这也是历代新王朝建立之后,承接前一个王朝的部分制度,并进行改革的根本原因,核心目的是为了实现国家统治的长治久安、国富民强。
成长新视点,有我更快乐。欢迎关注点评,谢谢。
举报/反馈

成长新视点

7.7万获赞 4750粉丝
传承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文化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