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阙之战对战国中期的影响巨大。通过此战,秦国扫平了东出函谷关的障碍,将星白起冉冉升起,成为各国畏惧的战神。
魏国与韩国则遭受重创,两国主力尽失,此后再也没能恢复与秦抗衡的能力,只能卑躬屈膝,在大国间左右摇摆。
此战是白起第一次担当重任。以10万对24万,在劣势兵力下,他敏锐地找出韩魏联军的漏洞,一仗成名。他的成功,除了自身的能力外,与商鞅变法后秦国整体实力的崛起、以及出色的外交手段都有密切关系。
伊阙之战是战神白起成名的起点 一、秦已从战国之初的弱国,变成一流强国
战国初期,七雄中秦国的实力即使不是最弱,也是最弱的之一。早年,魏国首先变法强盛,军事上将秦国按在地上摩擦,河西之地被占,只能在西部边陲遥望中原。
秦孝王用商鞅变法,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一系列组合拳使得秦国迅速扭转颓势、强大起来。数十年后,终于收回了河西失地。
秦惠文王杀商鞅而不废其法,收巴蜀更是增厚了家底,到秦昭襄王之时,秦国已经成为一等的强国,在军事上,长期的军功爵制度深入人心,以人头数来封爵的规则,使得战场上秦兵人人争先。秦国锐士的单兵实力已让东方六国畏惧,只待杰出的武将登台,造就不世出的武功。
二、秦国虽强,还没有碾压六国的能力
昭襄王时,秦不断地向东扩张,赵、魏、韩都燃起了战火,武遂、穰城、蒲阪、晋阳、封陵、襄城,三晋故地一座座城邑落入秦人之手。在南方,楚国也受到秦军的打击,丢失了十多座城邑。
各国被秦国的扩张引发了恐惧,积极筹划应对之策,合纵成功。齐、韩、魏、赵、宋五国伐秦,经三年苦战,击败秦军,迫使秦归还韩之武遂及魏之封陵等地。
这次战败使秦国认识到自己的实力还不足以碾压各国,饭还要一口一口地吃。在此之后,秦国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外交活动,根据自己的战略,选择结盟、弃盟的时机,与军事行动相互配合,最终达成瓦解反秦联盟、将对外军事行动阻力最小化的目的。
秦国的首要目标是打击韩国、魏国,打开自由出入中原的通道,并以此为跳板,南攻楚,北伐赵,东抗齐。但要蚕食韩、魏,齐、楚、赵必定出兵相助,秦国必须对其进行分化。
合纵连横,战国外交异常活跃 1、楚国垂沙新败,自顾不暇
齐、秦两强对峙,突破口却在楚国。由于不断受到秦国的进攻,韩、魏倒向齐国,而齐楚之间也是联盟。
为摆脱不利局面,秦着意拉拢楚国,与之联姻,并归还了楚上庸之地,换得楚国与齐国背盟。并在齐国报复楚国之际,楚抵押太子横为质,秦出兵相助。
但是其后不久,太子横在秦国因私斗杀死秦大夫,私逃回楚国,秦楚联盟破裂。
公元前302年,孤立无援的楚国面对四国的讨伐,齐将章子、魏将公孙喜、韩将暴鸢率领三国联军与楚将唐昧对峙于垂沙,楚军大败,加之随后的内乱,很长时间内都自顾不暇。
2、齐国因国内变故,被秦拉拢
齐国是东方大国,当时的实力不在秦国之下。公元前298年的五国伐秦,带头大哥就是齐国,齐国名将匡章率领联军甚至打破了函谷关。不解决与齐国的关系,秦国的攻韩、攻魏都难以成功。
因此,秦国改变与赵和好、抵御齐国的政策,积极改善与齐国的关系,秦国派遣泾阳君前往齐国作人质。五国攻秦后,秦国依旧加以隐忍,对齐示好。
公元前294年,齐国贵族田甲劫持了齐愍王。事败后,孟尝君被齐愍王所怀疑,出逃到魏国为相,从而导致了齐愍王的不满,秦国及时抓住机会递上橄榄枝,齐魏联盟解体。
3、赵国一心灭中山,与秦联盟
中山国在河北中部,几乎将赵国一分为二,是赵国的心腹之患。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后,军事力量大增,但要想进一步发展,首先就要吞并中山。为此,秦、赵结盟,双方互有所需,秦国想利用赵国牵制齐国,赵国则要稳住秦国,避免两线作战,全力攻打中山国。
赵国的重心在中山国 楚国新败没有余力,齐国内乱调整对外关系,赵国忙于自己的事情。有能力援助韩、魏的国家在秦国的或打或拉之下,暂时都不会对韩、魏伸出援手,这是个宝贵的窗口期。
三、良好的环境下,战神大展神威
前294年,秦军攻韩,秦将向寿夺取武始,左庶长白起夺取了新城。韩国急派使臣赴魏求援。韩、魏唇亡齿寒,魏王命大将公孙喜领兵驰援。
前293年,丞相魏冉推荐白起为主将,秦军10万在伊阙与以魏将公孙喜为主帅的韩、魏、东周24万联军对峙。魏军主将公孙喜、韩军主将暴鸢都是百战之将,但两者却各怀私心。
韩军较少,暴鸢希望魏军能先投入作战。而公孙喜则以为韩军的装备好,弩强,甲坚,应该打头阵。
白起查看了韩魏两军的布阵,韩军居前,魏军错后,不成一体。于是,白起以少量疑兵大张声势,摆出要进攻韩军的架势。而以主力绕道联军后方,向魏军发起了突然袭击。
措手不及的魏军,被压缩在狭隘的区域仓促应战,阵形还来不及展开,就受到了致命的打击,主帅被杀,惨遭屠戮。
魏军速败,韩军的侧翼随时会受到攻击,暴鸢来不及调整,就受到了秦军的左右夹击,韩军士气已失,一触即溃。
秦军乘胜追击,全歼韩魏联军24万人,攻占伊阙,夺取魏城数座及韩国安邑以东大部分地区。
伊阙之战示意图 结语:
伊阙之战,秦军大获全胜。韩、魏两国则精锐尽失,被迫献地求和。
白起作为战国四大名将之首,在这一仗中崭露头角。他率领虎狼之师,敏锐地捕捉到稍纵即逝的战机,摧枯拉朽般消灭了优势兵力的韩、魏联军。
白起的胜利还由于有强大的后盾,秦国强大的经济实力使得后勤粮草无忧,强悍的秦兵使得命令得以强有力地执行,出色的外交保证了韩、魏联军为孤军,不必为阻援分心。
伊阙战后,韩、魏两国门户大开,再无独立应对秦国的能力,秦军东进之路就此洞开。